可以上两场大战,已经是越国这种统一扬州的大国,倾尽全力所维持的兵马了。
而现在才过去不过十余年,天下各国之间,当初那种一二十万、二三十万的兵马规模,已经称不上倾国之战,顶多只能算个局部战役了。
周国西线战场,动用了四十万战兵,六十万的民夫乡勇,兵力规模值超百万。
在东线,同样动用了四十万战兵,挣扎的民夫乡勇,也有二十万左右,兵力足有六十万。
在北线,为了防备魏国,那里长期屯驻了十万战兵,以及三十万左右的民夫乡勇,兵马也达到了四十万。
哪怕是在南线的汉中郡,也有五万战兵和十万乡勇,兵力足有十五万。
再加上周国京畿的五万战兵,各地郡府县留守兵马,这些内部治安力量,约莫也有个二十万兵马左右。
只是一个周国,如今全国可以动用的兵力,就有二百三十五万以上。
不知是它。
扬州的宁国,原先就已编练了六十万大军,前些日子听闻梁国之事后,金陵那位建武天子更是受到刺激。又在国内扩军二十万,将举国兵力增长到了八十万的规模。
处在徐州的徐国,为了防备梁国北上,如今也在徐国南境,屯驻了六十万战兵。
冀州的赵国,向来以武立国,兵力更是强盛,梁国原先尚未统一青州之前,赵国听闻国内便有百万大军。
如今梁国统一一州,已然威胁到赵国安危,受此刺激,更是不知赵国,如今兵马扩张到了多少?
想来百二十万,应是有的。
至于梁国,统一青州之后,其便有十五郡之地,人口更是超过七千万以上。
这么广大的地盘,这么丰茂的人口,所能供养的大军,自然更是难以计数。
据青州皇城外司的探报,统一了青州后,梁国便开始了扩军。而且扩军的规模,更是一口气招募了一百万新军。
这可是一百万新军啊!
这个数目,想想就让人感到绝望。
天下各国间,能一口气招募一百万战兵的,大概也就独此一家了吧。
而梁国原本就有百万战兵,再算上新招募的新军,这个青州霸主,只是拥有了战兵数量,便超过了两百万之巨。
若是在征发一些民夫乡勇,兵马的规模数量,更是让人无法想象。
保守估计一下,举国用兵五百万,应当是轻而易举的。
以上这些诸国,一个个只是战兵,便动辄有八十万、百万之数。
若是算上民夫乡勇等辅兵,那兵马规模更是以百万计数。
陆渊有志争雄天下,早就将这些九州诸国当成对手,此时看到他们一个个都开始扩张兵马,增强实力,心理自然感到紧迫。
而且如今翻涌变化的局势,不断扩大的战争规模,也无不使楚国必须跟着大势趋向,一起扩张兵马起来。
因此继去年扩军之后,陆渊一改保守防御策略,选择在原先十一支禁军的基础上,再增加四支禁军八万战兵,以此增强楚国的兵马实力。
这样一共十五支禁军,楚国便有三十万战兵,可以随时调用。
再算上地方的三万郡兵、六万八千府县兵,以及京师这边扩编到五千,负责国都治安防卫的金吾卫。还有新晋设立,专门用来守卫王宫禁内的五千宫廷卫士。
最后加上五万水师。
经过一连串的扩军之后,这些林林总总的兵马加起来,楚国已经有了水陆共计四十五万八千人的兵马。
以上这些,全都是常备军。
此外在黔中郡那边,还有十余万的夷人俘虏,也勉强算是仆从军。
所有兵马加起来,陆渊对外,也能号称拥兵六十万了。
而这,也是楚国的极限了。
这次扩军八万六千人,全部都是战兵,为了供养他们,楚国每年的开支都要增加六百万两银子。
若非黔中郡那边开了金银铜矿,西南昆海等三个附属国也在诏命之下,进行赋税上供。同时苏国那边也做起了粮食贸易,让楚国又多了一笔进项。
不然以楚国的财力,还真顶不住这笔开支。
不过兵马虽多,但陆渊能够动用的,其实也不算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