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溪城内,有四万守军,还有三万平民,这加起来就是七万口人。
这么多张嘴张着,每天要消耗的粮草,就是一个恐怖的数字。
周青就不信了,就城中那点粮食,能供这几万人吃多久?
怕是不用两月,城里就要饿死人了吧?
当初他兵围庐阳府城,靠着断粮之计,和以叛军家人动摇军心,几个月间,就攻克了此城。
如今再来一次辰溪,不过是旧计故用罢了。
“三月之内,此城若无外援,必克之。”
辰溪城外,周青站在搭建好的高台上,望着远处与几座城寨相连的城池,神情冷峻。
在他眼中,这座城池,还有城中那些苗人的命运,已经注定了。
一切,只需花些时间,等待果实成熟罢了。
……
正当周青领着主力兵马,大张旗鼓的北上武陵府时。
弘道六年三月初一。
已经昼夜赶了三日路程,行军四百余里,跨越山府交界的陆渊,终于领兵抵达了九疑府大历县。
荒废的道路之上,一群风尘仆仆的士兵,迈着沉重的脚步,向着道路南方艰难行走着。
他们已经走了三天三夜,期间只小睡过两次,每次不足两个时辰,可以说已经非常疲惫了。
要不是大伙平日里久经锻炼,不少人还会武艺,这般高强度的行军,还真撑不下来。
事实上,原本一万人的队伍,在赶了四百里后,就已经有将近千人掉队了。
不过即便如此,士兵们看着前方那骑马而行的坚定背影,心中还是充满了斗志。
只要跟着将军,那么此次必能取得胜利。
不就是苗人吗?
就算爷急行军了三天,揍起他们来,也毫不含糊。
这是属于精锐战兵的心气,属于他们的骄傲。
而塑造这一切的,则是陆渊以往带领他们,数十次暴揍苗人、叛军,所带来的强大信心。
“师尊,通传了江知府后,衡阳府那边,已经在紧急征调两万民夫。
据江知府所言,只需三日,便可派出先期一万民夫,进抵九疑府。
五日之后,剩下一万人也能凑齐。
同时大军所需粮草,也会随同一起运来。”
军伍之中,一名弟子从远处骑马飞来,然后像陆渊汇报着,这次与衡阳府官府沟通的结果。
陆渊听罢,不由满意点头:“好。这次我们奇袭九疑府,只带了一万精兵。这点人,洒到全府十县,平均下来,一城连千人都分配不到。
而我此次用兵,为的是截断盘踞在资源、遂宁二县、还有如今已经入寇庐阳府的的两路苗人后路。
这两处地方,苗人各有五万众。
若是能断了他们后路,将其击灭,没了这十万苗兵,九疑、零陵、阳山三府,便可轻松平定。
如此洞庭南部,将彻底安定了。”
奇袭这种事情,讲究的就是一个效率,一个快字。
陆渊不可能把兵马,浪费在守城、攻城这种事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