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下五位皇子,四位封了亲王,一位封了郡王,还是侮辱性极强的“安”郡王。
安,大有安分守己之意。
这个倒霉鬼就是三皇子越英颉。
消息传来,有人喜有人忧。
剩余的五大世家难免生出唇亡齿寒之意,行事大为收敛,短时间内不敢再触怒永庆帝。
中秋佳节,沈绍钧收到来自徽州府的节礼。
是一份月饼。
附书信一封。
信上只五个字——“榆幸不辱命。”
沈绍钧捏着薄薄信纸,刹那间满面泪痕。
中秋过后,韩榆投入到新一轮的忙碌之中。
新稻种经过越京百姓两轮试种,取得了亩产八百到一千斤的丰产。
永庆帝龙颜大悦,即刻传令给地方官员,着手推广新稻种,争取在明年大范围试种。
虽说下一波耕种在明年,但是推广的过程并不轻松。
先前韩松只在越京范围内推广试种,就有诸多百姓持消极态度,完全不配合户部的行动。
新稻种第一次的推广,拢共只有几百户人家尝试,后来获得大丰收,第二轮才不至于那么艰难。
越京尚且如此,韩榆对新稻种在徽州府的推广更不敢掉以轻心,即便公务繁忙,也不忘实时跟踪进度。
韩榆让张通判在府衙门口立个牌子,写明新稻种的优点,加粗加大“亩产千斤”四个字。
同时,韩榆亦考虑到目不识丁的百姓,特意派了两个识字的官兵,两人轮流放声朗读。
百姓都被官兵抑扬顿挫的语调吸引了过来,得知新稻种的高亩产,都有些意动。
但大部分人不敢铤而走险,万一这官府白送的稻种有什么问题,来年他们就得喝西北风。
一天下来,只有五人仗着自家田产丰厚,领走两亩地的新稻种。
韩榆早有预料,始终保持良好心态,甚至打回了徐同知的提议,强制将新稻种发放给百姓,并且强制性种植。
强买强卖不可取,往往有时候会造成无法挽
回的后果。
所幸在官府持之以恒的宣传解说下,已有数百人扛着装有稻种的麻袋离开。
韩榆对此表示非常满意,在张通判过来汇报差事的时候,大胆展望一下未来:“如今才八月,到来年三月还有七个月,足够将新稻种的消息传到徽州府的每一寸土地上。”
张通判作为推广新稻种的负责人,自是激动不已:“大人英明,下官以为,照这个趋势,至少有上万人试种!”
几日后,负责统计领取新稻种人数的主簿哭丧着脸找上张通判。
“大人,不知怎的,这两天竟无一人前来领取,纵使路过府衙门前,官兵吆喝得再大声,他们也看都不看一眼。”
主簿把记录册给张通判看:“之前虽说每天人数不稳定,但也不至于连着几天都是鸭蛋啊!”
张通判有种不祥的预感,抹去额头上的汗珠:“这件事非同小可,得尽快告知知府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