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不是一直担心,自己的威信权利不够,轻易动作会给不臣之心制造可乘之机吗?
所以,先改一些不触动他们利益的规矩,比如风俗这些东西。如果有人连这点小事都不服从,正好可以除掉他们。”
“而且,正因为……”沈留祯说着,伸出了一只手来,随着话语一下下的点在虚空处,加重了语气,“‘无、关、痛、痒’,反对的人才积累不起人心,也团结不了力量,对陛下的产生不了威胁,这不正好吗?”
他顿了顿,又神神秘秘地向乌雷那里凑了凑,说道:
“最要紧的是……其二,这种事情看着无关痛痒,其实才是最有用的。
儒家讲究:政以体化;教以效化;民以风化。所谓教化,敎行于上,化成于下。礼记经解有云:故礼之教化也微,其止邪也于未形,使人日徙善远罪而不自知也。
可见,这些看起来无关痛痒,无形的东西,反而最能影响人的想法、行为。
您想:如果大家都穿一样的衣服,过一样的节日,说一样的语言,读一样的书,那胡汉之分还会那么明显,那么泾渭分明吗?
长此以往下去,想法亲近了、一样了,将彼此都当做自己人,再推行实质上的改革,就好办了。”
沈留祯笑了笑,用温和商量的语气说:
“反正,以我这个汉人的角度来说,当初我一见还是太子的景穆帝时,见他穿着气度都像是一个汉人,天然就生出一种亲切感。陛下您觉得呢?”
乌雷听闻,垂着眼皮子思索了一会儿,说道:
“你说得话有些道理,人么,总是对与自己形貌、穿着、口音相似的人更加信任一些,族群便是这么产生的。
而且,我同意你所说,可以先施行这些小事试探民心,训化民众的服从性。
改革一步步地来,循序渐进,总比一下子掀起惊涛骇浪,得罪所有人要强一些,可是……你说的穿一样的衣服,说一样的话这种事情……”
“怎么了?”沈留祯小心翼翼地问。
乌雷一摊手,无奈地说道:
“这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谁服气谁啊,穿谁的衣服?说谁的语言?让那些老顽固鲜卑人说汉语穿汉服?还是让那些自视甚高,瞧不起其他民族的汉人穿鲜卑人的衣服?”
沈留祯听闻,眼睛笑成了月牙的形状,闪着喜悦的光亮,商量着说:
“陛下若是觉得臣的法子可行,就在朝堂上先举行一场辩论,让诸位大臣们自己说,穿谁的衣服,说谁的语言好。
朝堂上争论完了,就推行到街上去,道理不辨不明。等辩得差不多的时候,陛下再依情况下令施行,到时候,阻力会更小一些。”
乌雷抱着胳膊郑重的思索了一番,说道:“行,就照你说得办,可是有一点。”
“什么?”
“你,还有提醒那些汉臣,辩论的时候用大白话,别拽文,要不然听不懂。鲜卑人多的是不喜欢汉人文绉绉的啰嗦,别到时候两句话辩不到,再打起来。”
沈留祯听闻,“噗嗤”一声笑了出来,说道:
“陛下总是这般幽默。臣知道了……”
他说着眼睛珠子转了转,试探性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