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潘福仍旧上学堂去,赵镶也仍然回一视同仁的教导,不会与之前有什么区别。
但他不会再多此一举的让人带什么话了。
廖氏一家子却总觉得赵先生会不会报复针对啊?这可不成啊!自家孩子可是念书的好苗子——哪怕赵先生不承认,他们也坚持这样认为。
万一赵先生针对报复,毁了自家的好苗子呢?
于是一家子决心送潘福去上县城里的学堂,每天早晚接送,中午交钱米,在学堂搭伙吃午饭。
对此,村里人目瞪口呆
这又近又免费、还有鸡蛋发放、还有赵先生这样的好学问教导的学堂不去,偏要费时费事儿费钱去城里学堂上?
算了,他们乐意去便去吧!
赵镶得知了此事,也并不在意。
赵黎雅等更是无语,这一家子的脑回路,果然特别。
可见一样米养百样人这话是再不错的。
赵黎雅还是有些替自个爹委屈不服气,老爹全心全意、毫无私心的为村民们教授孩子,结果这才多久呢,就闹出这等幺蛾子来。
那婆媳俩拎不清是一方面,毕竟这偏僻未开化之地,诸如此类的人必定不少,未尝没有免费的就不知道珍惜的缘故在里头。
由着自个性子来,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完全不需要顾忌思考。就因为叫了潘良上家里吃午饭,就敢说出“凭什么他能去我们不能去”的话来,换做在别的学堂书院,哪个学生敢这么随意?
赵黎雅直接跟八角寨里正说了,潘福即便以后后悔,学堂也不会再收他。
谁还没点儿脾气啊!
里正也知道这事儿廖氏一家子做的不地道,满口答应了,特意公告了全村。
也算是给大家敲响敲响警告。
造纸作坊的第一批纸张终于卖了出去。买主受邀上门验货,意外的惊喜满意,当场就签订了供货一年的契约,有多少要多少。
赵黎雅等都十分高兴。
造纸坊一开始建造只是奔着处理甘蔗渣而来的,并没有指望赚多少钱,没想到如此顺利,算下账来,利润却是不薄。
造纸坊的工人也基本上确定了下来,就是从宰虎村里雇佣的,这些人等于有了“铁饭碗”,一年四季造纸坊都会开工,他们每天上班四个半时辰,按月领取工钱。
赵黎雅还特意留了六七个岗位,等胡领爹娘一来,买了人顶上。这都是一开始便说好了的。
这天中午,赵黎雅从造纸坊回到家,看到家里来了三位客人。
三位客人正与母亲邓氏、曲寡妇、黎十一婶在聊天,一听说回来的是赵姑娘,赶紧站起来满脸笑容打招呼:“赵姑娘!”、“赵姑娘好!”
看着他们似乎有些拘谨,赵黎雅暗暗纳闷,含笑客气招呼。
邓氏便微笑道:“阿雅,他们是从城北白家村来的,特意找你和阿领,嗯,就是听说了宰虎村、八角寨的事儿,找你们出出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