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点看小说网

八点看小说网>抗清名将袁崇焕 > 第261章 弑父杀弟(第1页)

第261章 弑父杀弟(第1页)

汪士荣从襄阳回来的第一时间就来见了王五。当时王五正在开导妻子闺房乐事,上次由于用力过猛导致妻子吴小蛮受了些轻伤,因此对再行周公之礼有些抗拒。不能人伦,哪来子嗣,将来又哪来天伦之乐。想要更快融入吴周集团成为吴系核心人物,给吴三桂添个大外孙实际也是王五必须要做的事。还迟不得,得快。当务之急的那种。可妻子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对此事都有些排斥,王五又不能用强,只得按下性子耐心引导,用了半个时辰连哄带骗将人小姑娘衣服再度给解了。按别的女人,也就上道了。可吴小蛮是吴三桂和陈圆圆的女儿,哪是一般女人能比的,死活不让王五扬帆起航,一个劲的说这事不好玩,不舒服,疼啊什么的。急的王五心里直挠挠,又不能强来,没办法只得当了半个时辰的观阴大师,使出浑身解数方才水到渠成得以重游故地。效果明显比上一次好多了。酣畅淋漓一番,夫妻二人抱着自又是一番甜言蜜语。老话讲嫁鸡随鸡、嫁狗随狗,那是一点不假。成了王家人的吴小蛮对父亲强行塞给自己的这个夫君,越瞧越是顺眼,渐渐也生出依赖来。吴三桂的这个小女儿有个优点,就是不过问丈夫的事。这让王五很是满意,至于感情嘛,慢慢培养就是。这年头,十对夫妻八对都是日久生情,不存在自由恋爱的。歇了一会让宋氏把吴世璠抱来,夫妻俩轮流抱着倒也是疼爱。做姑姑的吴小蛮是真心疼爱自家亲侄子,王五这边虽存了功利之心,但也不至于讨厌一个襁褓中的孩子,何况还是人孩子的亲姑父。宋氏被瞎子万四睡了。具体怎么睡的王五不知道,反正宋氏只要休息就会被万四接走,回来时不仅人看着滋润,身材瞧着也越发丰满。王五瞧着倒是蛮羡慕万四的。男人嘛,谁不喜欢大的。好在小蛮还小,成长空间有的是。正逗吴世璠时,总管府的护卫统领曹迪威来报,说是汪先生回来了。一听汪士荣回来,王五赶紧将孩子交给小蛮,穿好衣服便赶到总管府的议事厅。总管府就是之前的荆州将军府,王五起兵反清后改为总统兵马大将军府,如今大将军府牌子摘掉变成总管府。汪士荣是吴三桂以三太子政权名义册封的湖北巡抚,然湖北巡抚、布政驻地是在武昌,因此他这个巡抚大人实际上没有办公地点。王五为人心细,命人将城中原来的明荆王府稍稍装修后设为湖北巡抚临时驻地,又给汪士荣配齐了一众官吏、护卫,并要求金冠三、钱文涛等隶属巡抚节制的官员要将汪士荣尊起来。大小事务除事涉襄阳方面的,事无巨细都要向汪士荣汇报。如此安排,自然给足汪士荣排面,令得这位汪抚台虽然忠心于吴三桂,对王五这个总管大人也是格外恭敬。王五到议事厅时,汪士荣正在喝茶,也不废话,开门见山将此行收获大体说了下。关于永历政权余部是否同吴三桂的三太子政权“合并”一事,襄阳各方意见不一。“韩王与我说道,只要威宗后人确在大元帅处,大元帅也确系拥戴威宗后人兴明讨虏,他愿渡江与大元帅一会。”听完汪士荣的话,王五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哪来的威宗后人。汪士荣解释说满清入关后给崇祯帝上的庙号是“怀宗”、谥号是庄烈帝。但这个庙号和谥号其实都是伪号,不为明朝历届政权承认,如弘光政权给崇祯上的庙号先是“思宗”,后来又“毅宗”,谥号则是孝烈帝。隆武政权成立后,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又将“毅宗”庙号为“威宗”。永历政权承认隆武政权的正统法理,故而永历朝臣对崇祯的称呼便是“威宗”,清廷那边则是以怀宗呼之。听了汪士荣的解释,王五才恍然大悟,原来前世对崇祯“怀宗庄烈帝”的叫法是错误的。弘光政权给崇祯上的庙号“毅宗”和谥号“孝烈帝”相对客观合理。威宗?有点八杆子打不着。终崇祯一生,无半点威风可言。历代君王也没有以“威”为庙号的,不知是褒还是贬。多半是贬。毕竟隆武帝朱聿键之前为唐王时因清军入关直逼燕京,一心想勤王的朱聿键不顾“藩王不掌兵”国规,散尽王府钱财招兵买马自率护军千人从南阳北上勤王,途中和农民军打了几仗互有胜负。结果却被大怒的崇祯派兵围剿,下部议废为庶人,令锦衣卫将朱聿键关进凤阳监狱,又改其弟朱聿鏼为唐王。朱聿键高墙圈禁期间,凤阳守陵太监索贿不得,用墩锁法折磨,朱聿键病苦几殆,差点死在牢中。在狱中一直被关到崇祯死,弘光即位才被放了出来。如此折磨,如此寒宗藩之心,朱聿键岂能不报复崇祯。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至于韩王为人王五深知,一句“正衣冠、复社稷者为天下共主”就足以表明韩王心迹。