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王向松还有李高朗他们也是要在今年参加乡试的,前段时间收到了杨云清的来信后,最后便和海伯一起去府城找杨云清会合了。李高朗当初院试没过,之后又考了一次,不过还是差了点运气,又是没过,不过到了,偶尔会和楚嘉泽并几个来斋舍这边熟悉的师兄们一起讨论一番。而且这倒不是他不想继续去听课,而是因为最近乡试将近,每天拿着文章去找夫子点评的人数激增,夫子也实在是抽不出时间来讲课了,当然每届的乡试来临前的一两个月,学里的情况都是如此,杨云清三年前已经见识过了。三年前的那次乡试,正是他游学回来的时候。因为提前两月回来,也就是大概六月中旬的样子,杨云清正好赶上了乡试之前最后的“狂欢”,大概也算是临时抱佛脚了,平时学里的学生们可没有最后这两月这么积极的去找夫子批改文章答疑解惑。反正这样也好,杨云清自己一个人静静的读书也乐的清净。至于说为什么杨云清他没有参加三年前的那次乡试,那也是有缘故的。游学之前,杨云清他自然是知道下一年八月乡试的,更别说他还比预计的时间提前回来了,也不存在误了时间的话。他当时没有参加乡试,其中之一的原因便是他自知当时自己的火候没到,若是参加乡试,考中举人或许是没有问题,但是这个名次却是无法控制的,很有可能会靠后。杨云清他私心里是想再中一次案首,也就是解元的,他是有连大三元一起收入囊中的野心的,正是如此,他才不想因为这次匆忙应考,留下遗憾。而另外一个更加深层的原因则是杨云清他那年只有十四岁,就算乡试中了,去京城参加会试,之后在一路到了殿试,那时也不过是十五虚岁岁。十五岁这个年龄小了点。“嘴上无毛,办事不牢,”这话虽然粗俗了点,但是也有一定道理。杨云清他就怕到时候陛下看他年纪小,把他打发到翰林院去,可能本意是想着等他大个一两岁再启用的,只是到那时陛下还记不记得他都得另说。若是他在朝中有人脉也罢,但杨云清一个十五岁的少年,家中也无势力,朝中谁会记得他呢?到了那个地步,估计以后他就该一直坐冷板凳了。寄文章冷板凳不能坐,否则很……冷板凳不能坐,否则很容易就长坐不起。尽管以后的事情谁也不能预料,到时候也未必没有转机,但是杨云清他不是冒险家,不愿为此赌上现在这么好的开端。他今年才十七岁,若是乡试过了,待到明年,也不过是十八岁。这个年纪正是最合适的年纪,考中之后,既能让人称赞一句少年英才,又不会因为年纪太小,被弃之不用。之后没过几天,海伯便和李高朗并王向松两家一同过来了。这个时候,楚嘉泽他们那边也早已收拾好了,就待启程了。因为念着海伯他们刚刚才从祁县那边赶过来,一路也是累了,于是杨云清便和楚嘉泽商量再过一天走。楚嘉泽他也不在乎这一天两天的时间,也自是答应了。杨云清这几年和王向松还有李高朗他们二人可以说是离多见少,不过他们几人也习惯了,除去一直写信联系,每年趁着过年前后的时间也能聚一聚。府学这边经常会将学生的优秀文章张贴在廊下的榜上,杨云清是次次都在此列。但是其他人的文章他也会看个一二,遇到文章实在是作的极好的,他还会将其抄写下来,攒到一摞,一起寄给李高朗还有王向松他们。府学的生源本就比县学要好,再加之夫子更是都水平极高,因而杨云清给王向松他们寄过去的文章,每次都会被县学那边的学生传抄借阅。一时之间,已经入县学了好几年的王向松还有刚入学的李高朗他们二人,直接成了县学里最受欢迎的人,常常有人来询问他们还有府城那边寄过来的文章没。杨云清知道之后,写信寄文章也是更勤了,隔几天便寄回去几篇。这个对于他来说也不过是随手的事情,若是能对别的读书人有所帮助,那又为什么不去做呢?横竖也就是浪费了一点抄文章的时间而已。至于他抄的是其它同窗的文章,这个做法在这个时代根本就没有侵犯著作权的说法,相反那些人知道自己的文章竟然能被许多人传抄借阅后,甚至还感到十分高兴,在他们眼里,这就是对他们的一种赞美和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