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总,您昨天提到的参数活动轮廓模型(蛇模型),我们研究所前两年也进行过系统性的论证。”
说话的是坐在会议桌左侧位的一名年轻技术人员,叫林申明:
“但是最后现,虽然蛇模型可以提供满足像素要求的光滑且闭合的边缘轮廓线,但是无法自适应地控制曲线拓扑结构的变化,同时难以清楚地分割目标对象的凹陷区域,这对于舰艇……呃……海洋特征目标识别来说,是個很大的问题。”
尽管只有三十多岁,但林申明实际上却是海洋一号卫星地面应用系统的副总设计师。
如果没有此时正站在最前面的常浩南,那他显然算得上是整个海洋一号项目当中最耀眼的青年才俊之一。
当然,他现在的问题倒是不涉及什么个人情绪。
只是单纯对于活动轮廓模型这一技术路线有些顾虑而已。
尽管海洋一号已经解决了硬件问题,甚至可以说获得了目前世界第一流的光学系统,但毕竟是活跃在4oo公里高度的近地轨道上,拍摄下来的照片经过放大之后仍然是模糊一片。
因此,从一堆模模糊糊的混沌目标当中精确识别特定轮廓,就显得极为重要。
而识别轮廓的前提,是把轮廓形状从一片蓝色或是黑色的背景当中给分割出来。
如果海洋一号只是如字面上一样,是一颗常规的海洋资源卫星,那无法分割凹陷区域,也就是内角大于18o°的区域倒也算不得什么大事。
但作为事实上的海洋监视验证星,这个问题却是完全无法接受的。航空母舰很大,这不假。
但在民船行列里,并不缺少尺寸接近乃至越航空母舰的巨无霸。
而航空母舰最大的最大特征——全通甲板,在卫星观测视角看来,也和部分民用运输船只广阔的前甲板类似。
甚至堆满了集装箱之后的集装箱船,也很容易被误判。
这样一来,容易被利用起来的特征就只剩下两个。
先偏向一侧的舰岛。
除了航母和两栖攻击舰这类有载机需求的军舰以外,再没有其它船只会使用这种奇葩的设计。
民船都会把驾驶室设置在尽可能贴近船体前或后端的位置。
但问题在于,舰岛确实有点太小了。
尤其是核动力航母由于无需烟道,更是可以把舰岛做的很小且很靠后。
而且还和甲板部分高度重合。
无论是雷达、可见光还是红外光,在分辨率不足的情况下都很难辨识出来。
相比之下另一个特征,也就是斜角甲板和起飞甲板所组合出的不规则船体轮廓,就比较友好了。
民船出于容积率的考虑,不可能设计这种支楞巴翘的外形出来。
甚至连不设置斜角甲板的中小型航母,以及两栖攻击舰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被排除。
而且更重要的是,3oo米长、4o米宽的轮廓,对于目前的卫星分辨率来说,还是勉强能够分割出来的。
所以,才必须要解决凹陷区域识别率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