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5章热情好客郭奉孝:没事来喝茶呗!【求月票】
刘协接过宣纸,纸张光滑绵软,比汉代纸张好很多。
他又打开柜子,从里面拿出一卷从现实世界带来的生宣,相互对比后一番,觉得工业区做出来的宣纸,不管手感、色泽、还是柔韧度,都很接近现实世界的高档宣纸了。
杨修得意的说道:
“陛下放心,我们做的时候,每一步都完全按照古法宣纸的流程,没有一丝一毫逾越,品质好也就理所当然了。”
刘协:“……”
现代人喊古法宣纸,是因为确实是从古代流传下来的做法,但咱大汉就没必要提古法这两个字了吧?
就工艺流程上来说,古法宣纸的【古】字,大概率是唐宋时期定型,明清时期改良的结果,跟大汉没任何关系。
他把宣纸铺在桌上,提笔用行楷写了“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长短句,然后说道:
“写起来挺顺滑的,很不错,如今一天能有多少产量?”
杨修拿着扇子,对着宣纸扇风,准备把刘协的墨宝带走挂在办公室装逼用:
“如今是试验阶段,产量不高,不过流程摸透后,想增加产量还是很容易的……陛下,这纸咱要不要拿出来卖?给工业区增加一些收入。”
现在工业区虽然一直加班加点工作,但接的都是朝廷的单子,工业区没啥流动资金,偶尔想办个活动都拿不出钱。
所以杨修想用宣纸给工业区赚一些外快,增加收入,朝廷也能增加赋税。
刘协想了想说道:
“比现在市面上的纸便宜一半,你们那边会赔钱吗?”
要是赔钱就专供朝廷使用,等成本打下来之后,再面对社会销售……大汉虽然蒸蒸日上,但花钱的地方也非常多,能省则省。
杨修甩了一下他那头标准的锡纸烫说道:
“差不多有百分之十几的利润,离赔钱远着呢,等以后规模化生产,成本会进一步降低……记得后世历史上有个洛阳纸贵的成语,咱们倒好,先把价格打下来了。”
刘协提醒道:
“等宣纸面世,肯定会引起各大家族的哄抢,先囤积一批,数量足够了再开卖,成本我不管,赚取的利润三成归工业区自行开销,剩下七成归长安大学和皇家研究院,用于科研、教具的采购以及优秀学生的奖学金,具体的划分,以后我会让人拿出个详细的章程出来。”
文化方面的收入,用于教育和科研是理所当然的,不过听到三七分账,杨修脑海中不自觉冒出了两句台词:
“怎么才七成啊?”
“七成那是人家的,能得三成,还得看黄四郎的脸色。”
本来要给工业区创收,结果陛下一张口,就将七成利润给没收了。
以后扩大产能,宣纸的供应量将是个天文数字,到时候,宣纸的利润也将是个天文数字……长安大学和皇家研究院会越来越有钱的。
不过想到大学和研究院都能帮工业区实现现代化,杨修也就忍住了。
没有研究院,工业区的很多设备,大家都不知道怎么维护保养,也不知道其中的工作原理,而没有工业相关的大学生,工厂就没有高级技术人才。
当然,这些都是相辅相成的,就拿工业区来说,没有这边的设备,研究院的很多项目,都只能停留在ppT阶段,长安大学工学院的学生,甚至连实习的地方都没有。
如今工业区赚到钱,反哺一下研究院和大学理所应当。
不知道长安大学推出奖学金制度后,世家大族还能不能招揽到人才了……杨修想到世家吃瘪,心里就像喝了雪碧一样畅快。
刘协提醒道:
“别光想着赚钱,工业区要加快兵甲方面的生产进度,另外各种农具,也要加快生产,大力推广铁锹、镰刀、铁耙、铁犁等农具。”
汉末的农夫,用的都是木犁木锹,效率低不说,用起来也费劲。
宣纸上的墨吹干了,杨修准备收起来带走:
“我们一直在生产着,曲辕犁也生产出来了,我们还准备把工艺流程共享给渑池铁矿、宛城铁矿、晋阳铁矿以及邺城铁矿,让这些铁矿专门生产农具,工业区的重点还是军事器械,把民用设备的职能分出去。”
他刚要把宣纸卷起来,刘协说道:
“慢着,我给你把落款写上,省得有人不相信这是我的字。”
说完,他提起毛笔,在宣纸上留了落款,还盖上了自己的手章。
他原本打算用传国玉玺的,但想想这种是私人赠送,用玉玺说不定会给杨修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还是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