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也意味着,洪武时代的结束。
为了安慰自己的父亲,也是为洪武时代做一个告别,朱标少有的奢侈了一次,举行了盛大的新年庆典。
从内帑出钱,将洛阳城装点的无比喜庆。
就连最喜欢上书的御史,都很识趣的没有拿这件事情说事儿。
新年当天,在奉天殿举行了盛大的仪式。
文武百官全部到场,还邀请了京城的耄耋老人、德道模范,各国的使节,僧道代表等近万人参加。
朱元璋和马太后自然就是主角,所有的人都在围绕他们转。
马太后还好,主要是老朱,大感欣慰。
骤然从权力中心退出,还要克制不抢儿子的风头,内心其实是非常难受的。
这一刻,心中积压的情绪全部释放。
当天可以说宾主尽欢。
当然,除了庆典之外,朝廷还公布了几道旨意。
其中一道是关于年号的。
朱标的年号就是之前商量好的建章。
黄历四千零八十六年一月一日起,正式改元建章。
以后得一应文书、历法,全部要更改。
对此群臣早有准备。
如果是继承皇位,新皇登基不能直接改年号,必须要让上一任皇帝的年号走完全年。
新一年的第一天,才能启用属于自己的年号。
这是自古以来的规矩,不能废弃。
所以,朱标在今天宣布自己的年号,是礼法要求。
群臣感到惊讶的,是年号本身。
建章这两个字可大不一般。
不论是字面意思,还是它背后代表的汉武帝建章宫,都可以看出新皇并不想当守成之君。
再联想到他登基后的第一把火就是烧内阁,更加证实了这一点。
虽然百官很不喜欢变革,但对于内阁扩权还是喜闻乐见的。
而且,虽然新皇的年号不是文什么什么,但总比洪武啥的要好吧?
不过很快他们就不这么想了。
朱标下达了第二份旨意,也是他登基后的第二把火。
朝廷五年工作计划。
计划内容并不复杂,就是让地方衙门做一些基础性的建设。
比如平原地区,修桥铺路、鼓励农耕、建设水利设施。
山区也同样要修桥铺路,尽量为深山里的百姓修一条出山的通道。
如果条件允许,也要建设水利设施。
除此之外,还要勘探矿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