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环一咬牙主动请命:“这件事下官愿意为部里分忧。”
方尚书感动万分:“果然小贾大人不怕辛苦,敢于任事,实在是国之栋梁……”省略赞美表扬鼓励词汇五百字。
贾环被他的米汤灌得发晕,只得接下这难办的任务。下了班把小弟们找来商量怎么办。
同科的新进士在翰林院学习一年后才会以观政为名回乡,或是四处游历,所以大多还在京城,贾环以丁酉科魁首身份招人,很快就把这科精英召集起来大家想办法。
曾存仁先说:“我中华乃礼仪之邦,域外蛮夷来朝自然要服天朝教化。”
贾环一翻白眼:“人家对自己的皇帝还不行大礼呢,怎么可能对别的国主行大礼,我国的要求实属过份。”
何国维说:“他们对本国之君不行大礼那是蛮夷之邦不通礼数,来我中华自然要入乡随俗。”
林彬说:“说实话,我国强行要求对方依中华礼法行礼是有些过份。”
“是啊是啊。”贾环赶紧点头,还是穿越人能想到一块去。
“但是……”林彬说,“既然中国是主权国家,那么再可笑再过份的要求她也有权利提出来。”
贾环囧翻,古代人老脑筋不懂国际惯例也罢了,你小子也是穿的,怎么也说这话。不料林彬的发言一出来,其他人纷纷附合,最后达成一致意见,就是,让中国方面让步不大可能,只能想办法让洋夷方面让步。
散会之后,贾环私下里埋怨林彬:“他们不懂国际惯例出罢了,你怎么也不支持我?”
林彬解释:“就是因为他们不懂国际惯例,满脑子只有中国独大,所以我们只能迁就这个时代的主流看法。”
贾环无奈:“好吧,你说得也有道理,我以为你想投靠裕王。”
“就算投靠裕王也没什么,你知道管仲和鲍叔牙分别辅佐公了纠和小白的故事吧?”
贾环当然知道这个典故,春秋时期,齐国公子纠和公子小白争王位,管仲和鲍叔牙是挚友,相约各自辅佐一人,将来不管谁胜出,胜利一方都可以保住另一方。这绝对是双保险的好法子。
林彬说:“先前我是这么想,可是一看裕王所为,分明就跟清朝的八阿哥没两样,一味示恩扩权,博个礼贤下士的名,朝野为之倾心,这样岂不招君主之忌,况且他的才干还不如八阿哥呢。还是那个闷骚萧景更得君心,所以,我认为裕王必败,你我不用效法管鲍弄什么双保险了。”
“你说的是,可是萧景别的都好,就是没儿子,这真是要命的弱点,所以我们不可轻敌,你还是去投靠萧晨吧。想法取得他的信任,万一有什么大事,也好给我通个气。”
两人定下计划,分别辅佐两位皇子,以便将来一方落败时,他们都可以保住性命。
意外的事发生了,皇帝又下旨派了个特派员来负责处理这事,当这人出现在礼部大堂,所有人惊住了,居然是……
“怎么是你?”贾环大叫起来,看看周围惊讶的面孔,赶紧低声说:“王爷对此事有何指示?”
“咳……”萧景拿腔作势,“本王奉旨来监督礼部办理与洋夷交涉之事,这件事能有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结果最好,如果不能……”
如果不能有个圆满的结果,你在皇帝和百官心目中的能干形象会大打折扣,萧景用期盼和担忧的眼光望过去。
贾环忽然明白了,萧景以亲王之尊和洋夷周旋是很跌份的事,至少在那些卫道士眼里是大失体统的,他主动接下这差事,这样做只是为了帮他承担责任。
因为这件事办起来极难,几乎不可能有双方都满意的结果,贾环顶着连中三元的光环办这事,办好了受朝野赞誉,办不好则会搞个灰头土脸,所以萧景请旨接下这任务,以防他万一弄不成事,替他把责任扛下来,保他状元的光环不失色。
贾环明白他没有说出口的深意,心里很感动,却不赞成这么做。萧景身份尊贵,和洋人打交道在士大夫眼里是有失身份的,如果这次任务失败,他的名声会大受损害。
萧景知道他不赞成,摒退所有人,说出自己的主意,他接下这事,除了保护贾环在失败时可能受到的打击,还有就是助他一臂之力。
“你打算怎么助我?”贾环问他。
“由我来负责接待洋夷之事可以显出朝廷重视礼遇之意,该夷觉得被重视,你去谈判时也少些阻力。其次,你去跟洋夷谈判,能让他们同意我国要求最好,万一不行,你把我拿出去,告诉他们,由我代替皇上接受国书。”
贾环明白了萧景的计划,两人又商量了细节。
“洋人那边我去谈判,请王爷做做那些朝中清流的工作,让他们不要在礼节上固执己见,毕竟现在国库缺钱,通商贸易最重要。”
贾环为了萧景的名声,不想让他和洋人直接交涉,萧景明白他的苦心,两人很快就分工问题达成一致意见。
临走贾环又转身说:“最后,我还有一句话,想了想,还是决定说出来。”
“你还有什么要说的?”萧景含情脉脉地含着期待看过去,眼睛闪闪发亮。
贾环补充:“你不要叫人家是‘该夷’,太难听了。”
萧景脸发青:“难道你对我没有饱含感情的话可说?”
贾环干笑:“现在谈的是公事,不是谈感情的时候。”
制洋夷贾环搞外交
贾环定下把洋夷拿下的三步计划,第一,先和对方套近乎,拉近距离。第二,探知对方最想要的利益是什么,第三,以对方最想要的东西做条件迫使对方让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