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点看小说网

八点看小说网>群英荟萃是什么菜 > 第166章 荀悦(第1页)

第166章 荀悦(第1页)

(一)少年英才展锋芒荀悦的少年时代,如同初升的朝阳,虽未及盛年,却已熠熠生辉,展现出了超乎常人的智慧与才华。在他年仅十二岁的稚嫩年纪,便能对儒家经典《春秋》进行深入浅出的解说,这不仅仅是对文字的理解,更是对历史脉络、治国理政思想的初步领悟,让周围的师长亲友无不惊叹于他的早慧与才情。在那个信息相对闭塞、教育资源稀缺的时代,荀悦的这一成就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新星,照亮了求知的道路。家境的清寒,非但没有成为他追求学问的阻碍,反而激发了他更加坚韧不拔的意志。面对家中藏书有限的现实,荀悦并未因此气馁,反而将这份不足转化为前进的动力。他频繁地穿梭于邻里之间,以诚恳的态度向人家借阅书籍,每一次借书,都是他对知识无尽渴望的体现。在那些借来的书页间,荀悦仿佛找到了通往广阔世界的钥匙,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向往。更令人称奇的是,荀悦拥有一项惊人的天赋——过目不忘。无论是深奥的经史子集,还是繁杂的篇章书牍,只需一遍浏览,便能深深烙印在他的脑海中,随时可以信手拈来,出口成章。这种超乎常人的记忆力,不仅让他在学习上事半功倍,更让他在短时间内积累了大量的知识,为他日后在学术上的造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荀悦对知识的渴求,如同荒漠中渴望甘霖的旅人,永不满足,永不停歇。他深知,唯有不断学习,方能不断进步,方能在这个纷扰复杂的世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因此,他珍惜每一次学习的机会,无论是借书苦读,还是与人论道,都全力以赴,力求精益求精。正是这份对知识的热爱与执着,以及那超乎常人的学习能力,为荀悦日后的成就铺设了一条坚实的道路。他不仅在学术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更在政治、历史等多个领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成为了后世敬仰的学者与思想家。荀悦的故事,是一段关于勤奋、智慧与坚持的传奇,激励着无数后来者在求知的道路上勇往直前。(二)仕途之路多波折荀悦最先被推举在镇东将军曹操手下为官,后升为黄门侍郎。汉献帝爱好文学,荀悦与荀彧及少府孔融侍讲宫中,早晚谈论。他因此累升秘书监、侍中。然而,当时政权移于曹操手中,献帝不问政治,大权旁落。荀悦有志诤言进谏,但他的谋略不被汉献帝采纳。在这种情况下,荀悦转而着书立说。他奉汉献帝之命,以《左传》体裁为班固《汉书》作《汉纪》三十篇。这部着作辞句简要,事实写得详细,议论精美。此外,他还撰写了《申鉴》五篇,上奏给汉献帝。在《申鉴》中,荀悦阐述了自己对治理天下的见解,提出消灭“四患”,推行“五致”。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天下太平。荀悦的这些着作,不仅体现了他的文学才华,更展现了他的政治智慧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二、着作价值非凡(一)《申鉴》的深刻内涵《申鉴》是荀悦的重要着作之一,其中抨击谶纬符瑞,展现了荀悦的理性思考。在东汉末年,谶纬之学盛行,许多人盲目相信祥瑞、符命等神秘现象,而荀悦却对此提出质疑。他认为谶纬之书并非孔子所作,其中虽可能有可取之处,但不应盲目崇拜。这种观点在当时可谓独树一帜,体现了他对迷信的批判精神。同时,《申鉴》反对土地兼并。荀悦指出,诸侯不专封,富人名田逾限,富过公侯,是自封也;大夫不专地,人卖买由己,是专地也。他批判土地的擅自专有兼并,但又不教条式地走复古的极端,提出“耕而勿有,以俟制度可也”。这一主张既反映了当时社会土地兼并问题的严重性,也体现了荀悦依据实情世情而灵活求实的态度。在政治思想方面,《申鉴》主张为政者要兴农桑以养其性,审好恶以正其俗,宣文教以章其化,立武备以秉其威,明赏罚以统其法。这一思想体系表现了荀悦对社会治理的全面思考,强调了经济、道德、文化、军事和法律等多个方面的重要性。