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雄英是个有责任感的人,人既是他救下的,就要负责。放在宫里其它地方,以秦王父子的脾性,能把人悄无声息地弄死。
马皇后也不违背他的意愿,他想留就留,但她也派了人去调查身世是否干净。其实能入秦王府,身家早就查的一清二楚了,不然无法到秦王长子身边伺候。
能派到皇子皇孙身边的,多半是良民出身,只是家中太穷,活不下去就送入内廷,净了身当奴才。
这个小内侍也是如此,家乡闹饥荒,一家子人都快活不下去了,一路逃荒,家中人口所剩不多,后来实在没办法,在内廷招收小内宦的时候,把他卖了,换了点钱,勉强支撑剩余一家人活下来。
只不过
马皇后看完下面人调查的情况,深深叹了口气。
因为好不容易活下来的几口人,找到个小县城开荒定居,小日子渐渐有了盼头,结果就因为她儿秦王,泄愤出气,一家几口人都被杀了。
在这个时候,因为各种原因死去的,实在太常见了,没人在意。当地官府知道是权贵所为,更不敢管了,还帮着把事情消声灭迹。
马皇后不让人查都不知道,也是因此,那段时间才对秦王诸多看不顺眼,数次训斥,闹得母子关系都更僵了。
宫里当差的小内宦更无法得知这些了,他想,也许他宫外的家人连逃荒都没逃过,不知饿死在哪里了。
马皇后见人勤快麻利,脑子有几分灵活,做事却有分寸,渐渐地就放心把人留在东宫当个小杂了。
后来调到朱雄英身边,朱雄英记得这人是他救下的,还亲自给人取了个新名字,叫王瑾。
王瑾提着食盒来到小院厨房,交给宫女。宫女负责做朱雄英的一日三餐,她在围布上擦擦手,有些犹豫问道:“真的不用改善一下饮食?你和陈听事要不再劝劝殿下,就算想体验民生疾苦也不用太为难自己吧。”
宫女还不是怕没伺候好,皇长孙殿下万一出点啥事,她们也会吃得了兜着走。
王瑾无奈一笑道:“我们都劝过了,你也知道殿下脾气,他决定的事儿很少能劝。”
“哎——”宫女面色一苦,忽然道:“要是燕王世子在就好了,咱们殿下还就听他的劝。”
闻言王瑾没说什么,他还有其他事要做,很快离开厨房。
另一头朱标很快收到儿子写的信,他眼底有些青色,眼中还有睡眠不足生出的血丝。
灾区情况比他预料的要严重,老天爷不作美,时不时还要降一场雨,导致后续工作一直不太顺利。
官员们倒是不敢在朱标眼皮子底下偷奸耍滑,只不过灾情太重,朝廷拨的款项有些不够。朱标也正在朝老爹要钱要粮,收到儿子的信,他就吩咐人把买的药材分一些送过去。
灾后最怕的就是疫病,朱标也组织了一批医者防御疫病发生。
不过灾区每日还是有不少人熬不过死去,到处都是尸体,有些在水患退去后已经发胀,面目模糊。
这些都要及时焚烧,不然很容易滋生疫情。
就在朱标在灾情一线积极主持各项工作时,北平一封急信火速送到他手上。朱标一听是急报,还以为朱棣出了什么事,拆开一看,顿时有些哭笑不得。
原来是朱棣父子担心他和雄英灾区情况。
信上除了殷切叮嘱,还有一些朱标没见过的防疫措施,朱棣说是他之前为老丈人寻来的民间老医整理的防疫手段,虽然无法百分百保证防住疫病,但也能起到一定效果。
朱标最近正为此事烦心,每日生病死去的灾民变多,他也担心疫病突生。于是赶紧找来医者和官员商量。
众人看过朱棣写的信,一时面面相觑,医者也在讨论,信上所写,有些他们也没听过见过。
而且,做起来还有些麻烦。
比如要给灾民设置统一住所,每日都要在灾区喷洒一种混入高度烈酒的‘消毒水’,除此之外,有发热、咳嗽之类症状的灾民要统一隔离治疗。而且灾区城乡各处都要派人喷洒混了石灰的水,说是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
至于一线工作的官吏、医护人员最好也带上麻布做的口罩,每日衣服也要换洗,用沸水煮过才行。
上面还写了很多防疫小措施,光看就很麻烦了,真的实施起来,不知要耗费多少人力物力。
尤其是对灾民的管理
在场官员都觉得没那个必要,死了的全部烧了就是,没死的给口吃的,等待朝廷后续安排,熬过去的再帮助重建家园。
“太子殿下,臣觉得没那个必要。”一位知州率先表达自己意见,“如今咱们人手本就不够,每日光是清理水患留下的问题都忙不过来,臣手下的小吏衙役日夜干活,每个人都体力见底了。”
“是啊殿下,再加重事务,怕是会给底下人带来无法承受的负累啊。”
“而且灾民区的建设管理也需要人手和钱财,哪一样对我们来说都很难啊。”一官员摇头苦笑道。
不是他们不想干,实在是缺人缺钱啊。
朱标听完众人意见,沉吟
片刻,见医者们讨论结束,他就问:“先生们可觉得那些防疫措施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