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尘恍然,其早知自己鞋上沾了泥土,但其性情散漫,懒得清洗鞋上灰尘,不想被管宁察觉。
公孙尘忙道:“晚辈拜访,未整备衣衫,望前辈恕罪。”
管宁见公孙尘态度谦和,知晓刚才唐突是试探之举,便道:“俯仰天地皆无奈,坐看红尘满尘埃。身上灰尘扫或不扫,又有何区别?”看似感慨,实则已回答了公孙尘刚才的提问。
但这样的答案看似高深,实则落于清谈,易中淞之流更擅长如此言辞,旁人会赞许这样的回答,但既然诸葛亮称赞其“烟霞问讯,风月相知”,其便不可能如此简单。
公孙尘继续试探道:“先生似乎对儒家礼乐不太赞成。”
管宁道:“你如何看待礼乐?”
公孙尘道:“依晚辈来看,礼乐不过是洗脑。”
管宁道:“袭温恭之黻衣兮,披礼义之绣裳。你为何说是洗脑呢?孔融、崔琰、荀彧,这些人哪个不是磊磊风骨?”
公孙尘道:“这些人道德水准确实高,但并没有感染他人,还用自身的失败阻止他人步自己后尘。譬如荀彧,世人称赞其为汉室忠臣,但他的所作所为,哪一点不是在将汉室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若是华夏文明需要这些人在照亮,那华夏真的就是万古如长夜了。照耀华夏的,永远不是温良恭俭让这种道德,而是‘虽千万人吾往矣’的理想与奋斗。”
管宁道:“那孔子呢?”
公孙尘道:“孔子曾言三立:立不朽之行,立不朽之言,立不朽之德。不过观其所为,不过做到了两立。”
管宁道:“那诸葛丞相呢?”
公孙尘道:“我家先生没有统一天下,故而只算做到两个半。”
管宁道:“那谁人可算达到三立?”
公孙尘道:“无人。”
公孙尘不知后世变化。实际上,后世出现一位易如反掌的先生,真正做到了三立,成为华夏五千年来唯一一位三立之人,此乃后话。
管宁道:“那你认为诸葛丞相最终能否统一天下吗?”
公孙尘道:“不能。”
管宁道:“为何?”
公孙尘道:“现在,中原的文化已经形成一种多元交织的宿命。谁先向豪门臣服,谁便能笑道最后。我家先生绝对不会向豪门低头。”
管宁道:“诸葛先生真乃神人也。其家区区一个书童,便从容玄默,见解深邃。”
公孙尘见管宁一直试探自己,便试探道:“前辈鸥波萍迹,屈伸沉浮,风月作伴,竹梅为邻。便是因为看淡红尘吗?”
管宁道:“禽巢欲远,鱼穴惟深,消声灭迹,何必山林?”
公孙尘道:“那为何选择在此处隐居?”
喜欢大人虎变()大人虎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