真正大公无私一心为天下的那种。因此韩王为抗清大局着想愿意去吴三桂处并不出王五所料。但也知道事情不会这么简单。果然,汪士荣紧接着说永历政权委任的部院洪育鳌和监军潘应龙只同意和吴军合作抗清,但坚决反对韩王去吴三桂那里,同时也不相信威宗还有后人在这世上。监军潘应龙当着汪士荣面声称所谓朱三太子根本就是假的,倘若世上真有朱三太子,何以二十多年默默无闻。又说当年弘光南渡时便有假冒三太子一事,今日三太子再现,焉知背后是否有人搞鬼。虽没有明言吴三桂,却是句句直指吴三桂哄骗天下人。“那位潘公公说大元帅若是真心拥戴明室后人兴明讨虏,可从韩王、东安王、鲁世子、宁靖王等亲藩选取,总之,这位潘公公就是不信那位三太子。”说到这,汪士荣苦笑一声,他也怀疑这位朱三太子根本不存在,不然为何大元帅不将这位三太子带在身边秘密抚养,反而起兵后才火急火了的去寻呢。这跟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有什么区别?王五知道汪士荣想什么,并没有点破。他是理解此事的。当年多尔衮曾逼吴三桂交出崇祯诸子,后来因这事还把吴三桂调到辽东坐了几年冷板凳,直到关内大乱才不得已将吴三桂放出来。多尔衮死前对吴三桂也一直是监视的,死后清廷对吴三桂也一直不放心,吴三桂是直到打进云贵才有立足之地,所以这段时间内吴三桂根本不敢将朱三接到身边,只能是暗中通讯息。如此也解释其为何起兵后立即打出朱三太子旗号,也紧急派人去找朱三。潘应龙所说的鲁世子和宁靖王是随郑成功、郑经父子去台湾的那帮明朝宗室,都是明朝正式册封的宗藩,比韩王和东安王这两个永历朝廷迫于形势被迫承认的宗藩要正统许多。按封建王朝的“接班”制度,实际鲁世子才是眼下最合适的皇帝人选。但显然不管是鲁世子还是韩王他们,于吴三桂那里都不及朱三。因为吴三桂一直是以崇祯孤忠自诩,也的确替崇祯报了大仇。思索片刻,王五问汪士荣:“虎帅和袁帅、郝帅他们是怎么说的”汪士荣眉头皱了皱后才说他没有见到李来亨和郝摇旗,只见了袁宗第。皱眉头原因自然是因为大元帅女婿、湖广路总管对三位贼将的敬称。郝摇旗受了重伤汪士荣没见到正常,虎帅作为北府实际当家人不出面却让袁宗第出面同汪士荣谈,显然是受顺系同吴三桂之间的血海深仇影响。当下想知道袁宗第代表顺系说了什么。没想汪士荣生气说道:“袁贼狂妄无比,竟言要与大元帅一争高下,先入燕京为天下主!”王五叫这话听的愣住。北府那边已经攻下郧阳,也派兵占了东边的德安府,地盘大了许多,兵马也扩充了许多,但由此放言要与吴三桂一争高下明显是脑子发热。又寻思不管是虎帅还是袁帅,都不是那种狂妄之人,那么这番话肯定有什么用意。结合清廷派人到襄阳“招安”一事来看,多半是几位老帅对外放烟雾弹,用以迷惑清廷的。沉思片刻,对汪士荣道:“看来这个朱三太子必须现身了,否则难以打消各方对岳父他老人家的疑虑。”汪士荣点头称是,但眼神显然对此不抱希望。“既然岳父已派人去寻三太子,那多半很快就会有结果,先生这边急也没用,稍安勿燥便是。”王五也急,但知道急也没用,话锋一转将吴军暂停攻击武昌,耿郑闹矛盾,武昌总督张长庚有意献城等事对汪士荣说了。汪士荣又气又急:“这节骨眼不取武昌渡江北上,反而分兵江西、广东,大元帅糊涂啊!”抱怨不知是谁在大元帅那里出的馊主意。这会就是不管耿、郑内讧,单以吴军实力全力北上,江山照样能取!王五也是连连摇头,继而将自己请武昌方面放尚之信回广东想法说出,意让汪士荣去一趟长沙为张长庚请封王爵。放尚之信回广东的目的就是让这家伙赶紧囚禁老子扯旗,好尽快搞定两广,让吴应期那路兵马掉头回来。“尚之信?”汪士荣若所思,继而提出自己的看法:“驸马何以肯定尚之信会反,若其是要做清廷忠臣,放他回广东岂不是纵虎归山?”“广西孙延龄都会反,况尚之信。”王五说尚之信这人在燕京名声非常差,不仅老子尚可喜厌恶他,清廷对其也十分厌恶,回到广东后八成会反。汪士荣沉默片刻,点头道:“这个尚大公子的确若清廷厌恶,但就此认定他回广东会反也不太稳妥,除非”“先生有何高见?”王五一付洗耳恭听的样子。,!未想汪士荣竟言得设法把随尚之信回广东的几千满兵除掉,否则有这几千满兵监视,尚之信就算有心反清也没那个胆量和实力。武昌送来的情报说随同尚之信就藩的有满洲正黄旗副都统特巴图鲁,席布率领的满八旗4个牛录,蒙八旗8个牛录,外加包衣五个佐领共计4500人。四千多八旗兵外加忠于尚可喜、尚之孝的平南藩兵,在燕京做了二十年人质的尚之信现在不过是一光杆“司令”,哪有实力对付这些兵马。“若驸马能说动张长庚解决这些满兵,我愿去大元帅那里为其请封王爵!”汪士荣说的是真心话。一石二鸟。既能帮尚之信解决起兵顾虑,也能助吴军早日得到武昌。