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对于懂行的领导来说,控制室里面那些看似平平无奇的屏幕和参数,才是比设备本身更有吸引力的部分。
长抬手推了推黑框眼镜,对跟在旁边的常浩南问道。
“我记得,这个项目之前上报的时候,说的是在8o年代青华大学研的那台6。8万吨水压机基础上改进的?”能一上来就问出这个问题,显然说明是早就看过相关的技术资料。
有备而来。
“没错。”
常浩南做了个深呼吸,把自己的心态稍微平复了下来:
“像是液压机构、纠偏系统、电气设备、传感器还有辅助设备等部分,沿用了很多当年就取得的成果,否则也不可能只用这么短的时间就投入试生产。”
听到这个回答之后,长又稍稍伏低身子,仔细看了看面前的图纸::
“这次来之前,我专门去看过当年那部锻压机的设计方案,跟你们造出来的这台相比,差异好像还是蛮大的嘛……”
“是的,之前那台在总体设计上采用的是当年沈院士独创的‘正交预紧机架’,算是预应力钢丝缠绕机架的一种。”
面对提问如此细致的领导,常浩南也只好打起十二分精神来应对:
“不过,我们在研过程中,现这种机架更适用于2万吨以下的中小型模锻压机,要想在7。5万吨这种级别上面应用,需要攻关的问题太多,而且还都是我国比较薄弱的技术领域。”
“所以,在确定总体设计方案的时候,我们最终选取了c型板结构的机架,在思路上类似苏联那两台同样是7。5万吨的设备,但设计上更进了一步,使整台设备在稳定性和可预测性方面有了明显进步。”
实际上,常浩南打最一开始就没准备走钢丝缠绕机架的技术路线。
只不过当年写可行性汇报的时候,他本人的影响力还没有现在这么大,为了提高通过率需要找一些过去有底子的项目背书,这才把那台6。8万吨水压机的研方案给写了进去。
如今领导一看这基础结构都不一样的图纸,心里肯定也明白是怎么回事。
但常浩南也不能当着人家的面直接说我那时候就是随便一写骗骗你们,实际上早就另有计划……
那未免有些太跳脸了。
有些事情,心照不宣就好。
“这设备的工控系统,也是我们自己研的?”
长示意放下面前的图纸,重新看向电脑屏幕上显示的各项运行参数。
“除了一些像是液压油这样的耗材,以及电子元器件和传感器这类辅助设备之外,整台设备从纸面设计到工程实现,都是由我们自己完成的。”
常浩南果断地回答道:
“至于那些暂时无法国产的部分,我们也正在积极跟相关行业的领军企业联系,目前已经召开了三次需求对接会,争取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实现国产化替代,或者至少是备份替代。”
“……”
一连串问题之后,始终维持着不苟言笑的长总算轻轻点了点头,显然对于设备的状况相当满意。
“看这上面的数据,试生产过程应该已经走到最后一步了吧?”
他指了指电脑屏幕上的一条曲线,并没有等待常浩南或者其他人回答,便又继续道:
“这个工作缸压力曲线我还是看得懂的。”
“既然已经快要结束了,我们就先下去等一等好了……”
大领导已经了话,其他人自然只有跟上的份。
一行人便浩浩荡荡离开控制室,下楼来到车间里面早已搭好的观礼台旁。
……
几乎与此同时。
欧盟国家高级代表团的参观位置则位于厂房的另外一边。
毕竟是外国人,在这种重大场合还是要做一下物理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