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你们做主就行了!&rdo;太夫人笑道,&ldo;我准备好红包只等着喝孙媳妇茶就行了!&rdo;十一娘就说起这次来的主要目的:&ldo;大哥这次回余杭,主要是为了沿途游历一番。侯爷觉得机会难得,想让谨哥儿也跟着去见识见识。可我觉得谨哥儿还小,一去大半年的,有些担心。侯爷却说,谨哥儿连西北都去过了,江南是富庶之地,太平盛世的,还怕遇到什么事不成?他今年都十岁了,如果能大江南北的走走,开了眼界不说,这心胸也会跟着开阔起来,行事也就大方沉稳了。我听侯爷说的也有道理,一时反而不知道该怎么好了,就来和娘商量……&rdo;太夫人听着沉默下来。十一娘和徐令宜担心的就是太夫人的阻挠。她悄悄朝着杜妈妈使了个眼色。杜妈妈会意,笑道:&ldo;哎呀,我们六少爷可真是个有福气的。前几天刚跟着侯爷去了趟西北,又要跟舅老爷去江南了。我活了快五十几岁了,最远也不过是跟着太夫人去了趟老家。可见我们六少爷以后就是个有出息的……&rdo;太夫人微阖着眼睛端坐在那里不停地捻着沉香木的佛珠,如老僧入定。十一娘不由急起来。杜妈妈就朝着西北边指了指。十一娘想了想,这才会意过来──杜妈妈这是让自己找二夫人出面说项。只是不知道二夫人愿不愿意趟这趟浑水。可要是今天不把话说完了,以后不知道能不能找到这样的机会。十一娘立刻招琥珀进来到附耳交待了两句。不过半柱香的功夫,二夫人就到了。&ldo;四弟妹在啊!&rdo;她淡淡地笑着和十一娘打了个招呼,太夫人睁开了眼睛:&ldo;你怎么来了?&rdo;&ldo;想到您这里来借点东西。&rdo;二夫人笑道,&ldo;你们是不是有什么事在商量?要不,我等会再来吧?&rdo;说着,就要告辞。&ldo;没什么事!&rdo;太夫人忙留二夫人,&ldo;在说谨哥儿的事,已经说完了。&rdo;杜妈妈已经说了很多话了,再不敢多说,这话题却不能断了,十一娘把前因后果说了一遍。&ldo;这样说来,是跟着罗舅爷,身带还有英娘照顾了?&rdo;二夫人沉吟道,&ldo;舅老爷虽然是有名的少年老成,行事沉稳,英娘也温柔大方、细心体贴知道照顾人,可毕竟一个是老爷,没有妇人细心,一个是年幼,没有个主见。我看,这身边得带几个得力的妈妈才行!&rdo;她人刚开始说的时候,神色间露赞同之意,听着听着,眉头蹙了起了。显然对二夫人的话也很不满意。二夫人却如没有发现似的,继续对十一娘道:&ldo;我看你身边,管事家的不错,宋妈妈也行,不过,要是让她们跟谨哥儿去了余杭,只怕你身边没个得力的了。好在现在有谆哥儿媳妇,她身边那个袁宝柱家的也不错。家里的事倒可以帮着四弟妹分担分担……&rdo;她的行事做派和平常完全一样,一点也看不出来是被请来的。不停地提着要求,而且要求越来越苛刻,待她说到&ldo;护卫八十,官船两艘,用永平侯的拜帖&rdo;时,太夫人的神色慢慢开始缓和,待到太夫人开口说出&ldo;这也不行,全是些内宅的妇人,怎么也要派几个回事处的管事&rdo;这样的话时,十一娘长长地松了口气。虽然有二夫人说项,但还是费了颇多的周折,太夫人才勉强同意谨哥儿随罗振兴回一趟余杭。谨哥儿喜出外望的同时也有点小小的郁闷:&ldo;爹爹不和我一起去吗?&rdo;&ldo;你在我面前不是夸口说不管是谁,你都能和人好好相处的吗?&rdo;徐令宜笑道,&ldo;这次我不和你,看你能不能交几个朋友回来。&rdo;又道,&ldo;我还是十六年前去过一次江南,你回来,好好给我讲讲江南的事。&rdo;谨哥儿听着又高兴起来,跑去问太夫人:&ldo;您有没有想要的东西,我给您买!&rdo;太夫人抱谨哥儿抱在怀里舍不得放手,好像他明天就要走似的:&ldo;祖母什么也不要,就要我的谨哥儿平平安安地回来!