王五觉得老张多半愿意帮忙,因为其敢敲诈说明他有意脱离清廷这条破船,既然如此帮忙对付几千八旗兵给吴三桂纳个投名状,更能彰显他的政治价值。当下吩咐亲兵:“把努大海、安尔根他们叫来。”“参见总管大人!”努大海和安尔根他们因满洲大兵属性没有被编在新军三镇,而是在总管府卫队任职。进来之后便行礼。王五点头示意二人起身,道:“叫你们来,是有要事交给你们。”闻言,努大海和安尔根这对表兄弟“叭叭”甩袖打千:“请总管大人示下!”王五道:“我要你们保一人去广东就藩。”安尔根抬头问道:“总管大人说的是?”“平南王世子尚之信。”说话的是汪士荣,他早就知道驸马爷身边有群真满大兵,不过在他眼中都是贪生怕死之辈。安尔根一脸困惑:“大人,我等不识得这个尚之信,如何保他?”汪士荣淡淡道:“他也不识得你们。”表弟努大海不解道:“大人的意思是?”“四千多八旗兵,他尚之信能认识几个。”汪士荣意安尔根他们趁乱把尚之信救出,反正尚之信不认得他们。顺着汪士荣思路王五推论了下,觉得这事八成能成。便对安尔根兄弟二人道:“如果尚之信去了广东有意反清,你们便助他弑父杀弟,若他无意反清,你们就见机行事。”这跟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有什么区别?王五知道汪士荣想什么,并没有点破。他是理解此事的。当年多尔衮曾逼吴三桂交出崇祯诸子,后来因这事还把吴三桂调到辽东坐了几年冷板凳,直到关内大乱才不得已将吴三桂放出来。多尔衮死前对吴三桂也一直是监视的,死后清廷对吴三桂也一直不放心,吴三桂是直到打进云贵才有立足之地,所以这段时间内吴三桂根本不敢将朱三接到身边,只能是暗中通讯息。如此也解释其为何起兵后立即打出朱三太子旗号,也紧急派人去找朱三。潘应龙所说的鲁世子和宁靖王是随郑成功、郑经父子去台湾的那帮明朝宗室,都是明朝正式册封的宗藩,比韩王和东安王这两个永历朝廷迫于形势被迫承认的宗藩要正统许多。按封建王朝的“接班”制度,实际鲁世子才是眼下最合适的皇帝人选。但显然不管是鲁世子还是韩王他们,于吴三桂那里都不及朱三。因为吴三桂一直是以崇祯孤忠自诩,也的确替崇祯报了大仇。思索片刻,王五问汪士荣:“虎帅和袁帅、郝帅他们是怎么说的”汪士荣眉头皱了皱后才说他没有见到李来亨和郝摇旗,只见了袁宗第。皱眉头原因自然是因为大元帅女婿、湖广路总管对三位贼将的敬称。郝摇旗受了重伤汪士荣没见到正常,虎帅作为北府实际当家人不出面却让袁宗第出面同汪士荣谈,显然是受顺系同吴三桂之间的血海深仇影响。当下想知道袁宗第代表顺系说了什么。没想汪士荣生气说道:“袁贼狂妄无比,竟言要与大元帅一争高下,先入燕京为天下主!”王五叫这话听的愣住。北府那边已经攻下郧阳,也派兵占了东边的德安府,地盘大了许多,兵马也扩充了许多,但由此放言要与吴三桂一争高下明显是脑子发热。又寻思不管是虎帅还是袁帅,都不是那种狂妄之人,那么这番话肯定有什么用意。结合清廷派人到襄阳“招安”一事来看,多半是几位老帅对外放烟雾弹,用以迷惑清廷的。沉思片刻,对汪士荣道:“看来这个朱三太子必须现身了,否则难以打消各方对岳父他老人家的疑虑。”汪士荣点头称是,但眼神显然对此不抱希望。“既然岳父已派人去寻三太子,那多半很快就会有结果,先生这边急也没用,稍安勿燥便是。”王五也急,但知道急也没用,话锋一转将吴军暂停攻击武昌,耿郑闹矛盾,武昌总督张长庚有意献城等事对汪士荣说了。汪士荣又气又急:“这节骨眼不取武昌渡江北上,反而分兵江西、广东,大元帅糊涂啊!”,!抱怨不知是谁在大元帅那里出的馊主意。这会就是不管耿、郑内讧,单以吴军实力全力北上,江山照样能取!王五也是连连摇头,继而将自己请武昌方面放尚之信回广东想法说出,意让汪士荣去一趟长沙为张长庚请封王爵。放尚之信回广东的目的就是让这家伙赶紧囚禁老子扯旗,好尽快搞定两广,让吴应期那路兵马掉头回来。“尚之信?”汪士荣若所思,继而提出自己的看法:“驸马何以肯定尚之信会反,若其是要做清廷忠臣,放他回广东岂不是纵虎归山?”“广西孙延龄都会反,况尚之信。”王五说尚之信这人在燕京名声非常差,不仅老子尚可喜厌恶他,清廷对其也十分厌恶,回到广东后八成会反。汪士荣沉默片刻,点头道:“这个尚大公子的确若清廷厌恶,但就此认定他回广东会反也不太稳妥,除非”“先生有何高见?”王五一付洗耳恭听的样子。未想汪士荣竟言得设法把随尚之信回广东的几千满兵除掉,否则有这几千满兵监视,尚之信就算有心反清也没那个胆量和实力。武昌送来的情报说随同尚之信就藩的有满洲正黄旗副都统特巴图鲁,席布率领的满八旗4个牛录,蒙八旗8个牛录,外加包衣五个佐领共计4500人。四千多八旗兵外加忠于尚可喜、尚之孝的平南藩兵,在燕京做了二十年人质的尚之信现在不过是一光杆“司令”,哪有实力对付这些兵马。