在道德教育意义上,《申鉴》强调了统治者的榜样作用。如“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不善禁者,先禁人而后身”,要求统治者以身作则,正人先正己。同时,书中还强调了言论自由的重要性,“下不钳口,上不塞耳,则可有闻矣”,认为只有让民众畅所欲言,才能实现下情上达。(二)《汉纪》的创新与影响《汉纪》采用编年体写法,以时间为序,记述了西汉一朝的历史。这种写法使得历史事件的发展脉络更加清晰,便于读者了解历史的全貌。同时,荀悦在编年体的写法上有所创新,他采用了“通比其事,例系年月”和“通连体要,以述《汉纪》”的办法,按年、时、月、日的顺序记述重大史事和重要人物,并顺便将与之同类或有关而无年月可考或不便分散于年月条下的政事、人物,以及典章制度、少数民族等加以介绍,大大扩充了编年史的记叙范围,增强了记事的条理性。,!《汉纪》的取材多本于《汉书》,但也稍有增补删改,自有剪裁,非一味抄袭。如谏大夫王仁、侍中王闳的谏疏,为《汉书》所没有;《汉纪》对《汉书?高帝纪》中关于太上皇去世及下葬时间的记载进行了订正;关于壶关三老茂,《汉书》无姓,《汉纪》则云姓令狐;朱云请尚方剑,《汉书》作“斩马剑”,《汉纪》乃作“断马剑”。这些增补删改之处,可补正《汉书》之误处,体现了荀悦在史料运用上的严谨态度。《汉纪》虽然史料价值不高,但《汉书》精华大体被吸收,且以年系事条理清晰,头尾连贯,重点突出,不失为一部前汉简明大事记,可作研究前汉史的入门书来读。此外,荀悦立意“劝善惩恶”,在《汉纪》中撰写大量论赞,约占全书二十分之一篇幅,其中不乏佳作。在史学史上,《汉纪》具有重要地位。它是中国第一部编年断代体史书,推动了古代史书编年体的成熟与完善。唐代史论家刘知几把《汉纪》编年体裁摆到与《汉书》纪传体裁同等地位,并说“班荀二体,角力争先。欲废其一,固以难矣”。张璠、袁宏等人都相继撰写出了编年体断代史,《汉纪》的出现推动了往后编年体史着述的发展。三、思想影响深远(一)法律思想的独特性荀悦的法律思想具有独特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法与教都是政之大经”,他认为制定法制、实行教化是治国治民的基本手段。主张教与刑都要先简后繁,“教初必简”,“然后责备”;“刑始必略”,“然后求密”。如果开始就规定出繁杂的礼仪和法令,人民难以实行和遵守,反而会产生“虚教”和“峻刑”的不良后果。例如,秦朝法律繁多且严酷,统治者“擅其海内之势,无所拘忌,肆行奢淫,暴虐天下,然十四年而亡”。这一历史教训警示后人,法不定、政多行会导致乱国之风。其次,“君子以情用,小人以刑用”。荀悦持儒家“性三品”说,将人分为君子、中人、小人。君子不会触犯刑律,只需施以“礼教荣辱”,“化其情”即可。小人“不忌刑”,对他们进行教化不起作用,必须使用“桎梏鞭扑”,才能制止其犯罪,即“治其刑”。对于中人,则要刑礼兼用,才可以“引中人而纳于君子之涂”。最后,“避仇有科”。荀悦认为“复仇”是出于“义”,因此虽不能纵容“复仇”,但也不可绝对禁止“复仇”,主张“依古复仇之科”处理。即杀害父、兄弟、从父、从兄弟的人,如依法规定躲避他处,即不可复仇;如果不躲避,则可复仇;仇人因“公命行止者”,不能算做未依法躲避。(二)政治思想的价值判断荀悦提出的“六主”“六臣”论具有重要的价值判断标准。“六主”分别是王主、治主、存主、哀主、危主、亡主;“六臣”是王臣、良臣、直臣、具臣、嬖臣、佞臣。他以两汉各代君臣为例,分析了不同品类的君臣对政事的影响。荀悦划分、品评君主类别的标准是能否做到“为人、从义、先公后私”。“王主”能够“为人”,可以“致兴平”;“治主”能够“从义”,能行其政;存主“先公而后私立”,能保其国。而哀主、危主、亡主处理政事无法做到上述标准,结局也大不一样。“哀主遭无难则庶几得全,有难则殆;危主遇无难则幸而免,有难则亡;亡主必亡而已矣”。对于臣的品类划分,王臣“以道事君,匪躬之故,达节通方,立功兴化”;良臣“忠顺不失,夙夜匪懈,顺理处和,以辅上德”;直臣“犯颜逆意,抵失不挠,直谏遏非,不避死罪”;具臣“奉法守职,无能往来”;嬖臣“便辟苟容,顺意从谀”;佞臣“倾险谗害,诬下惑上,专权擅宠,惟利是务”。荀悦分析各类君臣之所以出现差别的原因在于“人主之患,常立于二难之间。在上而国家不治,难也。治国家则必勤身、苦思、矫情以从道,难也。有难之难,暗主取之。