&rdo;然后悄悄塞给他一个荷包,&ldo;拿着谁也别告诉。要是路上有什么想买的东西又不好意思向你舅舅开口,你就用这个。我们不看人眼色。&rdo;&ldo;不用。&rdo;谨哥儿推了回去,&ldo;爹爹给了我一百两银子,娘给了我二百两银子。我可多银子了!&rdo;&ldo;出门在外,钱多好傍身。&rdo;太夫人非要谆哥儿收下,&ldo;谁还嫌银子少啊?&rdo;谨哥儿不喜欢这样推推搡搡的,想了想,笑道:&ldo;那好。我是我没有用完,就拿回来还给您!&rdo;&ldo;不用还我!&rdo;太夫人眯眯地笑道,&ldo;你留着用好了!&rdo;谨哥儿也不和太夫人多说,慡快地收了。和太夫人说着话:&ldo;这次我们坐官船去。庞师傅说,官船可安稳了,比坐马车还舒服。我还是。&rdo;十一娘打开名帖,指了那个红印子:&ldo;是不是这个?&rdo;徐令宜瞥了一眼:&ldo;没想到二嫂还在用……&rdo;语气很是唏嘘。十一娘就问他:&ldo;二嫂为什么不过继个孩子?&rdo;想到过继孩子一般首先丈夫兄弟的孩子,而她嫁过来之前徐令宜子嗣单薄,徐令宽还没有孩子,三夫人只有两个儿子,南京那边又直接拒绝了,&ldo;是因为没有合适的吗?&rdo;&ldo;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rdo;徐令宜道,&ldo;主要还是二嫂觉得自己带不好小孩子。&rdo;&ldo;带不好小孩子?什么意思?&rdo;十一娘很是不解。家里有的是丫鬟、妈妈,而且孩子五岁之前都由ru娘照顾,她完全可以每天只是象征意义似的看上一眼就行了。念头一闪,她突然想起来。二夫人是独生女,嫁过来后,孩子小产,丈夫突然病逝……难道说,她认为了自己的命太硬?是不是因为这样,所以南京那边才不愿意把孩子过继过来?而且她对孩子虽然好,却从来没有拥抱、亲吻之类的肢体语言。&ldo;那二嫂有什么打算?&rdo;十一娘不由道。不管是太夫人还是徐令宜,从他们对二爷的感情看来,都不可能让二房绝嗣。&ldo;二嫂的意思,是她过世后,由我们过继一个在二哥的名下就可以了。&rdo;徐令宜的神色有些黯然。十一娘不由向西北角望去。知道过了端午节,英娘就要回余杭了,大家都有点吃惊。&ldo;这么快就回去了!&rdo;项氏的神色间流露出几分不舍,&ldo;不是说要陪您些日子的吗?&rdo;英娘性子活泼,又很勤快,闲下来不是弄花弄糙,就是做针线,有时候看见项氏过来问安也会帮着项氏抱莹莹。项氏和她的话虽然不多,却对她的印象非常的好。十一娘把一个艾糙荷包坠在莹莹的胸前,笑道:&ldo;我把她留在我这里,她娘怎么办?来这里陪我住了几个月,够了!&rdo;项氏不敢多问,唯唯应喏,下去后带着莹莹去看英娘,送了五十两银子的仪程。太夫人、五夫人、姜氏、歆姐儿等则送的是耳环、簪环之类的饰品。只有徐嗣诫,除送了五十两银子的仪程,还送了一个绣花绷子给英娘:&ldo;你上次不是说绷子松了,使不上筋吗?我就做了一个。&rdo;英娘很是惊讶:&ldo;你还会做这些?&rdo;徐嗣诫不好意思地笑了笑:&ldo;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了,是做灯笼留下来的竹蔑。随手而已。&rdo;英娘笑起来:&ldo;你还会什么?&rdo;&ldo;什么都会一点。&rdo;徐嗣诫听着讪讪然,&ldo;就是都不太精。&rdo;&ldo;还是挑一件自己喜欢的好好学淡。&rdo;英娘不禁教训她,&ldo;我大伯母说了,人这一生能把一件事做好了,就能受用无穷。&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