“若驸马能说动张长庚解决这些满兵,我愿去大元帅那里为其请封王爵!”汪士荣说的是真心话。一石二鸟。既能帮尚之信解决起兵顾虑,也能助吴军早日得到武昌。王五觉得老张多半愿意帮忙,因为其敢敲诈说明他有意脱离清廷这条破船,既然如此帮忙对付几千八旗兵给吴三桂纳个投名状,更能彰显他的政治价值。当下吩咐亲兵:“把努大海、安尔根他们叫来。”“参见总管大人!”努大海和安尔根他们因满洲大兵属性没有被编在新军三镇,而是在总管府卫队任职。进来之后便行礼。王五点头示意二人起身,道:“叫你们来,是有要事交给你们。”闻言,努大海和安尔根这对表兄弟“叭叭”甩袖打千:“请总管大人示下!”王五道:“我要你们保一人去广东就藩。”安尔根抬头问道:“总管大人说的是?”“平南王世子尚之信。”说话的是汪士荣,他早就知道驸马爷身边有群真满大兵,不过在他眼中都是贪生怕死之辈。安尔根一脸困惑:“大人,我等不识得这个尚之信,如何保他?”汪士荣淡淡道:“他也不识得你们。”表弟努大海不解道:“大人的意思是?”“四千多八旗兵,他尚之信能认识几个。”汪士荣意安尔根他们趁乱把尚之信救出,反正尚之信不认得他们。顺着汪士荣思路王五推论了下,觉得这事八成能成。便对安尔根兄弟二人道:“如果尚之信去了广东有意反清,你们便助他弑父杀弟,若他无意反清,你们就见机行事。”这跟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有什么区别?王五知道汪士荣想什么,并没有点破。他是理解此事的。当年多尔衮曾逼吴三桂交出崇祯诸子,后来因这事还把吴三桂调到辽东坐了几年冷板凳,直到关内大乱才不得已将吴三桂放出来。多尔衮死前对吴三桂也一直是监视的,死后清廷对吴三桂也一直不放心,吴三桂是直到打进云贵才有立足之地,所以这段时间内吴三桂根本不敢将朱三接到身边,只能是暗中通讯息。如此也解释其为何起兵后立即打出朱三太子旗号,也紧急派人去找朱三。潘应龙所说的鲁世子和宁靖王是随郑成功、郑经父子去台湾的那帮明朝宗室,都是明朝正式册封的宗藩,比韩王和东安王这两个永历朝廷迫于形势被迫承认的宗藩要正统许多。按封建王朝的“接班”制度,实际鲁世子才是眼下最合适的皇帝人选。但显然不管是鲁世子还是韩王他们,于吴三桂那里都不及朱三。因为吴三桂一直是以崇祯孤忠自诩,也的确替崇祯报了大仇。思索片刻,王五问汪士荣:“虎帅和袁帅、郝帅他们是怎么说的”汪士荣眉头皱了皱后才说他没有见到李来亨和郝摇旗,只见了袁宗第。皱眉头原因自然是因为大元帅女婿、湖广路总管对三位贼将的敬称。郝摇旗受了重伤汪士荣没见到正常,虎帅作为北府实际当家人不出面却让袁宗第出面同汪士荣谈,显然是受顺系同吴三桂之间的血海深仇影响。当下想知道袁宗第代表顺系说了什么。没想汪士荣生气说道:“袁贼狂妄无比,竟言要与大元帅一争高下,先入燕京为天下主!”,!王五叫这话听的愣住。北府那边已经攻下郧阳,也派兵占了东边的德安府,地盘大了许多,兵马也扩充了许多,但由此放言要与吴三桂一争高下明显是脑子发热。又寻思不管是虎帅还是袁帅,都不是那种狂妄之人,那么这番话肯定有什么用意。结合清廷派人到襄阳“招安”一事来看,多半是几位老帅对外放烟雾弹,用以迷惑清廷的。沉思片刻,对汪士荣道:“看来这个朱三太子必须现身了,否则难以打消各方对岳父他老人家的疑虑。”汪士荣点头称是,但眼神显然对此不抱希望。“既然岳父已派人去寻三太子,那多半很快就会有结果,先生这边急也没用,稍安勿燥便是。”王五也急,但知道急也没用,话锋一转将吴军暂停攻击武昌,耿郑闹矛盾,武昌总督张长庚有意献城等事对汪士荣说了。汪士荣又气又急:“这节骨眼不取武昌渡江北上,反而分兵江西、广东,大元帅糊涂啊!”抱怨不知是谁在大元帅那里出的馊主意。这会就是不管耿、郑内讧,单以吴军实力全力北上,江山照样能取!王五也是连连摇头,继而将自己请武昌方面放尚之信回广东想法说出,意让汪士荣去一趟长沙为张长庚请封王爵。放尚之信回广东的目的就是让这家伙赶紧囚禁老子扯旗,好尽快搞定两广,让吴应期那路兵马掉头回来。“尚之信?”汪士荣若所思,继而提出自己的看法:“驸马何以肯定尚之信会反,若其是要做清廷忠臣,放他回广东岂不是纵虎归山?”“广西孙延龄都会反,况尚之信。”王五说尚之信这人在燕京名声非常差,不仅老子尚可喜厌恶他,清廷对其也十分厌恶,回到广东后八成会反。汪士荣沉默片刻,点头道:“这个尚大公子的确若清廷厌恶,但就此认定他回广东会反也不太稳妥,除非”“先生有何高见?”王五一付洗耳恭听的样子。未想汪士荣竟言得设法把随尚之信回广东的几千满兵除掉,否则有这几千满兵监视,尚之信就算有心反清也没那个胆量和实力。武昌送来的情报说随同尚之信就藩的有满洲正黄旗副都统特巴图鲁,席布率领的满八旗4个牛录,蒙八旗8个牛录,外加包衣五个佐领共计4500人。