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天汉螺女
河南南阳出土的汉代画像石中,有几幅表现“螺神”的,全身卷曲成螺旋形,但为人首,有的正与应龙相戏。汉代和汉代之前的文献不见记载,可是在以后的典籍中记有若干故事。或许故事早有流传而文本较晚,也可能故事晚出,但对照起来相比较,仍有一番趣味。
旧题晋陶潜撰《搜神后记》卷五载有《白水》一篇,故事曰:
晋安帝时,侯官人谢端,少丧父母,无有亲属,为邻人所养。至年十七八,恭谨自守,不履非法。始出居,未有妻,邻人共愍念之,规为娶妇,未得。端夜卧早起,躬耕力作,不舍昼夜。后于邑下得一大螺,如三升壶。以为异物,取以归,贮瓮中。畜之十数日。端每早至野还,见其户中有饭饮汤火,如有人为者。端谓邻人为之惠也。数日如此,便往谢邻人。邻人曰:“吾初不为是,何见谢也?”端又以邻人不喻其意,然数尔如此,后更实问。邻人笑曰:“卿已自取妇,密着室中炊爨,而言吾为之炊耶?”端默然心疑,不知其故。后以鸡鸣出去,平早潜归,于篱外窃窥其家中,见一少女,从瓮中出,至灶下燃火。端便入门,径至瓮所视螺,但见壳。乃到灶下问之曰:“新妇从何所来,而相为炊?”女大惶惑,欲还瓮中,不能得去,答曰:“我天汉中白水也。天帝哀卿少孤,恭慎自守,故使我权为守舍炊烹。十年之中,使卿居富得妇,自当还去。而卿无故窃相窥掩。吾形已见,不宜复留,当相委去。虽然,尔后自当少差。勤于田作,渔采治生。留此壳去,以贮米谷,常可不乏。”端请留,终不肯。时天忽风雨,翕然而去。端为立神座,时节祭祀。居常饶足,不致大富耳。于是乡人以女妻之。后仕至令长云。今道中祠是也。
这个故事亦见于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宋洪迈《夷坚志》等,内容基本相同。宋无名氏辑《锦绣万花谷》前集卷五引《坡诗注》“螺女庙”曰:
螺神
河南南阳市妇幼院汉墓出土。原图为螺神与应龙相戏(此为螺神)。
螺神
两块画像石均为河南南阳邢营汉墓出土。左边两个,一个卷成螺旋形,一个伸开手臂,两手做蜗牛状。右边一个,拖着卷曲的身子向前爬行。
谢端钓于江上,获巨螺,置之于家,每归则饮食盈案。潜候之,有女子具馔于室,执而询之。女曰:“我乃螺女,水神,天帝悯君之孤,遣为具食。我亦当去。”乃留空螺,曰:“君有所求,取之于螺。”出门不见。后端乏食,探螺皆如意。传数世犹在。故有螺女洲、螺女庙,在虔州东南。
以上故事大同小异,只是将谢端务农改成了渔民。在唐皇甫氏《原化记》中还引出了一个县宰,欲图螺女,螺女无奈,便牵了一兽形如犬者来喷火,将县宰烧死。明显是后来的发展。
统观这类故事,在情节的叙述上一般都比原始神话复杂,甚至加进了一些生活的和社会的细节,并且大都有惩恶扬善等说教的意味。遥想汉代距神话的产生已远,在神话传说故事的流传中,也必然会出现类似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