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了一会话,才回前院,圆月和淑惠在院里跑着闹,笑声不断。
杜巧娘在灶房做吃食,喜月进去帮手,就觉得日子平静且安乐。
隔天便是年三十,娘几个在灶房里做大菜。
不知怎地,杜巧娘突的一叹,欲言又止。
姐仨对视一眼,喜月开口问:“娘,这是咋了?”
见欢儿和宋腊梅齐齐望她,面上很是担心,杜巧娘道:“明年这时候,家里就没这么热闹了。”
欢儿忙安慰:“不会,我们都还在。”
杜巧娘啧一声:“这人是真奇怪,去年这会子我满脑子想着你俩的亲事,怕你们不想说亲不想嫁。”
“真有着落了,又舍不得了。”
喜月笑嘻嘻开口:“那我们就不嫁,明年还在家里过年。”
杜巧娘无奈发笑:“我倒想,可人家等不了。”
葛天冬明年都十八了,不管科考能不能中秀才,都是该成亲了。
年纪到这,已经拖不得了。
若是年纪尚小,还能拖一拖。
欢儿在她前面,断没有妹妹先嫁的道理,一嫁就要嫁两个。
光想想心里都难受的慌。
大过年的不宜太过伤感,杜巧娘重扬笑:“所以啊,趁今年还在家里吃团圆饭,咱多做几个菜,吃个尽兴。”
说笑完心是仍不是滋味,闺女这一嫁一辈子都不能在一起过年了。
还挺伤感的。
喜月看在眼里,上前抱住她安慰:“我们又不是嫁到天边去,铺子离村里近,嫁不嫁的不都一样。”
“赶明建了新房子,要不娘就搬去镇上住,咱天天在一块。”
杜巧娘一想也是,除了过年非不得已,平常时候仍是一样。
这样想着,心里才好受的多。
包了饺子,炸了丸子,鸡鸭鱼肉做了满满一桌子菜,都摆不完。
盘上架着碟,勉强才放下。
宋常贵笑着开口:“咱们齐心把日子越过越好,来年顺顺利利的。”
便看向杜巧娘,示意她来说。
杜巧娘含笑看向众人:“我也没啥要说的,都平平安安,乐乐呵呵。”
杨应和笑着接话:“娘和宋叔说的对,咱不求大富大贵,就一家子齐心把日子过好。”
“来来来,吃菜吃菜,放开肚子吃。”
父子反目
初一这日是大晴天,村里各处拜完年,杜巧娘在院里摆上桌子,端出各种小食。
大大小小坐满一院子。
宋常富找过来时正热闹,笑着感叹一句:“咱老宋家越来越兴旺了。”
宋大爷招呼完上门拜年的村人,着急忙慌的来看大曾孙。
闻言接了一句:“可不就是,以后还会越来越兴旺。”
把奶娃子抱在怀里,宋大爷脸上的褶子笑成一朵花样:“这小家伙咋就稀罕不够呢?”
宋常富凑过去看,笑着夸了一句:“长的真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