四千多八旗兵外加忠于尚可喜、尚之孝的平南藩兵,在燕京做了二十年人质的尚之信现在不过是一光杆“司令”,哪有实力对付这些兵马。“若驸马能说动张长庚解决这些满兵,我愿去大元帅那里为其请封王爵!”汪士荣说的是真心话。一石二鸟。既能帮尚之信解决起兵顾虑,也能助吴军早日得到武昌。王五觉得老张多半愿意帮忙,因为其敢敲诈说明他有意脱离清廷这条破船,既然如此帮忙对付几千八旗兵给吴三桂纳个投名状,更能彰显他的政治价值。当下吩咐亲兵:“把努大海、安尔根他们叫来。”“参见总管大人!”努大海和安尔根他们因满洲大兵属性没有被编在新军三镇,而是在总管府卫队任职。进来之后便行礼。王五点头示意二人起身,道:“叫你们来,是有要事交给你们。”闻言,努大海和安尔根这对表兄弟“叭叭”甩袖打千:“请总管大人示下!”王五道:“我要你们保一人去广东就藩。”安尔根抬头问道:“总管大人说的是?”“平南王世子尚之信。”说话的是汪士荣,他早就知道驸马爷身边有群真满大兵,不过在他眼中都是贪生怕死之辈。安尔根一脸困惑:“大人,我等不识得这个尚之信,如何保他?”汪士荣淡淡道:“他也不识得你们。”表弟努大海不解道:“大人的意思是?”“四千多八旗兵,他尚之信能认识几个。”汪士荣意安尔根他们趁乱把尚之信救出,反正尚之信不认得他们。顺着汪士荣思路王五推论了下,觉得这事八成能成。便对安尔根兄弟二人道:“如果尚之信去了广东有意反清,你们便助他弑父杀弟,若他无意反清,你们就见机行事。”这跟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有什么区别?王五知道汪士荣想什么,并没有点破。他是理解此事的。当年多尔衮曾逼吴三桂交出崇祯诸子,后来因这事还把吴三桂调到辽东坐了几年冷板凳,直到关内大乱才不得已将吴三桂放出来。多尔衮死前对吴三桂也一直是监视的,死后清廷对吴三桂也一直不放心,吴三桂是直到打进云贵才有立足之地,所以这段时间内吴三桂根本不敢将朱三接到身边,只能是暗中通讯息。如此也解释其为何起兵后立即打出朱三太子旗号,也紧急派人去找朱三。潘应龙所说的鲁世子和宁靖王是随郑成功、郑经父子去台湾的那帮明朝宗室,都是明朝正式册封的宗藩,比韩王和东安王这两个永历朝廷迫于形势被迫承认的宗藩要正统许多。,!按封建王朝的“接班”制度,实际鲁世子才是眼下最合适的皇帝人选。但显然不管是鲁世子还是韩王他们,于吴三桂那里都不及朱三。因为吴三桂一直是以崇祯孤忠自诩,也的确替崇祯报了大仇。思索片刻,王五问汪士荣:“虎帅和袁帅、郝帅他们是怎么说的”汪士荣眉头皱了皱后才说他没有见到李来亨和郝摇旗,只见了袁宗第。皱眉头原因自然是因为大元帅女婿、湖广路总管对三位贼将的敬称。郝摇旗受了重伤汪士荣没见到正常,虎帅作为北府实际当家人不出面却让袁宗第出面同汪士荣谈,显然是受顺系同吴三桂之间的血海深仇影响。当下想知道袁宗第代表顺系说了什么。没想汪士荣生气说道:“袁贼狂妄无比,竟言要与大元帅一争高下,先入燕京为天下主!”王五叫这话听的愣住。北府那边已经攻下郧阳,也派兵占了东边的德安府,地盘大了许多,兵马也扩充了许多,但由此放言要与吴三桂一争高下明显是脑子发热。又寻思不管是虎帅还是袁帅,都不是那种狂妄之人,那么这番话肯定有什么用意。结合清廷派人到襄阳“招安”一事来看,多半是几位老帅对外放烟雾弹,用以迷惑清廷的。沉思片刻,对汪士荣道:“看来这个朱三太子必须现身了,否则难以打消各方对岳父他老人家的疑虑。”汪士荣点头称是,但眼神显然对此不抱希望。“既然岳父已派人去寻三太子,那多半很快就会有结果,先生这边急也没用,稍安勿燥便是。”王五也急,但知道急也没用,话锋一转将吴军暂停攻击武昌,耿郑闹矛盾,武昌总督张长庚有意献城等事对汪士荣说了。汪士荣又气又急:“这节骨眼不取武昌渡江北上,反而分兵江西、广东,大元帅糊涂啊!”抱怨不知是谁在大元帅那里出的馊主意。这会就是不管耿、郑内讧,单以吴军实力全力北上,江山照样能取!王五也是连连摇头,继而将自己请武昌方面放尚之信回广东想法说出,意让汪士荣去一趟长沙为张长庚请封王爵。放尚之信回广东的目的就是让这家伙赶紧囚禁老子扯旗,好尽快搞定两广,让吴应期那路兵马掉头回来。“尚之信?”汪士荣若所思,继而提出自己的看法:“驸马何以肯定尚之信会反,若其是要做清廷忠臣,放他回广东岂不是纵虎归山?”“广西孙延龄都会反,况尚之信。”王五说尚之信这人在燕京名声非常差,不仅老子尚可喜厌恶他,清廷对其也十分厌恶,回到广东后八成会反。汪士荣沉默片刻,点头道:“这个尚大公子的确若清廷厌恶,但就此认定他回广东会反也不太稳妥,除非”“先生有何高见?”王五一付洗耳恭听的样子。未想汪士荣竟言得设法把随尚之信回广东的几千满兵除掉,否则有这几千满兵监视,尚之信就算有心反清也没那个胆量和实力。