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浮玉白眼一翻,“白樱,送客。”
*
同样处于茫然的情况,和越浮玉淡定从容不同,太傅等人陷入巨大的焦虑之中?。
科举舞弊是重罪,轻则不允许再次参加科举,重则流放或监。禁。
涉事的世家弟子很多?,足有十二?位,现?在结果还没?出来,不清楚这些人是否真的参与舞弊,但这个数字本?身已经足够恐怖,更别提皇上?处理这件事展露的态度,其中?透露出的政治含义。
太傅书房,各家家主齐聚一堂,刑部郎中?急得白发都生出些许,拍桌痛斥,“吾儿糊涂啊!”
皇上?抓走了考生,但没?抓走小厮,家主们三言两语问出了事情经过。
事情要从会试题目说起?。
会试的考题,由?两位主考、八位同考一起?决定。为防止泄露题目,考试前几天?,才会定下?考官,研讨考题。出题期间,所有人不许外出。
流程密不透风,但具体操作时,难免有疏漏。
比如说,考官出自翰林院,虽然不能确定具体是谁,但有大致范围。另一方面,会试考题十分重要,前朝就出现?过,会试考题没?有避讳皇帝姓名,考官被判重罪的事情。因此,预计自己要做考官的学士,都会提前考量。
而为他们打理书房的小厮,很可能看见真正的会试题目。
白旭恰好?认识一个这样的小厮,两人一起?喝酒,对方喝醉后吹嘘这件事,白旭却心念一动,意识到这是天?大的机会。
他贿赂了几位小厮,把题目汇集成册,以典籍的名义卖给相熟的考生,并保证只出售一份。
不知幸运还是不幸,最终的会试题目,竟然真包含在这份集锦里。
过程之巧合,操作之大胆,陈级都望尘莫及,皱眉感叹,“真是终日打雁,反倒被雁啄了眼。”
白旭没?有官职,但身为驸马地位不低,本?身又是个纨绔,三教?九流都有朋友,很多?世家弟子和他混在一起?,借用对方的身份做些方便事,没?想到反而被白旭坑了一把。
刑部郎中?不在乎这些,他只关心自己的儿子,焦急道,“说到底,这根本?算不上?舞弊。他们拿到题目时,甚至都没?定下?考官。哪怕要罚,也是翰林院的责任更大。”
出事的十二?家,大多?是冯太傅的弟子,但也有区别。这里不得不说,白旭做生意的确有一套,交易对象多?是家中?不受宠、且学问一般的考生,想凭会试挣个脸面,像孔疏这样的反而是少数,所以刑部郎中?格外心急。
冯太傅始终未开口,这会才淡淡抬眼,“罪大罪小,还不是那位一句话。”
刑部郎中?若有所思?,“您的意思?是?”
冯太傅:“明日早朝,老夫会上?书圣上?。教?不严师之惰,我会辞去国子监祭酒一职,请陛下?治罪。”
严格意义上?,冯太傅不算帝师,只是先帝在时,他在南书房教?过皇子。后来申帝登基,封他为太傅,不仅为彰显新帝知恩图报,更多?为了安抚世家。
而这招以退为进,意在提醒申帝,别忘记考生的身份,也别忘记名义上?他也是冯太傅的徒弟,若允许冯太傅以教?不严的原因辞官,又重罚同门师弟,天?下?人怎么想。
宗族君师,正是皇权的有力?支撑,哪个皇帝敢轻易动摇。
冯太傅打算的很好?,但他忘记一点,皇帝也可能根本?不给他这个机会,第二?日早朝,下?令逮捕考生的第三天?,申帝宣布调查出的真相、以及参与舞弊之人的惩罚。
速度之快,仿佛他早就知道这件事。
“主考及所有泄露考题的考官,虽没?有参与作弊,但有失察之责,一律革职;白旭作为主谋,立即腰斩;而参与偷题的小厮与舞弊的考生,全?部参军。涉及的家族家主,教?子无方,罚俸三年。”
舞弊方法和太傅询问出的经过一模一样,而惩罚结果堪称严苛。刑部郎中?两眼一黑,身体歪向一旁,旁边的官员连忙扶住他,才没?有跌倒。
而冯太傅眉头皱紧,来不及示意自己人开口,忽然有大臣出列,“陛下?,臣以为惩治不够,参与舞弊考生同门众多?,极有可能向再次泄露题目,臣以为,应取消全?部资格,以儆效尤。”
如果说舞弊案只对太傅造成皮外伤,那大臣这句话,则是蛇打七寸。
谁不知道舞弊考生的同门是谁?连状元曹成杰都是其中?之一,大臣此举,是要彻底清算太傅一脉。
顾不得太多?,陈级连忙站出来,“陛下?,舞弊罪不可赦,但其他学子寒窗十余载,何其无辜,不能受此无妄之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