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点看小说网

八点看小说网>遽如许什么意思 > 第121章(第1页)

第121章(第1页)

另一种起源和设定相结合的解释是,神魔,或者说宗教,起始于人力微弱时代的自然崇拜,后来则是由于在世俗社会中的苦难无可解脱,只好把他们当作精神寄托来活下去。有所求,便拜神;有所惧,便驱魔。说到底,还是当成了人世间的利益输送。宗教需要物质基础来延续和传播,所以会有专职于此的人,这些人为了自己的生计,自然会往上面添油加醋,这也无可厚非。当然,也不是说他们一点好事没干,毕竟有些人真的相信了,或是渡己,或是渡人,也算是在这无穷无尽的苦难中得到了解脱。至于统治阶级,为了稳定,自然也会希望人们将精神寄托在他处,而不是思考然后推翻现状。而且有些时候、有些地方,领导群众、控制人心是很难的,所以需要借助宗教的狂热来达成目的。而鬼界之所以也愿意这样,不出手阻止,是因为在生产力水平没有提高的情况下,即便推翻现状,也不过是换了一批人来统治罢了。现在的若是还能用,那就接着用,不能用了,再推翻重来。不然不知道会有多少精力花费在内耗上,那谁来推动生产力呢?只依靠最聪明的那部分人是不行的,毕竟需要量变才能产生质变。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是每一个人。总之,上上下下、各方各面形成了一个严密的闭环,谁也不想戳破这个精心编织的美梦。

梅任行怕她思考太多消耗心力,于是下午便抛开戏文,改为带她听歌了。听完了屈原的《离骚》,宋玉的《九辩》,曹植的《白马篇》《野田黄雀行》,李白的三首《长相思》和三首《行路难》,在听到杜甫的三吏三别时,梅任行道:“你还记不记得,你小时候为这个哭过?”

--------------------

第57章第57章三吏三别

==================================

“我为这个哭过吗?”

“是啊,哭得可惨了。大师兄还以为我又欺负你了呢。”

“我不记得了。别是你看我记性不好,瞎编的吧?”

“这回还真不是。你那时读到杜甫的《垂老别》,突然就哭了起来,怎么止也止不住。问你发生什么了,你就指着那句‘此去必不归,还闻劝加餐’哭得什么话都说不出来。”

“还有这么一回事?”

“是啊,课本上只有《石壕吏》,所以你就去翻其他的。结果《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无家别》都看完了也没什么事,就最后这个《垂老别》出事了。你那时刚入山不久,我还以为你有多心思细腻呢?结果发现爱哭和敏感没有任何关系。你是持续性没心没肺、间歇性敏感细腻、诈尸性哭哭啼啼。”

“你再笑话我,我就诈尸给你看。”

“行啊,反正散场了,没别人。来,哭一个。”

皎皎把他捏脸的手掰了下去。梅任行觉得逗够了,于是收敛了笑容:“唉,三吏三别。如果没有杜甫,安史之乱也许只是一场没有意义的人间惨剧而已。”

“其实如果可以选择,杜甫肯定愿意拿自己的旷世诗才去换一个太平盛世,哪怕不做这个诗圣,哪怕从此籍籍无名。”

“哦?”

“我知道那时矛盾积压已久,可像安史之乱这么惨烈,我觉得应该还是偶然性更大一些。”

“我曾经也那么想,也无比希望可以以身相换。但有些事情不是人力可以控制的。这世上多的是事情,明明可以不发生,但最后还是发生了。其实站在后世角度上来讲,战乱常有,而诗圣不常有。太平盛世和旷世诗文,一个在当时,一个在万世,一个在物质,一个在精神,有时也不是那么好选择。更何况,对于人来说,生死治乱是天大的事,对于鬼来说,也许什么都不是。”

“你说的也有道理。”皎皎叹了口气。

“不说这个了。所以你到底是喜欢李白多一点,还是杜甫多一点?”

“怎么又让我选啊?”

“谁让你昨天就没选?我觉得你更喜欢李白,但你写的诗好像又有点偏杜甫,譬如那首——就叫它《路逢》吧。‘路逢新死鬼,问我旧时钩。不知身已没,犹言戍城楼。钩没不可寻,徘徊东西游。落日漫山林,鬼哭满山丘。’像是用李白的笔,写杜甫的诗。”

“我时常对你的记忆力佩服得五体投地。”

“所以你到底更喜欢谁?”

“我更喜欢李白。”

“好,知道了,你喜欢李白。”

“就算是杜甫他自己,也更喜欢李白吧?不过我有一个神奇的想法。你说他们两个,有没有可能是同一个灵识呢?”

“这,风格差得有点大吧?”

“不大啊。杜甫要想‘李白’,可以很‘李白’。《饮中八仙歌》里的‘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不是很多人都错认成李白写的了吗?他只是早期诗歌留传不多而已。也许是同一个灵识,为了看看自己在不同境况下写的诗文会不会不一样,所以特地分了个灵,做了个实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