武昌送来的情报说随同尚之信就藩的有满洲正黄旗副都统特巴图鲁,席布率领的满八旗4个牛录,蒙八旗8个牛录,外加包衣五个佐领共计4500人。四千多八旗兵外加忠于尚可喜、尚之孝的平南藩兵,在燕京做了二十年人质的尚之信现在不过是一光杆“司令”,哪有实力对付这些兵马。“若驸马能说动张长庚解决这些满兵,我愿去大元帅那里为其请封王爵!”汪士荣说的是真心话。一石二鸟。既能帮尚之信解决起兵顾虑,也能助吴军早日得到武昌。王五觉得老张多半愿意帮忙,因为其敢敲诈说明他有意脱离清廷这条破船,既然如此帮忙对付几千八旗兵给吴三桂纳个投名状,更能彰显他的政治价值。当下吩咐亲兵:“把努大海、安尔根他们叫来。”“参见总管大人!”努大海和安尔根他们因满洲大兵属性没有被编在新军三镇,而是在总管府卫队任职。进来之后便行礼。王五点头示意二人起身,道:“叫你们来,是有要事交给你们。”闻言,努大海和安尔根这对表兄弟“叭叭”甩袖打千:“请总管大人示下!”王五道:“我要你们保一人去广东就藩。”安尔根抬头问道:“总管大人说的是?”“平南王世子尚之信。”说话的是汪士荣,他早就知道驸马爷身边有群真满大兵,不过在他眼中都是贪生怕死之辈。安尔根一脸困惑:“大人,我等不识得这个尚之信,如何保他?”汪士荣淡淡道:“他也不识得你们。”表弟努大海不解道:“大人的意思是?”“四千多八旗兵,他尚之信能认识几个。”汪士荣意安尔根他们趁乱把尚之信救出,反正尚之信不认得他们。顺着汪士荣思路王五推论了下,觉得这事八成能成。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便对安尔根兄弟二人道:“如果尚之信去了广东有意反清,你们便助他弑父杀弟,若他无意反清,你们就见机行事。”这跟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有什么区别?王五知道汪士荣想什么,并没有点破。他是理解此事的。当年多尔衮曾逼吴三桂交出崇祯诸子,后来因这事还把吴三桂调到辽东坐了几年冷板凳,直到关内大乱才不得已将吴三桂放出来。多尔衮死前对吴三桂也一直是监视的,死后清廷对吴三桂也一直不放心,吴三桂是直到打进云贵才有立足之地,所以这段时间内吴三桂根本不敢将朱三接到身边,只能是暗中通讯息。如此也解释其为何起兵后立即打出朱三太子旗号,也紧急派人去找朱三。潘应龙所说的鲁世子和宁靖王是随郑成功、郑经父子去台湾的那帮明朝宗室,都是明朝正式册封的宗藩,比韩王和东安王这两个永历朝廷迫于形势被迫承认的宗藩要正统许多。按封建王朝的“接班”制度,实际鲁世子才是眼下最合适的皇帝人选。但显然不管是鲁世子还是韩王他们,于吴三桂那里都不及朱三。因为吴三桂一直是以崇祯孤忠自诩,也的确替崇祯报了大仇。思索片刻,王五问汪士荣:“虎帅和袁帅、郝帅他们是怎么说的”汪士荣眉头皱了皱后才说他没有见到李来亨和郝摇旗,只见了袁宗第。皱眉头原因自然是因为大元帅女婿、湖广路总管对三位贼将的敬称。郝摇旗受了重伤汪士荣没见到正常,虎帅作为北府实际当家人不出面却让袁宗第出面同汪士荣谈,显然是受顺系同吴三桂之间的血海深仇影响。当下想知道袁宗第代表顺系说了什么。没想汪士荣生气说道:“袁贼狂妄无比,竟言要与大元帅一争高下,先入燕京为天下主!”王五叫这话听的愣住。北府那边已经攻下郧阳,也派兵占了东边的德安府,地盘大了许多,兵马也扩充了许多,但由此放言要与吴三桂一争高下明显是脑子发热。又寻思不管是虎帅还是袁帅,都不是那种狂妄之人,那么这番话肯定有什么用意。结合清廷派人到襄阳“招安”一事来看,多半是几位老帅对外放烟雾弹,用以迷惑清廷的。沉思片刻,对汪士荣道:“看来这个朱三太子必须现身了,否则难以打消各方对岳父他老人家的疑虑。”汪士荣点头称是,但眼神显然对此不抱希望。“既然岳父已派人去寻三太子,那多半很快就会有结果,先生这边急也没用,稍安勿燥便是。”王五也急,但知道急也没用,话锋一转将吴军暂停攻击武昌,耿郑闹矛盾,武昌总督张长庚有意献城等事对汪士荣说了。汪士荣又气又急:“这节骨眼不取武昌渡江北上,反而分兵江西、广东,大元帅糊涂啊!”抱怨不知是谁在大元帅那里出的馊主意。这会就是不管耿、郑内讧,单以吴军实力全力北上,江山照样能取!王五也是连连摇头,继而将自己请武昌方面放尚之信回广东想法说出,意让汪士荣去一趟长沙为张长庚请封王爵。放尚之信回广东的目的就是让这家伙赶紧囚禁老子扯旗,好尽快搞定两广,让吴应期那路兵马掉头回来。“尚之信?”汪士荣若所思,继而提出自己的看法:“驸马何以肯定尚之信会反,若其是要做清廷忠臣,放他回广东岂不是纵虎归山?”“广西孙延龄都会反,况尚之信。”王五说尚之信这人在燕京名声非常差,不仅老子尚可喜厌恶他,清廷对其也十分厌恶,回到广东后八成会反。