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叔祖,我们愿随你回太华山!”
但见人群之中窜出三条人影,扑到楚无疆面前,正是数年前被迫害离山的林至远、赵至诚与宋至真三师兄弟。
当年他们投奔师伯黎上渊遭受冷遇,愤然离开,这些年来一直在江湖东游西荡,受尽苦楚,始终不弃心中执念,为的便是等太华派拨乱反正的这一天!
有这三人出头,其他弟子亦陆陆续续表态,有人纹丝不动,有人悄然离开,最终愿意随楚无疆回太华山的只有三十几人。
有这三十几人,着实也够了。
不畏浮云遮日,不畏世态炎凉,道心不死,则太华不绝矣!
楚无疆欣慰而又感慨,他转身对心诚抱拳道:
“方丈大师,今次我太华派多有得罪,还望贵寺见谅。自古佛道本一家,愿你我都不再为一时意气争斗不休。他日山高水长,江湖再见,告辞!”
今日两派之间血海深仇已结,然而楚无疆方才还为大光明寺出头,心诚亦无法再与他撕破脸皮,只得就此放他们离去。
“阿弥陀佛,楚道长再会。”
六真宗见势不妙,也欲脚底抹油溜之大吉,那大悲法王不再装腔作势的命沈白代为通传了,他迳自上前对心诚行了一礼,用汉话道:“中原武林果然人才济济,我六真宗三局两败,心服口服,日后有机会我们再切磋请教。”
说罢,一众番僧抬着受伤的大力法王,与大慧法王的尸首,携十二明妃,与铁狮镖局太远崔家等一群朝秦暮楚的墙头草匆匆下了山。
至此,这场多灾多难的佛武会大比终是落下帷幕,其间惊心动魄,几经波折,虎头蛇尾,哪怕亲身经历之人也一言难尽,只余那达摩峰竞场中央一地狼藉,点点血迹。
心诚亲自从那砖瓦废墟之中,拾起了被李无方随手丢弃的优昙婆罗花,以袈裟拭去花枝金叶上的尘埃,他双手托花,珍而重之的走到裴昀面前,将其呈上,用所有人都能听到的音量,一字一句郑重道:
“小裴侯爷武功盖世,侠骨丹心,乃是当之无愧天下第一,现敝寺照佛武会大比之规矩将优昙婆罗花赠与侯爷,以答谢侯爷仗义出手,救我大光明寺于水火之恩情,请侯爷收下此花!”
大光明寺众僧在北院首座心若的带领下,亦双手合十,齐齐躬身道:
“阿弥陀佛,请侯爷收下此花!”
面对此情此景,裴昀心中不免五味杂陈。
她击败李无方,绝非以武功取胜,在场不只一人对此心知肚明,包括心诚大师。但他仍是执意将金花相赠,一是为了利用裴昀盖去方才李无方技压群雄给在场众人的震撼,二是为了借此机会彻底将金花脱手,免去了日后源源不绝的灾祸,天下第一之名由朝廷所赐,如今又归于朝廷之手,正是最好的结局。
事已至此,裴昀已是骑虎难下,她只能在心中默然一叹,伸手接过了这朵曾在佛陀指尖微笑绽放的金花,亦接过了这份名不副实的虚名与麻烦。
心诚见此长舒了一口气,带领众弟子对裴昀又行了一礼。
经此一役,佛武会大比终成历史往事,而天下一僧一道一儒仙之名,亦绝迹于江湖。太华派与大光明寺两派皆沉寂数十年,直到许久以后,才再次回到众人视线中,而彼时武林上又将是新一番格局态势,新一代英雄争霸,甚至是新一家王朝天下了。
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又所谓江湖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裴昀预料到自己将会再见小师叔公宋御笙,可她没料到一切会发生得如此之快。
就在佛武会结束的这天晚上,她处理完诸般事宜,心力交瘁回到厢房之后,甫一推开房门,便见到了房间内那端坐在轮椅之上,鹤发童颜,慈眉善目的老者。
“乖昀儿,今日你风头尽出,技压群雄,怎地还一幅愁眉苦脸的模样?”
他笑眯眯开口,语气那般稀松平常,那般好整以暇,仿佛此地不是宝陀山而是春秋谷,她不是二十八岁的裴昀,而是那从不曾出谷离家天真无忧不谙世事的小少年一般。
有一瞬间,裴昀几乎心神恍惚,待回过神来,脸上便只剩苦笑。
“小师叔公,为何事到如今,你还能这般若无其事的出现在我面前?”
“为何不能?虽然你师公不许你唤我一声外祖父,但你既叫我一声小师叔公,便永远是我的徒孙。”宋御笙笑意不变,轻描淡写道,“况且我不过是做了一些不值一提的小事没有告诉你,昀儿何必如此生气?我害过你吗?我伤过你吗?恰恰相反,我还一直在帮昀儿你,不是吗?”
在裴昀记忆里,师公秦碧箫从来横眉冷对,不假辞色一般,而与之相反,小师叔公宋御笙却一直是和蔼可亲,与人为善。他天生双腿有疾,不良于行,来去只能依仗轮椅外物,因此总是不徐不缓不紧不慢,她从未见过他与任何人红过脸吵过架,说过一句疾言厉色的重话。
他太过慈祥,太过温柔,太过良善,以至于裴昀长久以来都只将他当做一个寻常的老者长辈,时常会忘记,他与秦碧箫乃是同门师姐弟,他亲手教出了五个身怀绝技心思各异的徒弟,这样的人怎可能是普通人?
锋芒不露,必是胸怀大志,藏巧于拙,必有狼子野心。
时隔多年,当这不显山不露水的和蔼老者摇身一变,成为了蒙兀大帝师巴格西,带领着门下弟子欲问鼎中原,一统天下之时,再看他脸上这副经久不变,无懈可击的笑容,裴昀只觉不寒而栗,后脊发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