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窈只往饭桌上一看,就知道崔氏是用了心的。杨岑家里是地道的北地人,这桌子上却出了许多的南方菜,且多是阿窈喜欢的菜色。崔氏一边让丫头给她挟菜,一边道:“这是前日才访来的扬州大师傅,只是不知道合不合你的口味。”早上多是小菜,鸭蛋出了油,一切开中间的黄都是红艳艳的,都已经这个季节了,也不知从哪里摘过来的椿菜,掐了芽儿伴着白生生的豆腐,特有的香气扑鼻而来。阿窈尝了一口,脆生生地笑:“娘请的师傅果真是好手艺,竟和扬州城里摘月楼里的手艺半点不差。”崔氏一见阿窈这么笑眯眯的模样,心头就发甜,一边指使人给她搛更多的菜,一边说道:“往后都是一家人,千万不要外气。这府里,除了我便是你,胖的长辈,若是知事的,也就敬上两分,有这等上不得台面的,也别怵她,横竖有我呢!”阿窈暗地里一笑,这婆婆的脾气跟杨岑倒是真的相似,一般地说话直接。等用罢了饭,各路亲戚也就到得差不多了。不管心底如何,面上却都带着好颜色,毕竟现在老太爷已经不在了,阖府都是大房的。于是这场认亲礼并没掀起来什么波澜,反倒变成了收礼会。崔氏半点没为难阿窈,她有意给儿媳妇做脸,满面欢欣吃了茶,谁人都能看出她的满意。她这一出手,给的礼也重,阿窈不过是递了一杯茶,丫鬟捧上来的却是一套金镶玉鸳鸯摺丝缀着珊瑚宝石的头面,还另外塞了一个沉甸甸的缃色缀锦葫芦纹的荷包。三太太生得慈眉善目,面色苍白,说话气短,但也很温和,两人各给了一对嵌珠蜂蝶戏牡丹碧玉簪和一个墨玉佩。见完了长辈开始见平辈和晚辈,杨家大房人丁稀薄,二房三房却枝繁叶茂。阿窈看着一溜的嫂嫂,一溜的姐姐妹妹,一溜的侄儿侄女,将本来宽敞的上房挤得满满当当,从三四十岁年纪的人一直排到刚刚站稳的小豆丁,再想想在已经分到府外几房人和还不能抱出房的小娃娃,也算是明白,为何崔氏个性如此刚强。杨家人生得都有相似之处,这么多人一眼扫过去都赏心悦目,只是气质各异。比如那个缩头缩脑的孩子怕就是个庶出且不得嫡母待见的,那个端庄大方的应该是被仔细教养的。三房有一对双生姐妹花,行动间虽然有被娇宠出来的傲气,却也十分有规矩。杨岑口中“心直口快”的二太太则是一脸精明,只给了一对银杏叶的耳坠子,话却不少,拉着阿窈一直夸。“瞧瞧咱们府新当家奶奶,别说大嫂看了喜欢,就是我也爱不过来似的。”话好似没毛病,但阿窈心有警惕,只是装害羞,低头不语,脸上带着笑,看着就是一个娇憨的新媳妇。果然,二太太下一刻就道:“各位看看,咱们这新媳妇一笑起来,好喜庆模样,想必我那大侄子如今也好了。”果然来了,阿窈半低下头,退回到崔氏身边,仍旧是含羞带怯的,眼里却是掩饰不住的欢欣:“谢谢婶娘,夫君已经大好了。”二太太一哽,看看阿窈的样子,不像是作伪,自己有些急了:他昨天还看见杨岑一副病死鬼的样子,怎么今天就好了呢?崔氏半执起阿窈的手,一脸心疼:“可不是,多亏了这丫头命里带福,才定了亲,岑儿就好了大半,等过了门,竟没什么大碍了。只是辛苦了阿窈。”阿窈眼里闪着感激,抿嘴一笑:“娘客气了,只要夫君能好起来,阿窈做什么都不累。”他们这一番婆媳情深的样子,分外刺目。二太太这才信了,心里好容易升上来的想头又让扑了个空,口气就有点不好。“大嫂既然这么喜欢新媳妇,索性让她当了家,大嫂自在做老封君,每天说说笑笑,等着抱孙子,岂不是好?”崔氏一愣,阿窈暗自骂了二太太一句,忙抢着说道:“阿窈还年轻,哪能当此重任,还得要娘多教导教导呢!”崔氏微一沉吟,道:“你二婶倒提醒我了,你虽然还小,日后家中总要交到你手里,合该先历练历练,不如便把外院厨房采买的事项交与你,先练练手,有不懂得,只管问我和你二婶。”说罢,崔氏笑吟吟看向大惊失色的二太太:“这样,弟妹也好歇息歇息,自在做做老封君。”花熊只是见一群人,阿窈却觉得像是累了几天似的,脑子仁转不动。她回来时,每天来把脉的赵太医刚走,松子正高高兴兴给杨岑端药。秀禾这会儿也欢喜,她自从劝转不来固执的阿窈后,就一直愁眉苦脸,这会儿仿若阴了许久的天终于云销雨霁,面容开朗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