汪士荣沉默片刻,点头道:“这个尚大公子的确若清廷厌恶,但就此认定他回广东会反也不太稳妥,除非”“先生有何高见?”王五一付洗耳恭听的样子。未想汪士荣竟言得设法把随尚之信回广东的几千满兵除掉,否则有这几千满兵监视,尚之信就算有心反清也没那个胆量和实力。武昌送来的情报说随同尚之信就藩的有满洲正黄旗副都统特巴图鲁,席布率领的满八旗4个牛录,蒙八旗8个牛录,外加包衣五个佐领共计4500人。四千多八旗兵外加忠于尚可喜、尚之孝的平南藩兵,在燕京做了二十年人质的尚之信现在不过是一光杆“司令”,哪有实力对付这些兵马。“若驸马能说动张长庚解决这些满兵,我愿去大元帅那里为其请封王爵!”汪士荣说的是真心话。一石二鸟。既能帮尚之信解决起兵顾虑,也能助吴军早日得到武昌。王五觉得老张多半愿意帮忙,因为其敢敲诈说明他有意脱离清廷这条破船,既然如此帮忙对付几千八旗兵给吴三桂纳个投名状,更能彰显他的政治价值。当下吩咐亲兵:“把努大海、安尔根他们叫来。”,!“参见总管大人!”努大海和安尔根他们因满洲大兵属性没有被编在新军三镇,而是在总管府卫队任职。进来之后便行礼。王五点头示意二人起身,道:“叫你们来,是有要事交给你们。”闻言,努大海和安尔根这对表兄弟“叭叭”甩袖打千:“请总管大人示下!”王五道:“我要你们保一人去广东就藩。”安尔根抬头问道:“总管大人说的是?”“平南王世子尚之信。”说话的是汪士荣,他早就知道驸马爷身边有群真满大兵,不过在他眼中都是贪生怕死之辈。安尔根一脸困惑:“大人,我等不识得这个尚之信,如何保他?”汪士荣淡淡道:“他也不识得你们。”表弟努大海不解道:“大人的意思是?”“四千多八旗兵,他尚之信能认识几个。”汪士荣意安尔根他们趁乱把尚之信救出,反正尚之信不认得他们。顺着汪士荣思路王五推论了下,觉得这事八成能成。便对安尔根兄弟二人道:“如果尚之信去了广东有意反清,你们便助他弑父杀弟,若他无意反清,你们就见机行事。”这跟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有什么区别?王五知道汪士荣想什么,并没有点破。他是理解此事的。当年多尔衮曾逼吴三桂交出崇祯诸子,后来因这事还把吴三桂调到辽东坐了几年冷板凳,直到关内大乱才不得已将吴三桂放出来。多尔衮死前对吴三桂也一直是监视的,死后清廷对吴三桂也一直不放心,吴三桂是直到打进云贵才有立足之地,所以这段时间内吴三桂根本不敢将朱三接到身边,只能是暗中通讯息。如此也解释其为何起兵后立即打出朱三太子旗号,也紧急派人去找朱三。潘应龙所说的鲁世子和宁靖王是随郑成功、郑经父子去台湾的那帮明朝宗室,都是明朝正式册封的宗藩,比韩王和东安王这两个永历朝廷迫于形势被迫承认的宗藩要正统许多。按封建王朝的“接班”制度,实际鲁世子才是眼下最合适的皇帝人选。但显然不管是鲁世子还是韩王他们,于吴三桂那里都不及朱三。因为吴三桂一直是以崇祯孤忠自诩,也的确替崇祯报了大仇。思索片刻,王五问汪士荣:“虎帅和袁帅、郝帅他们是怎么说的”汪士荣眉头皱了皱后才说他没有见到李来亨和郝摇旗,只见了袁宗第。皱眉头原因自然是因为大元帅女婿、湖广路总管对三位贼将的敬称。郝摇旗受了重伤汪士荣没见到正常,虎帅作为北府实际当家人不出面却让袁宗第出面同汪士荣谈,显然是受顺系同吴三桂之间的血海深仇影响。当下想知道袁宗第代表顺系说了什么。没想汪士荣生气说道:“袁贼狂妄无比,竟言要与大元帅一争高下,先入燕京为天下主!”王五叫这话听的愣住。北府那边已经攻下郧阳,也派兵占了东边的德安府,地盘大了许多,兵马也扩充了许多,但由此放言要与吴三桂一争高下明显是脑子发热。又寻思不管是虎帅还是袁帅,都不是那种狂妄之人,那么这番话肯定有什么用意。结合清廷派人到襄阳“招安”一事来看,多半是几位老帅对外放烟雾弹,用以迷惑清廷的。沉思片刻,对汪士荣道:“看来这个朱三太子必须现身了,否则难以打消各方对岳父他老人家的疑虑。”汪士荣点头称是,但眼神显然对此不抱希望。“既然岳父已派人去寻三太子,那多半很快就会有结果,先生这边急也没用,稍安勿燥便是。”王五也急,但知道急也没用,话锋一转将吴军暂停攻击武昌,耿郑闹矛盾,武昌总督张长庚有意献城等事对汪士荣说了。汪士荣又气又急:“这节骨眼不取武昌渡江北上,反而分兵江西、广东,大元帅糊涂啊!”抱怨不知是谁在大元帅那里出的馊主意。这会就是不管耿、郑内讧,单以吴军实力全力北上,江山照样能取!王五也是连连摇头,继而将自己请武昌方面放尚之信回广东想法说出,意让汪士荣去一趟长沙为张长庚请封王爵。放尚之信回广东的目的就是让这家伙赶紧囚禁老子扯旗,好尽快搞定两广,让吴应期那路兵马掉头回来。“尚之信?”