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樊迟最突出的优点,是不懂就问,而且很虚心地问。这令孔子非赏欣慰,所以孔子也不厌其烦地予以解释。
孔子曾经评价过樊迟,说他勇武好斗,求知欲也强,为人虽质朴但心胸不够开阔。这样的人,遇事斤斤计较,待己宽而待人严,有委屈而不计后果。
这样的人,在孔子看来,太需要加强学习改造世界观了。
在孔门众弟子中,樊迟表现出了典型的农家子弟特质,他对于农事非赏感兴趣。
原因也很简单,樊迟并非出身士大夫之家,而是出自农民家族。据说,樊迟家境贫寒,少年时就到曲阜打工谋生,一开始就在季氏府上做事。
樊迟人高马大,孔武有力,被季氏家宰冉求一眼相中,多次接触后,冉求认为樊迟诚恳忠实,故在稷门之役前,提拔他为自己的车右,随自己出征。
齐鲁稷门之役,樊迟荣立战功,成为鲁国战斗英雄级别的大牛人,并因功而挤身至士级行列,最后被冉求推荐给孔子,成了孔门弟子。
作为孔子晚年的学生,樊迟表现出了相当的求知欲。据说,樊迟曾经三次向孔子请教关于“仁”的道理。
有一天,樊迟陪孔子经过曲阜的舞雩台,这是鲁国为求雨祭天而设的一个祭坛,因求雨祭天时需用女巫舞蹈,故称舞雩台。
当时樊迟问孔子:“夫子,一个人,如何做才能提高品德,改正错误,不被迷惑?”
孔子点点头,用赞许的目光盯着樊迟道:“子迟,这个问题问题得好啊。提升品德,说简单点,就是先做而后得,而不是先考虑能得到多少再去做。
至于改正错误,那就不能下意识地将责任推给别人。如果经常检视自己,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就能改正错误。
至于不被迷惑,那就不能因一时之怒而乱了心智。如果因此而不顾一切,甚至不顾及自己的性命,不顾及可能会连累自己的父母,那就是被迷惑了。”
孔子为何要这样说?原因很简单,因为樊迟本人就存在这样的问题。
勇武好斗,心胸不够开阔,遇事斤斤计较,待己宽而待人严,受不得半点委屈,一旦受辱就会不计一切后果报复等等。
孔子教育自己的学生,采取的是因人而宜、因材施教的办法,对樊迟这样先天不足但求知欲强的学生,孔子尽可能地用简单的道理去影响他。
樊迟与孔子的这段对话,非赏有名,对于如今的我们也具有相当的教育意义。当时,樊迟问了三个方面的问题,如何崇德、如何修慝、如何辩惑。
这三个方面,说到底,都是如何提高人的修养方面的问题,也是樊迟自身能够在这三方面有所改变并提高的渴望。
孔子告诉樊迟,不能在做事前患得患失,只要认定是善事好事,对人对己均有益,那就果断去做。这是樊迟应该具备的“崇德”,也是樊迟在自身修养上应该克服的方面。
孔子告诉樊迟,要经常反省自己的错误,不挑剔别人的毛病。只要能自觉做到宽恕他人,不挑剔,不攻击,不笑话别人,那就是“修慝”,是一种内心的修养,樊迟需要这种内心修养。
孔子告诉樊迟,不能让情绪左右自己的判断,从而被迷惑。为人处世,不要因为一点小事而生气,更不要因此而不计后果,做出令人悔恨的事。樊迟,应该具备这种“辩惑”。
看起来,樊迟虽然是战场上的英雄,但在修身养性上,确实存在很多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