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核心财富,及领地人口方面,那是半点也不肯让步。
打了这么些年战,各国在不断的征战淘汰之中,慢慢也认识到了,人口才是核心生产力,是一国最重要的底蕴。
那是比地盘重要的多的财富。
三百万人口,足可以给一个国家提供五十万以上的兵源,能提供大量的钱粮税赋,是支撑一个国家立足于世的重要根基。
有这三百万人在,那晋国就是比郑国强上一线的霸国。
没了这三百万人,那郑国也将跌落霸主之位,沦落成和郑国一样的二流国家。
对于这种关乎自身核心利益的问题,晋国怎么可能退步?
真要退了,他也到了生死存亡的边缘了。
而和楚国打上一场,也不过同样的结局。
既如此,那为什么还要退?
也正是因为这个问题谈不拢,所以哪怕青云子再怎么使用手段,关于仙云郡的割让问题,却依旧谈不拢。
进度条就卡在了那里,让人着急。
不过,青云子也做出了保证,说可以通过有限度的战争,来达成目标。
即击败晋国在仙云郡的守军,直接占领此郡。
通过既定的现实,让晋国哪怕不同意这个条件,最后也不得不同意。
想达成此事,大约需要动用一百万兵马,花费两到三个月的战争时间,才能收到成果。
具体策划,豫州行营已经开始做了。
战争,也快要爆发。
面对楚国的异动,晋国方面,已经开始从和唐国的前线中,抽调回一部分兵力,返回仙云郡。
两国都为此郡的归属战争,进行着筹备集结。
豫州的战火,也因为楚国的即将入场,变得硝烟味,愈发浓郁。
原本陆渊对于发动这场战争,是没什么意见的。
毕竟豫州行营一百五十万大军,就在那里呆着不动,也是浪费钱粮。
既然和平的手段,已经无法达成原本的目标。
那么为了完成战略,使用些许武力手段,也算正常。
可现在本土一份奏疏,却是让他有了新的想法。
“和晋国大战,哪怕胜了,也不过得到一个残破的仙云郡,以及上面战乱后,剩下的两百万左右人口。
而自己这边,可能还要损失几十上百万人。
两相计较下,人口方面的获利,其实也就约等于无了。
豫州行营真正的收获,也差不多就是一个仙云郡的地盘,没有其它附加利益。
真正得利的,也就是受到围攻的唐国。
晋国有了楚国的牵扯和打击,能投入到围攻唐国的兵力,自然就大为减少,乃至于无。
这种情况下,唐国自然能得到喘息之机,说不定今年就撑过去了。
这原本是符合楚国利益的,也是豫州行营愿意出兵的前提。
但现在本土那边,有着更重要的利益。豫州这边的利益,也就只能排在次要级了。”
陆渊权衡了下利弊,很快就有了决断。
他立刻传信给了青云子,让对方止住了开战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