汪士荣若所思,继而提出自己的看法:“驸马何以肯定尚之信会反,若其是要做清廷忠臣,放他回广东岂不是纵虎归山?”“广西孙延龄都会反,况尚之信。”王五说尚之信这人在燕京名声非常差,不仅老子尚可喜厌恶他,清廷对其也十分厌恶,回到广东后八成会反。汪士荣沉默片刻,点头道:“这个尚大公子的确若清廷厌恶,但就此认定他回广东会反也不太稳妥,除非”“先生有何高见?”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王五一付洗耳恭听的样子。未想汪士荣竟言得设法把随尚之信回广东的几千满兵除掉,否则有这几千满兵监视,尚之信就算有心反清也没那个胆量和实力。武昌送来的情报说随同尚之信就藩的有满洲正黄旗副都统特巴图鲁,席布率领的满八旗4个牛录,蒙八旗8个牛录,外加包衣五个佐领共计4500人。四千多八旗兵外加忠于尚可喜、尚之孝的平南藩兵,在燕京做了二十年人质的尚之信现在不过是一光杆“司令”,哪有实力对付这些兵马。“若驸马能说动张长庚解决这些满兵,我愿去大元帅那里为其请封王爵!”汪士荣说的是真心话。一石二鸟。既能帮尚之信解决起兵顾虑,也能助吴军早日得到武昌。王五觉得老张多半愿意帮忙,因为其敢敲诈说明他有意脱离清廷这条破船,既然如此帮忙对付几千八旗兵给吴三桂纳个投名状,更能彰显他的政治价值。当下吩咐亲兵:“把努大海、安尔根他们叫来。”“参见总管大人!”努大海和安尔根他们因满洲大兵属性没有被编在新军三镇,而是在总管府卫队任职。进来之后便行礼。王五点头示意二人起身,道:“叫你们来,是有要事交给你们。”闻言,努大海和安尔根这对表兄弟“叭叭”甩袖打千:“请总管大人示下!”王五道:“我要你们保一人去广东就藩。”安尔根抬头问道:“总管大人说的是?”“平南王世子尚之信。”说话的是汪士荣,他早就知道驸马爷身边有群真满大兵,不过在他眼中都是贪生怕死之辈。安尔根一脸困惑:“大人,我等不识得这个尚之信,如何保他?”汪士荣淡淡道:“他也不识得你们。”表弟努大海不解道:“大人的意思是?”“四千多八旗兵,他尚之信能认识几个。”汪士荣意安尔根他们趁乱把尚之信救出,反正尚之信不认得他们。顺着汪士荣思路王五推论了下,觉得这事八成能成。便对安尔根兄弟二人道:“如果尚之信去了广东有意反清,你们便助他弑父杀弟,若他无意反清,你们就见机行事。”这跟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有什么区别?王五知道汪士荣想什么,并没有点破。他是理解此事的。当年多尔衮曾逼吴三桂交出崇祯诸子,后来因这事还把吴三桂调到辽东坐了几年冷板凳,直到关内大乱才不得已将吴三桂放出来。多尔衮死前对吴三桂也一直是监视的,死后清廷对吴三桂也一直不放心,吴三桂是直到打进云贵才有立足之地,所以这段时间内吴三桂根本不敢将朱三接到身边,只能是暗中通讯息。如此也解释其为何起兵后立即打出朱三太子旗号,也紧急派人去找朱三。潘应龙所说的鲁世子和宁靖王是随郑成功、郑经父子去台湾的那帮明朝宗室,都是明朝正式册封的宗藩,比韩王和东安王这两个永历朝廷迫于形势被迫承认的宗藩要正统许多。按封建王朝的“接班”制度,实际鲁世子才是眼下最合适的皇帝人选。但显然不管是鲁世子还是韩王他们,于吴三桂那里都不及朱三。因为吴三桂一直是以崇祯孤忠自诩,也的确替崇祯报了大仇。思索片刻,王五问汪士荣:“虎帅和袁帅、郝帅他们是怎么说的”汪士荣眉头皱了皱后才说他没有见到李来亨和郝摇旗,只见了袁宗第。皱眉头原因自然是因为大元帅女婿、湖广路总管对三位贼将的敬称。郝摇旗受了重伤汪士荣没见到正常,虎帅作为北府实际当家人不出面却让袁宗第出面同汪士荣谈,显然是受顺系同吴三桂之间的血海深仇影响。当下想知道袁宗第代表顺系说了什么。没想汪士荣生气说道:“袁贼狂妄无比,竟言要与大元帅一争高下,先入燕京为天下主!”王五叫这话听的愣住。北府那边已经攻下郧阳,也派兵占了东边的德安府,地盘大了许多,兵马也扩充了许多,但由此放言要与吴三桂一争高下明显是脑子发热。又寻思不管是虎帅还是袁帅,都不是那种狂妄之人,那么这番话肯定有什么用意。结合清廷派人到襄阳“招安”一事来看,多半是几位老帅对外放烟雾弹,用以迷惑清廷的。沉思片刻,对汪士荣道:“看来这个朱三太子必须现身了,否则难以打消各方对岳父他老人家的疑虑。”汪士荣点头称是,但眼神显然对此不抱希望。“既然岳父已派人去寻三太子,那多半很快就会有结果,先生这边急也没用,稍安勿燥便是。”王五也急,但知道急也没用,话锋一转将吴军暂停攻击武昌,耿郑闹矛盾,武昌总督张长庚有意献城等事对汪士荣说了。汪士荣又气又急:“这节骨眼不取武昌渡江北上,反而分兵江西、广东,大元帅糊涂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