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兼葭点头。虞老夫人这才开了腔:“这一路车马劳顿,你也是辛苦,便早些回去休养,可不行累坏了身子。”虞兼葭见了江姨娘就倒胃口,也不想多呆,顺势站起来,向虞老夫人行礼之后,就离开了安寿堂。虞老夫人见江姨娘面色尴尬,温声道:“下去准备家宴吧!”江姨娘松了一口气,连忙应是。头一年,大亩地种植番薯,虞幼窈有些不放心。第二天,天还没亮,早早用了早膳,就带了许嬷嬷、长安,及几个丫鬟婆子,还有八个护院,就去了离京里最近的胭脂庄。之所以叫胭脂庄,是因为庄子上,约有七十多亩地,产御田胭脂米。胭脂米产于河北丰南县。前朝有一位皇帝策马至河北一带,见万倾良亩里,有一片稻株穗红有芒,与旁的不同,遂掐下几粒,搓去薄如蝉翼的稻壳,泽如胭脂的稻米,发出沁人清香。熟后的米饭,细腻油亮,且色泽红润,溢香四座,且口感弹软滑嫩,余味无穷。遂将此米带回宫中,封为“御用稻米”。并赏赐给妃子以及众爱卿们共享。一位因不适应北方气候而整日面色恹恹的妃子,食用数日后,变得脸色红润,顾盼生姿,素颜朝天亦如胭脂着面。皇上见状,御笔钦此:“胭脂米。”自此,胭脂米作为补气养血、平调五脏的滋补佳品,名声大噪,许多大户人家都种上了胭脂米。只可惜,胭脂米对土地,气候条件要求苛刻,产量极少。前朝皇帝见状,大撼:“此米,如绝代佳人,内蕴至醇,珍贵而不可多得。”至今也只有河北和京兆这两处能种胭脂米。拢共不过五处。而虞幼窈名下的这处庄子,是当年谢氏陪嫁庄子,也是京里头,唯二一块能种植胭脂米的庄子。胭脂米是御田贡米,每年产的胭脂米,有七成是要上贡朝廷,剩下的三成才能归自己所有。连虞幼窈自己,也不是每日都能吃到,平常吃用,都是熬了稀粥,或者是在梗米里加一些胭脂米。胭脂庄种了胭脂米,另外还种了碧梗米,因庄子占地大,还种了其他旱地作物,也是物产丰富。今年天旱,胭脂庄其他土地种了番薯。加紧赶了一路,虞幼窈到了胭脂庄,已经时至隅中。岳嬷嬷见小姐焉了神,连忙扶着她了屋,麻利地准备了温茶,趁虞幼窈歇神的时候,又去准备沐浴。许嬷嬷见岳嬷嬷这热乎劲,就自己去厢房里歇息。庄上的人手脚麻利,虞幼窈一杯茶下肚,人也从晃晃颠颠的状态里缓过神,岳嬷嬷就带她去厢房里沐浴了。马车里带了几身替换的衣裳,春晓挑了一身薄软的,伺候虞幼窈穿上。沐浴完了,虞幼窈满身清爽。“老奴给小姐绞头发。”岳嬷嬷很高兴,拉了虞幼窈靠到榻前。虞幼窈连忙道:“让春晓来吧!”岳嬷嬷不让:“还是老奴来吧,大夫人在世的时候,都是老奴贴身伺候着,这些也都是做惯了的,也是老奴没福气,若当年老奴没有出府,如今贴身伺候在小姐身边的人,就是老奴了,”说到这儿,她眼眶一湿,连声音也哽了:“伺候人的活儿,老奴虽然许多年没做过,可这些年来,心心念念着有朝一日,能回了小姐身边伺候,也是没有手生。”虞幼窈心下触动,便也没有阻止了。母亲临终前,虽然将她托付给了祖母,可真正信任的人,还是岳嬷嬷。祖母碍于母亲的死,不好留岳嬷嬷在府里与她亲近,将岳嬷嬷打发出去了。岳嬷嬷为了她,也做了退让,听从了祖母的安排。没能在她身边伺候,这大约是岳嬷嬷最大的遗憾。岳嬷嬷说自己没有手生,还就真是。软巾子捂着头发,一缕一缕地绞干,轻重适合,就没有弄疼过虞幼窈,头发绞了大半干之后,她手指贴了头皮,一寸一寸地在头上揉按,虞幼窈连头皮也松活下来,不觉就懒洋洋地靠进了榻里,有些昏昏欲睡。岳嬷嬷笑道:“大夫人在世的时候,每当累了,或是心情不好,就喜欢洗头后,让老奴帮着揉头,揉着揉着,人就睡着了,醒了之后,又是精神满满地,柳嬷嬷按头的手艺,还是打老奴这儿学得。”虞幼窈也喜欢,含糊道:“嬷嬷,半个时辰后,记得喊……”我!话还没说完,虞幼窈眼皮上下一打架,就睡着了。这一幕,让岳嬷嬷恍惚又想到了谢大夫人,眼眶又是一湿,眼泪就砸到手背上,她连忙偏了脑袋,狠眨了几下眼睛,这才忍住了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