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点看小说网

八点看小说网>宝玉宝钗圆房文 > 第152章(第1页)

第152章(第1页)

想到这里,薛宝儿自嘲一笑,卫持的真实身世还是她告诉他的呢。只不过当时,她还没喜欢上他,或者喜欢了自己并不知道,又或是喜欢了却更怕他受到伤害。薛宝儿的脑子有点乱,一时不知该如何接话,转头见安宁跳起脚来,指着卫持的鼻子就要开骂。这时有小丫鬟在门外禀报:“大爷回——”后边两个字还没说出来,薛蟠已经卷着一阵风刮进了屋子里,还边走边大声给薛母报喜:“妈,您儿子要当官了!”“……”等看清屋里的情形,薛蟠看看安宁,又看看薛母,也不知是在问谁:“这、这是怎么了?”见没人理他,又看向薛宝儿和卫持,薛蟠人逢喜事精神爽,忍不住打趣道:“你俩什么情况,夫妻对拜呢?”“……”说着就伸出手去作势要拉薛宝儿起来,手果不其然被人拦住了,只见卫持直起身,拉了薛宝儿起来,还不忘弯腰替薛宝儿把裙角的灰尘掸掉。薛蟠呵呵地笑,毫无征兆地朝卫持一揖到底:“监国大人,大恩不言谢!”???薛宝儿一头雾水地望向昨天在马车上还互看不顺眼的两个人,转头问薛蟠:“哥哥,你这是……”薛蟠心情很好地给她解释:“兵部武选司刚刚贴出告示,今年武举的春试开了恩科,我已经报了名。”恩科就是额外增加一次考试的意思。“真的吗?”薛宝儿也为薛蟠感到高兴。安宁却皱了眉:“即便开了恩科,武举也不是随便谁都能考的吧?”本朝武举与科举的选拔流程类似,要通过院试、乡试层层筛选,最后到京城来参加会试。而且院试和乡试必须在原籍考。“所以要感谢监国大人啊!”薛蟠想过报考武举,也找人问过考试流程,“我去武选司问过了,武选司的人还懵着,只说刚刚接到圣旨,说是西北战事吃紧,今年武举的春试开了恩科,落地的可以再考,不过每重考一科,都要缴纳五十两的捐官费。”他指着自己:“像我这种没参加过院试和乡试的人,只要通过武选司的初筛,也能破格参加会试,只不过多交些银子罢了。”“这也能行?”安宁还是头一回听说。薛蟠笑道:“规矩还不是人定的?西北战事未平,朝廷急需人才,可我听武选司的人说,今年武举的春试没什么人参加,潦草收场,开个恩科多正常啊。”“春试无人参加,开恩科就有人了?”薛宝儿不太懂武举的选拔,单纯从逻辑上发问,“不需要银子的考试没人参加,难不成收了银子,就有人了?那些人是银子多到花不出去了么?”她忍不住仰头去看卫持:“你是怎么想的?”常叨扰难道为了帮她,卫持竟然想出一个这样糟糕的主意。不但糟糕,听起来还有点蠢。瞬间明白了薛宝儿话里话外的嫌弃,卫持笑着摸了摸她的头:“往日边疆无事,即便中了武举也不过是在京营或五城兵马司混个闲职,有点关系的,可能谋个外放的武官,到地方去捞点油水,军功是想都不要想的,更别说封妻荫子了。”如今关外的鞑子结了盟,甚至选出可汗来,战事恐怕一时半会儿停不下来。有战事就有军功,仗打得越大,军功就越多,想要分一杯羹的人自然也会多起来。诚如安宁所言,往年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报考武举。同科举一样,武举也要请师父教习弓马骑射。走科举之路尚能进学堂学习,武举并不热门,基本没有学堂教,师父也少得可怜,束脩却高得惊人。所以武举多出自世代簪缨之家,或有志于庙堂的武林世家,平常人家是很难供出来的。有能力报考武举的人本来就少,偏武举的选拔流程参考科举颇多,还要经过院试、乡试和会试三个环节,一层层筛选下来,到了会试可不是就没个人了吗?今年的会试更离谱,居然只有十几个人参加,都快把武选司给愁死了。所以卫持拟圣旨的时候,特意说明此次恩科是专门为西北战事选拔人才的,事出紧急,只要通过兵部武选司的初筛,就可以直接参加会试,代价是根据不同情况收取一些费用。已经参加过会试的,补考一门,收取五十两银子的捐官费。没有参加过武举考试的,每考一科,需缴纳一百两银子的考试费用,六科全考完需要花费六百两。再加上初筛的六百两,考取武举需要花费白银一千二百两。会试从两次考试变为一次,由一人一考,变为十人组考,考场设在京营的校场,主考官由兵部官员升级为安国公和忠顺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