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睦州的马锋休整三日后,攻克杭州的富阳县,徐廷翰不得已向徐知行求救。为防马锋攻克杭州,对徐知行进行包围之势,他只能下令撤兵。
邺沛茗在朱光卿到达越州后一鼓作气,攻克永兴和马锋汇合隔着富春江,对杭州形成围困的威胁。
经过两个多月的作战,眼下邺沛茗的兵力便有十二万,其中一万余人是马锋从睦州招降的,还有一万七千人是从明州招降的。
当时朱光卿率兵到达明州后,虽然双方势均力敌,但朱光卿兵器精良、粮草充足,一番交战后,明州落于下风于是关闭城门。
朱光卿围城半月,派出人数次劝降,加上明州去年才遭逢天灾,此时城内流民众多,于是他挑唆流民闹事,明州城内大乱,明州刺史便打开了城门投降。
邺沛茗没有杀掉那明州刺史,反而还让其继续为明州刺史,同时请周督宁为其封官加爵。虽然只是一种荣耀,并无多少实权,但也足以收买人心了。
受明州刺史影响,徐知行的底下有不少人动摇了,尤其是在诸子争夺不休之际。
一直以来徐知行都打算以嫡长子为继,但是徐廷翰参与的几场战事都以失败告终,故而徐知行只能让他守着杭州,处理政务。而本来声望颇高的徐廷翰也正因此而渐渐受到了非议。
嫡次子徐廷光和庶子徐廷潮一直领兵在外,虽然也有战败,但是在早年也打过数场胜仗,他们见徐廷翰地位不稳,心思便活络了起来。
徐廷翰大抵是察觉到了弟弟们的异心,所以对待他们也更加猜疑,兄弟间离心,让徐知行烦恼不堪。
徐廷潮因战败而发现了机会,他打算通过向朱徽称臣,希望朱徽能出兵相助,如此一来也可顺利替他拿下吴越的王位。
他的信还未送出去,便被邺沛茗的细作截获,邺沛茗利用此次机会,派人到杭州和徐知行谈判。明面上是谈判,也无进攻之举,实际上是潜入杭州,将截获的信透露给徐廷光。
之所以透露给徐廷光是因为徐廷翰虽然厌恶徐廷潮,却因不想令徐知行觉得他手足相残而不会轻易对徐廷潮出手。可徐廷光便不一样了,他性格较为乖张,野心不够明显,相较于徐廷潮,他还是亲近徐廷翰的,所以一旦让他发觉徐廷潮的打算,他必然会出手解决徐廷潮。
而为了加速矛盾的爆发,邺沛茗又派人布置,让徐廷潮以为自己的信被徐廷翰截获了。而为了自保,他不得不先发制于人,会加快部署的准备。只要他动了,那便是给了徐廷光证据,徐廷光必然会更加干脆利落地出手。
于是在十一月的上旬,徐廷潮主动请缨到嘉兴调兵来支援杭州,徐廷光则要求与徐廷潮一同前往,届时兵分两路,一路从长安镇度过江,从邺沛茗的右翼发起进攻,一路则联合杭州城的兵马,正面攻击邺沛茗。
邺沛茗表现出来的举动让徐知行认为她是骄傲自大了,仰仗自己兵力多,粮草充足,便没了攻势,眼下正是她放下防备休整的时机。
徐知行准许了。
徐廷潮不知徐廷光知道了他的事情,所以没怎么防备,到了嘉兴,徐廷潮领五千先锋军经过盐官镇到杭州,而徐廷光名义上则是领兵渡江从右翼包围邺沛茗,实则他领了一万兵马,追上了徐廷潮,双方在长安镇发生了激战,徐廷潮并无防备,很快便被徐廷光所杀。
徐廷光整合了一万五千兵马到了杭州城外,告知徐知行关于徐廷潮的罪行。但是此时徐知行因他擅自做主弑兄而不相信他的话,即便有书信为证,也只认为是他伪造的。
徐廷翰趁此机会派人呵斥徐廷光,认为他此举有伤兄弟情义,令他速速进城负荆请罪。
徐廷光被他一顿呵斥,惹得满腹委屈,于是盛怒之下领着兵既不攻击邺沛茗的右翼,也不到杭州去汇合。
就在此时,突然有斥候来报,海盐县外有不明船只出现,而且看数量足足七八十艘,大的有三十余丈长,阔十二丈,小的也有二十余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