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不得不说,单从打击效果上来看,比我们之前预期的还要更好一些。”
李永进点了点头,不过目光仍然没有从面前的两块屏幕上挪开。
只是稍微停顿了一下之后,又话锋一转:
“只可惜,咱们现在还没办法真正模拟出隐身飞机的目标特征,这个用反舰导弹改出来的靶机,虽然已经是Rcs最小的型号了,但是跟咱们预计要面对的目标相比,还是大上不少。”
“不知道到了真正的战场上,还能不能这么顺利地提前探测到目标信号。”
作为京城军区空军指挥员,他实际主持了把常浩南之前提出的想法转化为具体战术的过程。
其中自然也包括正在进行的这次演训任务。
从接到指示到做出方案,整个过程只用了不到1oo个小时。
而今晚,就相当于是对他的一次大考。
几人前面的那两块屏幕分别对应两组雷达数据。
右侧的,是一组经过无源模式改进之后的远程预警雷达,本来是14所拿来做技术测试的,现在又被搬过来挥余热。
而左侧,则是一套常见的snR-75e,也就是红旗2地空导弹的火控雷达。
为了避免干扰,二者部署在不同方向,但距离测试空域同样为45公里左右。
对于华夏来说有点近,但对于巴尔干半岛环境刚刚好。
测试结果也跟此前估计的情况差不多——
面对雷达反射面积较小的目标时,s波段的制导雷达根本无法有效看到目标。而改进之后的无源定位雷达,则可以连续稳定地捕捉到信号。
这至少证明了后者在反隐身方面的潜力。
“也可以往好的方面想想嘛。”
相比于虽然考试过关,但仍然忧心忡忡的李永进,付全友的心态倒是好得多:
“我们测试用的这套无源雷达,只是在4o7雷达的基础上改进的,已经是三十多年前的老家伙了。”
“咱们要支援的那边,虽然对手是雷达反射面积更小的隐身飞机,但是他们手里的装备也更好些。”
“技术人员提出来的具体方案,是对两部苏制p18预警雷达进行改进,这样一来一回,相当于矛和盾都被增强过,我觉得还是有得打的。”
如果说,之前在得到丁高恒保证之后,他的心态还是“赌了”。
那在看到今天晚上的测试结果之后,心态就基本已经变成“稳了”。
因为就算这次跨国支援行动本身没能取得战果,只要能“看到”隐身飞机就是血赚不亏。
“说的也是。”
眼见领导都做出了如此积极的表态,李永进自然也跟着放松了不少:
“反正,不管怎么样,这个用多部无源雷达取代单个巨型雷达,对隐身目标做多点探测的思路,绝对是大有可为。”
“这新三打三防里面最让人头疼的一项,也总算是有点眉目了……”
他口中“最让人头疼的”,自然是指新三打里面的打隐身飞机。
过去几年,虽然空军也提出了不少相关思路,但实际操作起来,往往直接卡在第一步,也就是“意识到有隐身目标来袭”。
如今至少可以开始考虑第二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