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那手下惊的下巴都快掉了。
不是,你们这些权贵皇室口味都这么重吗?
他下意识的夹紧了自己的臀部。
朱桂不耐烦的道:“啊什么啊,能不能找到?不能找到就给老子滚。”
那手下连忙道:“能能能,您放心我马上给您找来。”
说着,连滚带爬的去物色目标去了,怕去的晚了就被杀光了。
朱元璋的顾虑很有先见之明,神机营在关键时刻确实手软了。
很多老幼妇孺,他们都有意的隔了过去。
毕竟他们接受过新思想开光,又在南方灾区亲身体会过百姓拥戴的,具有新思想的军队。
对手无寸铁的老幼动手,太考验他们的道德底线了。
如果是敌人,他们可以说服自己动手。
可这是内部矛盾,且还是圣人之后,他们无法说服自己。
朱桂和他的那群亲兵就没那么多顾虑了,杀,全杀了。
老弱妇孺?杀起来更安全,不用担心被反杀。
圣人之后?杀起来更有成就感。
将来和人吹牛的时候,张口就来一句,我杀圣人之后犹如杀鸡。
啧,那感觉别提了,想想都觉得爽。
最终曲阜孔家四百八十三口尽皆被杀,真正做到了鸡犬不留。
曲阜百姓早就被阻隔开来,无法靠近孔家。
但他们是最关注这件事情的群体,每日都有无数人来周围打探情况。
朝廷派军队包围孔府,他们自然知道。
打探的人就更多了。
当枪声响起,就算反应再迟钝的人,都知道生了什么。
欢呼声传出数里远。
百姓们奔走相告,将消息告诉更多的人。
很快整个曲阜就都知道了此事。
笼罩在曲阜百姓头顶上千年的乌云,终于被吹散。
百姓们敲锣打鼓者有之,燃放烟花爆竹者有之,载歌载舞者有之,上坟告祭亡灵者有之。
皇宫,看着朱桂和王政递上来的奏疏,陈景恪心情无比沉重。
不是为了孔家,而是为那两万多读书人。
那可是两万多人啊。
关键还是善后,不是说把人杀了就完了,后面那两万多个家庭也会受到牵连。
果不其然,老朱看完奏疏立即就对此事做出了安排:
“这两万人的家人全部迁离本土,一部安置在国内他处,一部分迁徙到各藩属国。”
陈景恪默默点头,这其实是最好的办法。
一般的读书人背后,都有一个不错的家庭。
在本地,这个家庭往往具有普遍影响力。
十里八村的乡邻,都会受到这家人的影响,士绅阶层就是这么来的。
如果这家人对朝廷心有怨言,暗地里使绊子阻挠新法施行,是很容易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