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不得不说老朱弄的复杂联姻关系,开国勋贵相互联姻,再和皇家联姻。
用姻亲关系将大家捆绑在了一起。
支持皇权,就是保护自己家族的利益。
而所有的线收束在一起,最终指向了一个人。
这個人不是太子朱标,而是太孙朱雄英。
很简单的道理,朱雄英的外公是常遇春。
他的准太孙妃是徐达的女儿,也就意味着下一代继承人也有勋贵血脉。
从任何一个角度看,他都是勋贵集团的利益代表。
朱雄英越有能力,勋贵集团自然就越高兴。
看着高兴的众人,徐达轻轻叹了口气。
总算是将众人的注意力,从陈景恪身上,转移到了太孙身上。
正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太过于聪明能干了,是会受到大家忌惮的。
尤其是陈景恪还如此年轻。
以人生七十岁来算,他还能在朝堂活跃五十余年。
这是什么概念?
想想就知道是多么恐怖了。
现在有个同样聪明能干的太孙,大家就觉得很正常了。
只要有人能镇得住他,他在众人心目中的危险性就大大降低了。
而朱雄英言行举止都颇具威严,几次任事也都做的可圈可点,确实有雄主之风。
有这样的君主在,自然不用怕臣子太有能力。
不一会儿就来到了宫门口,大家这才相互告别。
并相约明天五军都督府见,一起商讨完善军制。
走到半路,眼见大家四散开来,徐达才让仆人追上蓝玉,邀请他过来一叙。
“魏国公相邀,不知有何事?”
徐达说道:“梁国公对军制有何看法?”
蓝玉肯定的说道:“自然是极好的,若不是景恪指出,我还不知道大明存在如此大的隐患。”
然后他好奇的问道:“我们和景恪关系莫逆,自然是要支持他的。”
“魏国何故有此一问,莫非有别的想法不成?”
徐达没有回答他,而是表情凝重的问道:“那你对文明治军有何看法?”
蓝玉迟疑了一下,才说道:“景恪太善良了,军队自有军队的规矩,文明是练不出强军的。”
“但既然他极力主张要制定规矩,咱们作为长辈总不能驳了他的面子。”
“就弄一套规矩出来做做样子好了,私底下大家该如何还是如何。”
徐达露出果然如此的表情,说道:“看来伱还是不了解景恪的性格。”
“他从不做无用之功,既然提出了要文明治军,就说明很重视这一块,想要阳奉阴违糊弄他恐怕很难。”
“我最怕的是,将来因为此事让我们之间产生分歧,最终走向对立。”
“这……”蓝玉表情也变得凝重起来。
别人的想法他都可以不在乎,即便是和朱元璋意见相左了,他都要坚持己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