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煦站在原地看着黛玉入轿,躬身对着贾府众人示意,利落的翻身上马。随行的司仪高喊:“起轿回府~”迎亲的车架走在前面,新娘子的嫁妆从贾府出来跟在后面,一抬抬占了两条街,这边迎亲的队伍到了定远侯府,荣国府末尾的嫁妆刚好出门。如此盛况,街上的百姓出来瞧稀奇,听说了是哪家的姑娘之后,都说皇上仁德,善待臣子孤女,林姑娘好福气云云。估计在再一次大家女儿出阁之前,要津津乐道好一阵子了。不亏是京城的百姓,政治觉悟极高。定远侯府门前,明熙带着明照在门前招待前来观礼道贺的宾客。祖父明榭交友甚广,除了朝堂上的同僚,还有诸多远道而来的朋友,再算上明溯的同僚好友,明家的亲戚姻亲,定远侯府今日称得上高朋满座,偏明家人丁甚少,明熙明照兄弟两个在大哥迎了大嫂回来之后才得以离了岗位。“大哥回来了。”宋氏正陪着几位相熟的妇人说话,明照亲自跑过去报。“快去请你祖父祖母,把你父亲也叫来,准备拜堂了。”宋氏对小儿子吩咐道。“是。”明照领命后就跑了。一切准备就绪,众人随着来到喜堂。“新人到!”听得司仪一声高喊,众人纷纷将视线转向门口,就见新科探花郎明煦走在前头,后面是一个身着红色礼服的新娘在丫头的搀扶之下跨过火盆进来,繁复精致的嫁衣之下是窈窕轻盈的身段,京中几乎没有见过这位低调的宁安县主,今日虽然看不清容貌,但莫名觉得该是个美人。“一拜天地。”新人就位,司仪高喊。明煦,黛玉对着祭祀天地的器具俯首一拜。“二拜高堂。”转身对着坐在上首的明溯,宋氏弯腰一礼。“夫妻对拜。”转身对拜,礼成!“送入洞房。”又一声高喊之后,黛玉看不清眼前的路,等着身旁丫鬟的动作。手背却被一个修长微凉的手覆盖。怔松间就被眼前人引着朝前走。明煦牵着黛玉的手朝洞房走去,到了地儿,明煦将喜床上趴着的小孩儿哄下来,又将床上摆放的枣子,花生等物扫开,才让黛玉坐上去。喜娘招呼跟着来闹洞房的几个小子去端饺子。“明大爷有福,我做喜婆这么些年,有尊夫人这般容色的一只手都数的过来,真真是姣花软玉一般。”到了屋里,黛玉手中的扇子就放下了,一张殊丽的脸暴露在空气之中。“承蒙您的夸奖,稍后还要幸苦您看顾内子。”明煦笑道。“当不起大爷一句敬语,都是咱们该做的。”喜娘连忙摆手道。倒是身后黛玉脸上的胭脂色更红了。喜娘取了一把精巧的小剪,小心的个取了明煦,黛玉的一绺头发编在一起,放在一早准备好的香囊里,口中念道:“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去取饺子的小子回来,喜娘接过来夹了一个递在黛玉唇边,黛玉轻抿一下嘴唇,咬下一半下来,喜娘眉开眼笑的问:“新娘子生不生?”随着闹洞房的亲戚小辈也跟着起哄:“生不生?”“生。”黛玉红了脸,小声道。喜娘又夹了一个喂,问道:“还生不生?”“生。”接连吃了两个,见喜娘还欲动作,明煦走过去捏了捏黛玉的手腕,黛玉不解,抬头以眼神询问。明煦被她看的心口一窒,小姑娘今日着实勾人。倒是喜娘明白了新郎官的意思,将盛有生饺子的盘子撤下,心里暗叹年轻人不懂事儿,这都是好兆头,竟没人教教他么。明煦倒不是不明白多子多福的观念,只是不信罢了,小姑娘空腹了半日,饺子虽小巧,但到底生面冷馅儿,还是肠胃要紧。明煦将手中的皓腕捏了捏,轻声道:“我去前面招呼宾客,你坐在这里稍等我,让紫鹃她们陪你,有什么需要叫长安,他就在门口守着。”黛玉轻声“嗯”了一声,于是明煦就将一群凑热闹的给提溜走了,新房里一下子安静下来,只听见龙凤喜烛燃烧时灯花爆开的声响。黛玉轻轻扭了扭发酸的脖子,继续保持正坐的姿势,房里除了她的陪嫁丫鬟,还有两位喜娘,她不敢妄动,怕犯了什么忌讳。“姑娘,门外有个叫长安的捧了饭过来,可否叫他进来?”紫鹃接了门口小丫头的口信,在黛玉耳边轻问。“叫进来吧。”黛玉想起明煦临走时的吩咐,点头道。长安捧了个食盒进来,没有着急摆饭,而是对着两位喜娘道:“两位姐姐辛苦了,我家大爷命我备了些吃食,还请两位姐姐随我到侧室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