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点看小说网

八点看小说网>铁十字TXT > 第三十五章 甲事件上(第1页)

第三十五章 甲事件上(第1页)

“一激动又给忘记了……”里希特霍芬一拍脑袋,连忙朝后面招呼道,“塞德利茨上校,请你履行自己的角色。”塞德利茨感激地看了小泽一眼,他早就想表示抗议了,不过实在是难以开口,正好有人给他解了围。看着他有条不紊地指挥整个机群腾飞,里希特霍芬点点头,不愧是自己从空军挖来的优秀联队长,扮演航空指挥官也是得心应手。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就在刚才塞德利茨下达指令的时候,青木舰长就认为德国人引入的这些标准手势动作完全是很有必要的,航母上本身噪音大、情绪紧张,在加上海风影响,如果用喊叫根本很难听见,又不能随身带着大喇叭。如果地勤与飞行员之间有默契还好说,一个眼神就明白对方下一步要干啥,没默契简直就要抓瞎,德国这套标准虽然看上去古怪了一点,一开始学习也有些繁琐,但只要形成条件反射飞行员就能手势迅速判明实际情况并执行后续动作,考虑到手势是全海军可以通用的,一个舰载机飞行员在航空学校训练时就完全能学的会。换句话说,哪怕他第一天上军舰,与地勤一个也不熟悉,只要看得懂手势,他就能够正确完成飞行任务——在作战中这一点非常有必要,因为多航母降落时很可能落在其他航母上。++++++++++++++++++++++++++++版权声明++++++++++++++++如果您看到本声明,说明是实行了防盗机制后的错误章节,请不要着急,按照以下步骤就可以恢复正常:1、如果您使用pc端阅读本文,请过45分钟后刷新一下即可;2、如果您用手机端看,同样过45分钟重新下载一次章节内容即可。具体操作步骤为:轻击阅读页面中央,在上端出现下载箭头后重新下载错误章节覆盖,然后退出阅读页面后重新进入;如果还不行请关闭软件重试一次;当然最好的办法是看到有更新后别理会。过45分钟再阅读则一切均会正常;3、如果您在别处阅读本文,请您去阅文集团中文网注册账号观看本书。用实际行动鼓励作者更好地创作;4、如果您不愿意为此付钱,那就请耐心等待,届时肯定会有正常版本。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对大家造成不便深表抱歉,作者将尽力写作。++++++++++++++++++++++++++++版权声明++++++++++++++++柏林周围的土地并不是很肥沃,所以,这里大部分地区种的是黑麦和土豆。种植小麦要求土壤的质量比较高,所以只少量种了一些。以满足农户自己的需求。由于实行了正确的轮作制、使用了优质肥料,再加上农民们的精心伺候,在德国,即使在土质比较差的土地上收成产量也要比苏联高2~3倍。德国人并不了解在苏联农村,农民们的生活已经受到严重破坏。德国政府十分关心农民,实行了遗产继承法。另外,使农户的主要劳动力从兵役中解放出来,这种做法对农业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在战争期间,农村的劳动力不仅没有减少,反而经常有所增加。一言以蔽之。战争并没有破坏德国农民的美好生活。在战争期间,德国的许多农村劳动力上了前线。代替他们耕作的是战俘和一些从被占领区招募来的人。文章接下来讲述了那些“东方工人”的美好生活,大概是每月能挣到70马克。另外,他们吃饭是免费的,不仅吃得饱,还穿得好。Д祖耶夫所描述的画面明显不是杜撰出来的。当然对于那些农民生活境况的描写可能有点过于理想化,并且关于德国战时的农业生产力不断增长的说法也不符合实际情况。实际上,德国到1943年时,粮食生产指数已经从1939年的104点下降到了92点(在1942年为86点),而土豆的生产指数也从105点下滑到了75点(在1942年为101点)。但是,即使这样。对于穿上军装的苏联农民来说,德国战时的农业生产水平也给他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要知道。