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洲百家各有傲气,学说又截然不同,注定是一盘散沙。”
继承了宗门的他们,在百家之乱中趁势而起,寻找宗门发展的机遇,昔日死对头,越发的看对方不顺眼,甚至发展到势同水火的程度。
直到他们,在百家之乱的末尾,见到那位刚刚建立儒宗的年轻圣人。
彼时的谢衍,登上圣位时日不久,连他一手创立的微茫山儒宗也异常年轻。
“听说,又有名士归于儒宗了。”
“冲着圣位去的吧?”
“圣人谢衍还放出话来,要在中洲建立‘儒道’呢。”
“建立道统,这可比开辟宗门难多了。”
众人纷纷看笑话,“不说别的,中洲百家与世家大族,他搞得定吗?”
韩度自然听到流言,看似感兴趣,实际内心却不屑一顾。
“上古时,法家自成一派,与儒者又不算和睦。教我去跟着那位‘圣人’建立儒道,还以他儒门命名,嗤,怎么可能?”
在与老友墨非对骂时,韩度也从这位一心沉迷墨学的死对头口中,听到他对儒的反感。
“上古时的儒,强调什么礼乐尊卑,还是把人分三六九等,真是无聊。”
墨非拧着机关甲的零件,道:“我们墨家以‘兼爱非攻’为道,可不兴他这一套。若是圣人谢衍上门做说客,我若是听的不高兴,连圣人的面子都不会给,非得把他赶出去。”
他们想的很好,直到圣人,真的登门的那一日。
仙鹤盘旋,白衣纷飞。
那人乘风而来,飘逸不群,宛如临江仙。
“树欲静而风不止,中洲仙门将变,我欲与诸君重现——”
“上古时期,诸子百家的辉煌!”
第472章墨法抉择
当年的圣人谢衍,究竟是何等模样?
才能以一己之力成立儒门,收服百家,组建儒道,将一盘散沙的中洲仙门收拢于掌心。
听到这个问题时,墨非正冒着寒风骤雨,带着后继者墨承与一众墨家门徒,奔波在除灭妖兽的前线。
从三大湖到长临城原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