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瑾和庞统的情况不同。他幼年手父亲诸葛珪的教导,而后又得黄承彦的指点。数年前求学与庞德公门下。可说的上是博众家之长。此次来水镜山庄,只是为了听司马徽讲学而已。而庞统还未能出师,司马徽一日不点头,他一日就不能离开,所以非常羡慕诸葛瑾。游历吗?若是可以的话,我也想去游历,却董家哥哥那里,好好的游历一番。殊不知,诸葛瑾此时和他一样的想法:若我这时候投奔武功侯,正是一个好机会。只可惜,武功侯如今音讯全无,也不知道怎么样了,真的是好让人心焦啊!二人各有所思,默默不语。就在这时候,从门外跑进来了一个青年,一边跑,一边大声的叫喊:“新消息,新消息!”刘磐一把拉住了那青年,“承明,什么消息?”这青年叫做潘濬,表字承明,是武陵汉寿人,曾随宋仲子求学,后来又拜入水镜山庄。他笑呵呵的说:“有三个消息!”“快说快说……”“一念恶汉上雒地处关中平原,在长安以西。四丈高的灰色城墙上,钉着一个人。双臂张开,两支短矛穿透了手心,胸前还插着一根铁矛,双足并拢,有一支短矛贯穿。鲜血顺着城墙留下,渗透进渭南土地。此人名叫李孟,是李傕的表侄,司隶西部都尉,上洛守将。城门洞开,城中烈焰熊熊,不时有哭喊声传来……董俷站在上雒城头,静静的眺望一望无际的渭南大地,细目微闭,若同一座石雕。第十三座城镇了!短短的两个月时间,董俷洗掠了十三座城镇,并且在每一座城镇都留下了鲜明的标记。一个类似于后世基督教的耶稣神像。当日火烧谷城,退守函谷关以后,董俷原本打算借函谷关之险,狙杀李傕郭汜。可不成想,噩耗频传。先是有马腾攻占安定,而后又传来了牛辅被刺的消息。二姐董照在临洮城破之后,点燃了熊熊大火,自焚于临洮老宅之中。董俷当时就懵了!虽然说他和二姐并不算是很对付,可毕竟是一家人,又能有什么化解不开的仇恨?更何况,牛辅一直很支持他,董俷心里一直存着感激。“姐夫好端端的,怎么会被刺杀了呢?”董俷很不解,按道理说,牛辅的本事不差,为人也非常小心,居然在军中被刺。这可就不一般了,董俷疑惑的询问李儒。李儒摇摇头,“细作也不清楚,是说当晚有人潜入军中,刺杀了大方后,又连杀十三个将领,从容离去。至于是什么人做的事情,我现在还没有得到确切的消息。”既然是刺杀,当然就不会有人站出来承认。当着千军万马,连杀十三名将领,又能从容离去……能有这种本事的人可不会很多!“那人用的是什么兵器?”“好像是一把形状很奇怪的剑!”刺杀,剑客,形状奇怪的宝剑……当这些名词一一浮现,联系在一起的时候,董俷脑海中立刻就闪出了刺客的容貌。难道是他?董俷印象中,能有这种与千军万马中刺杀主帅,又具有相同特征的人,只有一个。史阿!剑师王越的那个大弟子,被董铁称之为天生的刺客,能用任何兵器施展同一种剑法。王越如今不知所踪,天晓得跑到什么地方去了。董铁自然不可能去刺杀牛辅,那么唯一的人选,就只有史阿。自从史阿当年刺杀了董卓之后,就音讯全无。董卓李儒遍发海捕文书,也未能找到此人的踪迹。这个人……董俷不禁心中一紧,的确是一个麻烦而且危险的对手。可关键是,史阿为什么要刺杀牛辅?刺杀了牛辅,对史阿有什么好处?凭着董俷在雒阳和史阿结识四五年的认识,这是一个很功利的家伙。当初士人请他刺杀董卓,还能找到一些说得过去的理由。可这一次刺杀牛辅,未免就有些古怪了……唯一的解释,史阿投靠了什么人?他是奉命刺杀牛辅,那么主使者也就呼之欲出。郑泰!但董俷不相信这个结论!郑泰搞阴谋诡计也许的确是一把好手,可若是说论起实力,以史阿的眼光怎么可能看得上郑泰?而且,史阿是个心高气傲的人,郑泰作为士人,未必能看得上他。“姐夫,要小心这个人!”董俷轻声提醒,“可惜我的技击营成立的太晚,半年时间,根本不足以担当重任。”在心里,董俷已经下定了决心,若这次能活下来,一定要把所有精力投注于技击营上。情报啊……董俷觉得自己的情报实在太薄弱了,以至于这一次处处被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