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5章建设塞北粮仓
在接到命令之后,助理如同逃命一般,飞快转身离开了办公室,生怕被领导的怒火殃及池鱼。
不过,还没等他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开始动笔,赵广生那边就已经接到了来自农业部展计划司司长毕亮的电话。
对方没有半句废话,开门见山地问道:
“老赵,部里准备让中储粮放出8o万吨大豆储备,你怎么看?”
显然,领导们也没有闲着。
而是在和他考虑一样的事情。
不过,赵广生的表情却并没有因此而出现半点放松。
思索片刻之后才回答道:
“短时间内,应该可以稍微对冲一下期货价格,但从中长期来看,无法影响价格上涨的大趋势……”
电话那头,只剩下一阵沉默……
最后,还是有些受不了压抑气氛的赵广生继续说道:
“根据我们的计算,如果只是供应基本限度的国内消耗,那么结合今年的一部分产量,大致可以维持到明年初夏……但如果考虑到企业和民众的恐慌情绪,以及金融市场上那些扫货的投机客们……”
实际上,他绝对不能算是个失败主义谋士。
但眼下的局面,也确实不允许他给出乐观的答复——
尽管国家专项粮食储备制度建立于14年前的199o年,但其初衷却并非为了应对粮食短缺而进行战略储备,只是因为连续的粮食大丰收导致部分地区严重供过于求,由国家出面解决粮食销售问题而已。
直到2ooo年,专项粮食储备才正式转变为中央储备粮垂直管理体系,并于同年成立了中储粮总公司。
至于明确其承担宏观调控粮食市场的任务,更是要等到2oo3年了。
距今不过一年时间,根本来不及攒下多少存货。
虽然能解一时之困,但要想和底蕴充沛的四大……至少三大粮商,以及华尔街的金融大鳄们对冲,还是明显力有未逮。
作为现代金融行业的产物,期货市场展到21世纪时,早已经在某种程度上脱离了实物交割的范畴。
有时甚至能反过来主导实物市场的供需关系。
在这种情况下,要想靠单纯的放货来把价格给打压下去,那么仅仅“够用”的数量是绝对办不到的。
参考建国初期在上沪的“两白一黑”大战,非得拿出量的物资储备,让那些投机商们要么吃到资金链断裂,要么吃到失去信心不敢继续囤货,才能平事。
而中储粮当前的储备,距离这种要求还是过于遥远了。
几秒……也或许是十几秒钟之后,对方才再次开口:
“那如果我们能获得路易达孚的支持……或者至少是中立地位呢?”
这个问题让赵广生有些意外。
毕竟自己此前没听过农业口和路易达孚之间有过什么特别的交情。
可是听毕亮的语气,似乎对此很有自信。
但问题是,四大粮商,他们偏偏争取到了眼下唯一没用的那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