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咖啡杯搁在鉴定台上,卢灿搓着手笑道,“帕托馆长,剩下的这些货,今天就算了吧……我建议你考虑好之后,再联系虎博。”
葛元生抬头转身,看看卢灿又看看拉福德,依旧没有说话。
如果卢灿没看到刚才对方嘴角的一丝笑意,一定会认为,这是一位老实本分、兢兢业业的好员工!
呵呵,只怕拉福德馆长到现在还没明白,暗箭来自何方吧。
“哦不!”拉福德很快从失神状态恢复过来,摆了摆手,“维文,感谢你提供的信息,这件铜磬编钟……我会处理好的。其它几件,还请你帮忙,都给看看。”
还挺镇静,卢灿笑笑,又看看葛元生,“葛主任……继续?”
“辛苦卢先生。”葛元生点点头。他亲自动手,将鉴定台旁边的一只木箱打开,是一尊青铜簋。又招招手,让站在门口的两位工作人员进来,将这尊双耳簋抬到鉴定台上。
这是一尊圆口,双兽面耳,带有方形底座的方座簋,典型的西周早中期青铜簋。
商代早中期,簋多为圆形,侈口、深腹、圈足;到商代晚期,双耳簋开始增多,但并没有发现方座簋;一直到西周早中期,双耳方座簋开始出现;到春秋战国,青铜簋的制式又出现变化,方簋和带盖簋越来越普及。
这是器型断代的基本常识。
没上手,卢灿围着方座簋看了一圈,又让工作人员将方座簋斜置,看了看底座有无铭文。
这尊方座簋无铭文,暂不清楚是不是与铜磬编钟同属于滕国旧物。
最终,卢灿给出的答案是——“西周中期方座簋,正品。”
拉福德馆长明显松了口气。
葛元生似乎也挺高兴,亲自动手,与员工将这件方座簋抬下来,搁在一边。
很快,工作人员又搬来一件,这是一尊高圈足青铜水盘。
圆腹圈足,足下有外凸圈足座,足高约十公分。盘整高约十八公分,盘口直径在四十公分左右。盘面中心饰蟠龙纹,蟠龙外围有鱼纹、夔龙纹及鸟纹围绕。
盘外有三小环,这是用来悬系的环扣,各对准盘面大龙首的上下鼻梁,共形成一中轴线。
这只青铜盘形制非常规整,如同当代模具下的产物。
同样没有铭文。
不过,卢灿在这只水盘上,看得很仔细。
拿着手电筒,围绕着圈足内部与器底相接处的六条加强筋,逐一细看。
所谓“加强筋”,是指青铜器铸造时,为了加强主体与分体之间的结合,加固器物,而特别加厚的一条凸起状铸条。放在这件青铜水盘上,就是加固圈足与盘体之间的接合。
看了许久,卢灿给出结论,这件水盘是西周早期器物没错,但圈足曾经脱落过,又被人以涂铜锡合金溶液的方式,重新粘合过。虽然对方手艺很高,但还是在接合部留下轻微的不自然凸起。
正品修补与正品整器之间的价值差,还是很大的。
拉福德馆长的脸色,再度阴沉下去,葛元生沉默不语。
前三件青铜器,如果不考虑出处,其实都还不错,完全可以担纲博物馆的一级展品,即便水盘有过修补,可对方修补工艺很高,不懂行的完全看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