他们的父辈和祖辈中绝大多数人在1917年以前,从未拥有过超过4公顷以上的土地。那些在德国人看来属于中等水平的产奶量。对于苏联人而言已经是很难达到的纪录了。Ф库季诺夫的《德国游记》对于哥萨克人的类似的参观(不仅有参观农村的,也有参观柏林的)进行了描述。这篇文章刊登在1944年1月15日的《哥萨克前哨》上。这篇文章着重指出了德国人生活中许多令苏联公民瞠目结舌的细节。例如,长在路旁的一棵棵果树,由于果实累累几乎要被压断了。原来,“根据那里的风俗习惯,过路人只能吃掉在地上的果实”,因为果树是归个人所有的。苏联的集体农庄的成员想都没想过,成熟的美味果实怎么可能不享用(当然,要旁边没有警察或者警卫)。,!给哥萨克人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对医院进行的参观。在他们参观的那所医院里,“东方部队”的战俘们与德国士兵们一起接受治疗。库季诺夫特别强调指出:“这所医院的残疾人只有在治好伤,换上假肢,而且又学习了一门手艺以后,才能出院。所以,因战争而受伤的残疾人在德国对于家庭和国家来说都不是一个这里,我们要指出,在我们面前呈现的不是一幅为了宣传目的而描绘的画面。即使现在,你也可以在德国见到生活十分方便舒适的残疾人,周围人对待他们就像对待正常人一样,完全没有苏联的庸俗的人们对待残疾人的那种掺杂着恐惧、鄙视和怜悯的眼光。在苏联,卫国战争结束以后,受伤最严重的残疾人被赶到了索洛夫卡专门的院子里,目的是为了不再让他们的尊容损害大城市人民的形象。在离开柏林以前,哥萨克们还参观了一位私人诊所医生的住宅:“住宅的功能划分为:一个候诊室、一个接待室、一个治疗室、几个家庭成员们的办公室、餐厅、厨房、几间卧室和图书馆,总共有12个房间。”接着,又一一列举了治疗室和办公室里的最现代化的设备,所有这些都是医生的私有财产。库季诺夫指出,除去交税和所有的花销以外,这位医生的年纯收入超过10,000马克。与此同时,“所有的成年家庭成员都有一辆自行车,医生由于经常出诊还拥有一辆汽车。德国一个中等收入医生的生活水平,在苏联甚至教授这样的高级专家也无法相比”。读过米哈伊尔?布尔加科夫写的科幻中篇小说《狗心》(1925年)的读者们可能会同意这种观点。我们还记得,小说的主人公普列奥布拉任斯基是一位世界驰名的教授,仅有一套7个房间的住宅,但是,就是为这么一套住宅,他经常遭受房屋委员会的攻击和指责。在卫国战争开始前,这种7居室的住宅对于苏联一位名医来说,是极为奢侈的事,至于谈到现代化的设备,甚至大医院还不够用呢。对于大多数苏联人而言,自行车也属于奢侈品。而当时在德国,自行车已经成了主要的代步工具。库季诺夫记录下了哥萨克们参观德国纺织商店和鞋店时的印象:“商品供应充足,花色品种应有尽有,用不着排队,就可以随时凭票购买所需的商品。由于这个原因,德国的居民穿着讲究,以至于仅凭服装,你根本无法判断出来:这是个工人还是一位工程师,是一位农村教他们中间有几个好像“外表已经欧洲化了:时髦的发型、讲究的衣着,只有‘东方’字样的徽章暴露了他们的原籍。”文章的结尾完全是苏联式的:“德国的国家社会主义党所实行的政策,目的是为了提高全体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所以,德国人民十分热爱自己的祖国,十分珍视自己的祖国,并且忠实于自己的政府。”为了公平起见,我们必须要指出的是,德国民众的生活水平并不是文章作者们看到的那么完美无缺。我们只要举一个例子就能说明这一点。沃尔德马尔?佐梅尔,以前是德国的一个工人,后来在汉诺威的“汉诺马赫”工厂当技术员,1942年10月当了苏联人的战俘,下面就是他的口供:“现在,对于绝大多数的人来说,钱是够花了,因为反正也没什么可买的。我以前当车工的时候,每月工资为200马克,现在当了技术员每月可以拿到280马克。27马克交房租,而吃要花100马克,是按票供应的。在食物方面,有一大半是靠我个人的菜园子。(未完待续。):()铁十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