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鞋印又是怎么回事?
疑惑之下,陆川完成了第三次测量。
脚长,虚化边缘大小,足迹重心位置,骨骼分析对脚印不同位置的压力影响,步态模拟,步角和步宽的数据……
“女性,身高一米五到一米六之间,体重四十公斤左右,年龄在二十岁到二十五岁之间,轻微罗圈腿。”
三次测量,陆川最终根据现场足迹,得出了以上结论!
而这个结论,和血迹形态分析出的结论,完全相反。
更何况,被害人是明确受过强健侵害的,可是足迹鉴定分析结果,竟然是一个女人!
重案组临时会议室。
李东林坐在首位,手里拿的是陆川出具的血迹形态分析报告和足迹鉴定分析报告。
王松、宋明光等人也在坐。
“陆川,你确定这两份鉴定分析报告……没问题?”
陆川肯定的点点头。
“现场的血迹形态,我可以肯定,大家有跟我一样的看法。”
“行凶的凶手只有一个人,身高应在一米七五到一米八,青壮年。”
“案发现场的血迹形态,抛洒的角度力度等等方面,都可以为这个结论做判断依据。”
“而且,从血迹喷射遮挡的方向看,当时动手的却是是一个人。”
“应该是一个人,如果是两人作案,现场血迹喷射肯定会有不同的方向变化。”
王松插画,宋明光等人也点头。
能看出这一点不难。
比如被害人受到伤害后,喷射出的血迹被一道遮挡物挡住,还是被两道遮挡物挡住,根据血迹的断层,很容易就能作出判断。
“但是鞋印呢?”
“你的足迹分析……是一个不身高不到一米六的女性?”
关于现场的足迹,所有人都认为,这是凶手擦拭完血迹,消除自己作案时候的脚印,穿着被害人的鞋子回去的。
但是,按照陆川这个分析判断,那就说明现场应该还有另外一个人。
这个人没有参与之前对被害人的伤害,但是在最后,她穿着被害人的鞋子,走进过案发现场。
甚至,受害人脖子上的那一刀,很有可能是最后出现的人造成的。
强健和最后杀人的人,不是一个人?
“关于足迹的分析,我可以负责任的讲,结论可能有误差,但是绝不会出现颠覆性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