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终人散皆是梦,繁华落尽一场空。楚王旧事随东流,唯有浮沉黄鹤楼。……“td,朱由校这个小王八蛋,到底要干啥?”楚王朱华奎很生气。楚王朱华奎作为太祖朱元璋的第九世孙,朱由校是太祖朱元璋的第十一世孙,按照辈分可是爷爷辈。依着爷爷的辈分,骂一骂朱由校这个孙子也无妨。“王爷,看这架势,皇上表面上是进行赋税改革,实际上是要拿我们藩王宗室开刀,一步一步行削藩之举。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王府总管朱盛浗一脸高深莫测的说道。“削藩!他敢!”朱华奎更加愤怒。“王爷,皇上还真敢。您想啊,前两年,他借着红丸案,抄了福王、秦王、蜀王等13位亲王的家,永久废黜了这些亲王一脉的所有封号,这手段可是比削藩还狠辣啊。”朱盛浗补充道。“不仅藩王宗室、皇亲勋贵,还有大量的高官都被整治,有些人证据充分,可有些人完全是政治迫害,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皇上这两年搞得那个黄姐北京大学、皇家军事大学那些,招揽了很多宗室勋贵子弟。这一手很是老辣,已经将宗室勋贵分化。”“而且,大明的所有举人、秀才都进了皇上的那些大学再教育学习,很多人都被洗脑,成为皇上的忠实拥趸。大明的文人士绅又被分化了一部分。”“皇上借着对外几场胜仗的军威,实施赋税新政,绝对不是突发奇想,而是经过了长期的谋划。”“最近很多对赋税新政不满的士绅、官员都再向属下打探咱王府的态度。这些人可都是大明的根基呐。”“皇上年纪轻轻,虽然手段了得,但这赋税新政动了大明的根基,恐怕会引起朝局动荡,这结局难以预料”朱盛浗像诸葛亮一样给朱华奎进行了各方面的分析。“依先生所见,本王应该如何应对?”朱华奎一脸严肃,改口称朱盛浗先生。朱盛浗心里暗喜,自己的苦心经营关键时刻起了作用。朱盛浗何许人也,历史上曾经有过记载。张献忠攻克武昌后,朱华奎以及武昌城内的朱姓宗室被全部赶入长江溺死。无数浮尸顺江而下,朱盛浗顺流漂下十多公里,被江水冲到岸边,幸免于难。朱盛浗逃入梁子山中隐居,改名谢世仁。后来还生了个儿子,叫做朱容栋。朱容栋精研医道,很有名气。结果被满清看中,征召他到宫里去做太医。朱容栋死活不去,活到了九十岁。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派系。楚王府也是如此。楚王一脉虽然都是朱家宗室,论起来都是亲戚,但绝不是楚王朱华奎说什么就是什么。其中一部分人不仅与朱华奎关系不好,甚至还有积怨。朱华奎自幼品行就不端正,成年后更是变得极其贪婪,对楚藩内的宗亲各种盘剥和豪夺,搞得楚藩内怨声载道。万历31年(1603年),积蓄的矛盾爆发,辅国中尉朱华趆上疏朝廷状告朱华奎为“异姓假王”。不过消息很快被朱华奎获知,据说为了“家丑”不外扬,朱华奎贿赂了内阁首辅沈一贯,沈一贯则指使通政使沈子木扣下了朱华趆的奏疏。同时朱华奎也上疏朝廷弹劾朱华趆“强悍无礼”、“欺罔”等罪,这份奏疏不但被上呈御前,万历皇帝还当即令礼部查勘。朱华奎的本意可能是打击朱华趆的同时暗示他不要跟自己作对,哪知大受刺激的朱华趆决定把事闹大。他重写了奏疏并联合楚藩二十九名宗亲署名,然后带着这份奏疏直接跑到京城向礼部申冤,并且附带状告通政司“邀截实封”和朱华奎行贿等事。事情被朱华趆成功闹大,万历皇帝也不得不出面表态。最初内阁首辅沈一贯以亲王关乎朝廷脸面为由,建议朝廷派人秘密勘察。但一直和沈一贯互有龃龉的内阁大学士沈鲤表示反对,他认为亲王关乎朝廷脸面,更需要公开查勘虚实并明示朝野。于是内阁沈一贯、沈鲤、各部司、科道官员们纷纷下场。互相的争执很快就由楚王是不是“伪王”,演变成围绕沈一贯和沈鲤各自站队。其实沈一贯原本没想搞大规模党争,他只是想借这个机会搞倒沈鲤。但是气氛被烘托起来后,就不是他能控制的了。看其它各党都不顺眼的东林党,开始推波助澜、混水摸鱼、渔翁得利。沈一贯又开始打击东林党。明朝的内阁不但第一次公开分裂,而且也拉开了党争的序幕。官员们通过“伪楚王案”实践了新的斗争手段,不但事实不重要,甚至于罪名都不重要。只要以“诛心之论”展开群攻,就能让对手下课。紧接着的“妖书案”,让浙党和东林党等人很快转移了目标,党争也愈演愈烈,最终加速了大明王朝的灭亡。而对于朱华奎来说是幸运的,因为朝堂越来越乱,万历皇帝突然宣布停止调查,以“年远无据,仇口难凭,非假甚明”等理由不再追究。原本负责查办此案的湖广巡抚赵可怀与巡按御史应朝卿,经过一个月的查证,除了朱华趆的妻子王氏一口咬定朱华奎为“伪王”之外,并未获取其它可以证明楚王为“假”的证据。这种指控,没有有力的证据,肯定是不会轻易让人相信的。因为最有力的证据是做亲子鉴定,可惜明朝时期没有这个技术。因为万历皇帝的决断,加上朱华奎的活动,朱华趆等人因为无凭无据,被认定为诬告。朱华趆夫妇被废黜皇室身份,直接贬为庶人,禁锢于凤阳守皇陵。其他人有的被革去爵位幽禁,有的被流放戍边。因为伪楚王案,朱华奎与这些宗亲再次结下梁子,矛盾越来越深。而这些与朱华奎有矛盾的人中,其中一个叫朱蕴钤、一个叫朱蕴訇,他们又搞出了一场大戏。伪楚王案落幕后,朱华奎为了感谢万历皇帝,向万历皇帝进献两万两白银作为"助工银"。:()明末风云之天启大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