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冯若楠那副支支吾吾的样子,明显就是有所隐瞒。
不过,谢昭如今不过一介闲云野鹤,自顾尚且不暇,倒也没有闲心对旁人的辛秘多作探究。
于是,她只是笑了笑,道:“冯姑娘尚有亲旧长辈在,那自然是好,总是比跟着我们这些粗人要强上许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样吧,不日我们找上一天,亲自将冯姑娘送去你父亲的那位故交府上,却不知你这位世叔家住何方?”
冯若楠眼睛一亮,道:“真的吗?那,那再好不过了!
我的那位世叔是我父亲年轻时闯荡江湖时结交的好友,虽然与父亲一南一北多年不见,但是二人一直保持通信多年。
我遭遇山匪时马车中的物件都被山匪掠去,只能偷偷贴身藏了一封世叔寄给父亲的信笺。”
她说着说着,有些不好意思的从贴身里怀处摸出了一封皱巴巴的牛皮纸信笺,递给了谢昭。
谢昭蹙眉接过,一目十行看完了那牛皮信笺上的字迹。
信上的笔迹粗狂,是北朝邯庸的文字。
不过她自幼便通晓遍学四国文字,因此看个信倒是不难。
那信笺上的内容其实没什么特别的,只是寻常朋友间的问候家常。
开头的敬称是“兄诺敬启”。
落款处,只有一个“弟竭再拜”。
显而易见,想来那个“竭”字便是冯若楠那位北朝人士的世叔的名字。
而“诺”字,指的则是冯若楠的父亲。
谢昭迟疑一瞬,转头问:“想来这位名讳为‘竭’的人,便是你的世叔了。
只是信中并无具体信息,他住在邯庸的哪个部落,你可知晓?”
冯若楠重重点头,脆生生道:“若楠知晓,我曾听父亲提起,世叔名唤‘博尔金竭’,出身于邯庸三十六部中的一个小部落博尔金部。
不过,他如今就在邯庸皇庭广陵城中任职东城校尉一职。”
谢昭闻言轻舒了口气。
她缓缓靠后,将脊背落在椅背上。
东城校尉?
这倒是巧了,宇文部的王帐和部落距离广陵城不远,倒是不费功夫。
喜欢千岁词()千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