无难之难,明主居之。大臣之患,常立于二罪之间。在职而不尽忠直之道,罪也。尽忠直之道焉,则必矫上拂下,罪也。有罪之罪,邪臣由之。无罪之罪,忠臣置之”。(三)鉴戒史观的意义荀悦的鉴戒史观对国家兴衰有着重要意义。他认为能不能汲取历史上的经验教训,是国家兴衰的重要原因。荀悦着《汉纪》的目的,就是要“综往昭来”,述“中兴以前,明主贤臣得失之轨”,以便“瞻前顾后,是绍是继”,让统治者“惩恶而劝善,奖成而惧败”,作为“有国之常训”。该书有意识地分立了监戒、废乱、兵略、政化、华夏之事、四夷之事等十六个方面,供统治者“广视听”“参得失”。荀悦是中国历史上旗帜鲜明地提出写历史要为政治服务的第一人。他在《汉纪》中精心撰写的四十多篇史论,详细探讨了西汉二百多年的成败得失和历史教训,目的在于为统治者提供借鉴,使历史书籍更加紧密地同封建政治结合在一起,更有效地成为封建统治的工具。荀悦的鉴戒史观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为后世史学家和政治家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和借鉴。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四、历史地位与评价(一)历史地位荀悦在东汉末年具有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在文学方面,他的着作《申鉴》和《汉纪》展现出卓越的文学才华和深刻的思想内涵。《申鉴》对现实政治的评论和对谶讳符瑞的讥刺,切中时弊,继承和发展了西汉以来政论文传统。其文章风格被明代何孟春评价为“无贾谊之经制而近于醇,无刘向之愤激而长于讽”。《汉纪》作为编年体史书,在史学史上具有开创性的地位,它不仅推动了古代史书编年体的成熟与完善,还为后世编年体史着述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史学方面,荀悦奉汉献帝之命所作的《汉纪》,与《汉书》相互印证,为后人研究西汉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史料。其采用的编年体写法和创新的“通比其事,例系年月”“通连体要,以述《汉纪》”的办法,大大扩充了编年史的记叙范围,增强了记事的条理性。同时,《汉纪》中的论赞部分也为后世史学家提供了借鉴。在思想方面,荀悦的法律思想和政治思想具有独特的价值判断标准。他的“法与教都是政之大经”“君子以情用,小人以刑用”“避仇有科”等法律思想,以及“六主”“六臣”论的政治思想,为当时的社会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此外,他的鉴戒史观更是旗帜鲜明地提出写历史要为政治服务,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二)历代评价荀悦的文学、史学成就和思想贡献受到了历代的高度评价。《后汉书》称其“性沉静,美姿容,尤好着述”。李世民评价他“论议深博,极为政之体,尽君臣之义”。时人称其“辞约事详,论辨多美”。袁宏称赞他“才智经论,足为嘉史,所述当世大得,治功已矣”。何孟春认为他的论政体“无贾谊之经制而近于醇,无刘向之愤激而长于讽”。在后世的学术研究中,荀悦的着作也备受重视。《申鉴》有明黄省曾所作注,《四库全书总目》称其“引据博洽,多得悦旨”。有四部丛刊影印明文始堂刊本。《汉纪》更是被唐代刘知几《史通?六家》列“左传家”之首,宋代王铚《两汉纪后序》亦称其“于朝廷纪纲,礼乐刑政,治乱成败,忠邪是非之际,指陈论着,每致意焉。故其词纵横放肆,反复辩达,明白条畅,既启告当代,而垂训无穷”。唐人试士,以荀悦《汉纪》与《史记》《汉书》为一科,可见其在史学史上的重要地位。总之,荀悦在东汉末年的文学、史学和思想领域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的着作和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中国历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群英荟萃合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