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者为大,这一趟,他必须来祭拜。
常大成就在他身边,除了他们两人,还有孙希烈和徐镇安,孙、徐二人跟随他一同出长城,迄今为止,都没有正儿八经碰到过鞑靼人。
四个人在墓前跪下。
周尚文说:“我们八人曾在君前一起立过誓,要为陛下尽忠,为大明开疆拓土。当初我也想过,也许我们当中有人不会活到功成的那一天,但没想到……”
“战死沙场是军人的归宿,老柳是个好男儿。”
这种时候,男人的话都不多。
周尚文只是领着他们磕了头,每一次起身眼神都越发坚韧,
最后他握刀问道:“大成。”
“在!”
“鞑靼人的最新动向是什么?”
“昨晚听到的消息,在猛攻紫荆关,已经攻了三天了。”
“镇安。”
徐镇安猛然回应,“在!”
“鞑靼人是从蔚县、紫荆关一路进军,你立刻率人过宣府,从居庸关入京畿,去拜见皇上。你带三千人,过宣府的时候去拜见宣府总兵杨兴,拿着我的亲笔信,去劝他出兵,进京勤王。”
皇帝想要尽快联系到周尚文部。
对于周尚文来说也是一样,他恨不得现在就能请一道圣旨,告诉他到底应该怎么做。
至于他对徐镇安下的这道命令,有一半是没问题的。
但是另一半徐镇安没把握。
“大哥,杨兴会听我的么?”
周尚文从袖口之中拿出一样东西,褐色的盒子装的,“这是当初皇上与我的密疏,虽然没有提过令他借兵之事,但此战关乎陛下筹划的大战略,你给他看就行。他若是听劝,你就和他好好说,他若是不听,你就和他说说正统时宣府总兵杨洪的事迹!他若是还不识抬举,就威胁他,战后本将必会到君前参奏!参他手握兵马、而不救京师之罪!”
那个杨洪,就是土木堡之战时的宣府总兵,当时正统皇帝落难,他始终未出一兵一卒相救,事后若不是于谦压下朝中的不满,杨洪必定没什么好下场。
周尚文的话里也带了一些不讲道理的霸道。但他并非冲动,让他选多少次,他都会这么做。
皇帝故意把他调离,引得就是达延汗,现在他回到了大同,达延汗还在关内,不把这拨人吃下去,不说什么忠君、立功这些场面话,
首先他自己就一辈子不痛快!
这么些天,心里的这些郁结、激愤,必须要用鞑靼人的血来洗!
“快去!!”
徐镇安被叫得一抖,抬头一看周尚文似乎可以射出火焰的目光,他似乎明白了许多。
“大哥,你保重!”
周尚文大军回到大同,不能够再走了。
虽然京师是需要救,但他的部队这一个月啥事没干光在行军了,而且后十多天因为着急,可以说是日夜不停。
再不休整,那就真是要送命去了。
这个时候,常大成守住大同的好处便显而易见了,大军的粮草可以得到补充,士兵能吃到一些油水,战马也能补充到精豆。
但军队歇,周尚文并不歇,他找来常大成、马一槐、严兴奎、马荣等人商议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