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这样了,他还要干预他的婚事,是不是有点过分了?王族长叹了口气。也不知道这番话是王珩的真实想法,还是为达目的装可怜。其实他知道,王珩习惯谋定而后动,既然提出来,就有把握逼他同意,都敢为公主忤逆他,还有什么做不出来,所以不答应也没用。况且王珩自己领罚了,就算惩治过了。王族长道:“随你罢。”王珩:“多谢伯翁成全。”这番话,是骗王族长的。按王族长给的路走,是因为每条路对他来说都差不多,无所谓安排。王族长拉开门,迈开步子。王珩又道:“还有一事要与伯翁说,萧翊是尹笠之子。”王族长一惊:“你说什么?”王珩会将萧翊两个身份联系起来,是因乞巧节的刺杀,还有宣元帝的死亡。看似毫无关系,其实并非如此。宗明姝被刺杀,宣元帝突然被沈美人勒死,杨阶和宗颐闯宫,杨太后插手朝政,萧翊和宗明姝的婚约解除。这几件事是连贯的,放在一起,每件事都有其合理及不合理之处。整体来看,最大的转折点是杨氏和宗氏联手,最出乎意料以及不合理的也是此处,因为这件事才造成如今的局面。为什么杨氏会突然转移阵营?其实也可以解释,杨氏曾就叛变过一次——揭发尹笠通敌。既然有前科,杨氏突然显露野心的行为就不是不能理解。然而王珩总觉得古怪。这种古怪感从萧翊救司马妍起就有。这一年来总发生一些没头没尾,突如其来的事和转变。将所有的线连起来,王珩得出了一个骇人听闻的结论。——萧翊是尹笠之子。突破点是杨太后。王珩派人去查杨太后,得知了个耐人寻味的消息。当年尹笠与杨虞文交好,杨太后与尹笠之子尹襄算是青梅竹马,两家有结亲之意。结合后来杨太后在宫中的表现——虽说有不受先帝喜的因素在,但或许可以猜测杨太后对尹襄还有情,所以避居栖安宫,专心侍佛。杨太后家族还发生了件事情,约两年前,杨虞文阖家被杀害。那件事对杨太后的打击甚大,至此她不再出现在人前。与杨虞文有如此血海深仇的,只有尹笠。或许就是与尹笠相关的人,办下这起案子。谁有这个能力?说来杨虞文阖家是被山匪入宅杀害的,那群山匪怎么也找不到。而司马妍曾经被匪寇劫过道,之后匪寇也消失得无影无踪。然后司马妍就遇见了萧翊。萧翊恰好是萧氏外室之子,十余岁被接到萧氏族中,没多久,就被道士预言——“此子命福非轻,萧氏门庭将显。”达到目的的做法如此相似,还有道士莫名其妙的预言,极有可能说明,萧翊与尹襄之间有联系。九成确定他俩为同一人的线索,是王珩派人查了萧翊在建康,时常去的一家食肆,食肆是邵陵郡人开的。尹笠是邵陵郡人。完全确定的线索,是王珩想起他从司马链那看到,司马妍画给萧翊的画。司马链告诉他,杨太后身边的侍女秋云看到过这副画。秋云没过几天便死了。或许太后确认了萧翊的身份,才把知情人处死。那么,从杨太后的角度来看,整件事的开头可能是,太后看到画后起了疑心,就用某种方式确认了萧翊的身份,萧翊察觉到自己被杨太后认出,突然离京投靠宗绍。之后萧翊要娶宗明姝的消息传至建康,杨太后因妒派人去刺杀与萧翊联姻的宗明姝,刺杀未果,就采取杀害宣元帝的方式走向朝堂,掌握权势。其一是为破坏掉这门亲,其二是帮助萧翊一方扭转形势。那么之后,明明宗绍萧翊一方占据优势,还要解除婚约的行为就可以解释了——极有可能是杨太后的要求。王族长听完,脸色很难看,若萧翊就是尹襄,又跟宗绍结盟,几乎能肯定,他们会谋反。好在提前知道萧翊的真实身份,好好利用,一定能杀他个措手不及。王珩又道:“李喜曾找到我,说勒死宣元帝的沈美人是杨太后的人。”宣元帝果然死于杨氏之手,但是……王族长问:“李喜?他不是失踪了么?”李喜好些天没出现在朝会上,他着人打听,收到消息说李喜突然失踪,怎么也找不到人,以为被谁暗杀了。王珩道:“他在我的别院。皇上生辰宴时,杨太后要他带公主去跟宗明锡幽会。杨太后带人撞破,便能逼迫公主嫁给宗明锡,我早知此事,等在凉亭,李喜见到我,知道计划失败。去跟杨太后复命后,害怕杨太后处死他,便来找我,要我保下他的命。我让他换了衣裳,伪装我的仆役,带他出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