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永夜(10)
李国平以为自己对未来的形式已经有了充分的预测,但事实是——实际情况远超他的想象。
6月22日,从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来林泉镇的人,多达16万人,是故宫日限制人数的两倍。很显然,小小的林泉镇是装不下这么多人的,就算挤成沙丁鱼罐头都装不下。绝大多数人被堵在了路上,高速公路、省道、县道全部堵得水泄不通。政府启动了应急预案,实行预约和分流,将每日前往林泉镇的人数限制为八千人,分四个批次入内,每批人停留的时间,不超过两个小时——几乎等同于进影院看一部电影。
只有极少部分人,被允许在林泉镇长期停留(包括过夜),这些人分别是以下三类:
1,原本就居住在林泉镇的居民;
2,国家级的专家、学者;
3,国际科研组织。
由于林泉镇缺乏官方接待机构——之前一家国营的招待所,在九十年代初期就倒闭了。来此考察的专家团队,只能入住私人宾馆,而整个镇拿得出手的宾馆,就只有一家。所以聚缘宾馆那四十个房间,几乎成了整个镇上最稀缺的资源。政府部门的人跟李国平进行了协商,条件是:聚缘宾馆暂时作为镇上的官方接待机构,入住其中的,只能是规定中的第2、3类人。房费由经营者决定,可以高出市场价,但不能太过分,也不能坐地起价。定下来之后,短期内不轻易变动。
李国平答应了,将房价定为2000元一晚,豪华套房4000元。政府部门商量之后,觉得这个价格属于合理范畴,对增加当地税收也有好处,便同意下来。李国平兴奋不已,知道一天八万元的收入,成为了铁板钉钉的事实。
头一天住在聚缘宾馆的那些县市级的专家,在规定下达之后,只能悻悻然地离开了。当然,作为头一批进入林泉镇的研究者,他们掌握了第一手资料,也是颇有收获的。
李国平紧急招聘了十个镇上的年轻人,培训他们成为宾馆的服务员。他知道,接下来入住的,就全是重量级人物了。这些人是全国乃至全球的精英、各个领域的权威和专家,自然不能怠慢。况且,看在高额房费的份上,也必须做好服务。
四十个房间,在人还没到的情况下,就全部预定了出去。房费也提前支付了。其中有十几个房间,是上面特别打了招呼的,要预留给国外来的考察团。
6月23日,来自英国、美国、日本、瑞士、德国、新加坡、澳大利亚、俄罗斯、加拿大等国的专家团队抵达林泉镇,下榻聚缘宾馆。这些人个个都来头不小,几乎全是世界排名前五十的大学里面的教授和学者,以及国家科学院的院士。据说光麻省理工学院就来了16个人,考虑到房间的紧缺,他们有一半以上住在了县城的酒店,入住聚缘宾馆的,只有6个人,其余的人每天轮换。
考虑到宾馆的经营者和员工没有一个会说外语。省上特别派了一个翻译过来。他精通五国外语,可以帮助宾馆的老板和员工跟国际友人沟通。在他的协助下,国内外的所有专家,全部顺利入住。
至于来此观光的那些人,当地政府也没有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创收机会。他们俨然把这里当成了景区,从6月23日开始,便在林泉镇的各个出入口设置了临时的收费亭,售卖高达498元一张的门票。虽然这个门票价格惊人,几乎超过了国内所有的5A级景区,但订票APP上售出的第一轮门票仍在五分钟内被一抢而空,预约日期一直排到了年底。讽刺的是,所谓的门票,连“景区”大门都还没来得及建成。但这挡不住人们的热情,以及满足猎奇和炫耀心理的双重需求。
接下来,全世界都等待着这些代表着人类最高学历和智慧的人,对林泉镇的异象做出解释。
这些专家和学者,也的确没有让人失望。
6月24号,帝国理工学院的一位物理学教授率先在推特上公布了他的研究成果,这份报告指出,发生在林泉镇的异常现象,是一种史无前例的“局部性时间停滞”,这种现象奇特到了极点,整个镇仿佛定格在了日食的食既那一刻,但定格的仅仅是天象,身处其中的人和动物,是可以自由活动的。这一异象造成了某种复杂的时空错乱,“时间”这一概念,在这里失去了意义。虽然钟表仍在运行,但时间却没有真正地流逝。也就是说,对于林泉镇而言,现在仍是6月21日下午3点50分。这种现象是如何产生的,暂时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跟日食有关系。也许是时间、空间、引力、磁场等元素在食既那一刻达到了一个微妙的平衡,从而产生出了一个特殊的维度。一个大胆的猜测是,林泉镇也许就是理论物理学上假设的“四维空间”。
报告中特别指出了身处其中的人所呈现的特殊性。研究发现,自从这一现象发生之后,留在林泉镇的人便不用进食、饮水、睡眠和排泄了,更让人吃惊的是,他们能够一直保持旺盛的精力,有着充沛的体能和永远也用不完的力气,似乎他们的身体机能也跟天象一样停留在了食既那一刻。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情况不仅发生在经历此事的林泉镇居民身上,对于后面进入这个镇的人,也是一样。也就是说,这个空间,能够让进入其中的人发生身体机能方面的改变。个个都不用吃饭睡觉,还能保持充足的体力。很显然,物理学的根基在这个镇被破坏殆尽,能量守恒定律在这个特殊的空间遭到了无情的践踏。
这份报告震惊了全球,至于为什么不是发表到权威科学杂志上,而是在推特上发布,显然是帝国理工学院想向全世界彰显他们用惊人速度得出的研究成果。在这一刻,他们战胜了牛津、哈佛、斯坦福和麻省理工。其他的学院和研究机构当然也不甘示弱,纷纷发表各种论文抢占各自的位置。但只是在内容上进行了细化,或者提出不同的假说,可是对大众而言,先入为主的思想让他们更愿意相信帝国理工学院那位物理学教授提出的“四维空间”说。很多科幻迷激动地表示,如果现实世界中真的出现了四维空间,对于人类研究和了解宇宙的真理,显然是有巨大帮助的。他们说什么都要到中国的这个镇来亲自体验一下身处四维空间的感觉。
这些不同语种的研究报告,中国的各大媒体上都进行了翻译和转载。中国的科研团队,也在官方网站上发表了很多篇类似的文章。这些世界顶级的科学精英,一大半都住在聚缘宾馆。外国人占了百分之八十以上。李国平和梁亚丽,自然是没法跟这些外国学者交流的,他们只能跟本国的学者接触,希望从他们口中探听到一些有价值的信息。
6月26号下午,梁亚丽走出房间后,看到服务员正在询问408房间的客人是否需要打扫卫生,对方谢绝了。梁亚丽知道,住在这个房间的,是中国科学院的两位生物学家,她站在门口,看到房间的桌子上摆放着一些玻璃器皿和生物实验仪器,看来这两位专家把客房当成了临时的实验室。梁亚丽意识到这是一个套话的机会,便走了进去。
“啊……两位专家,客房里不适合做生物实验吧?”梁亚丽说。
这两个生物学家看上去都是五十多岁,他们以为宾馆的老板娘是不愿意他们在房间里做实验,其中一个解释道:“我们进行的都是没有任何危险的实验,不会影响到宾馆的其他客人。”
梁亚丽说:“我的意思是,楼下的餐厅不是没有使用吗,大家现在都不吃饭了。要不,我把餐厅规划一部分出来,给你们当临时的实验室吧。”
两位生物学家眼睛一亮,戴眼镜的那个说道:“可以的话,真是太好了!房间里确实局促了点。但是……这宾馆里住的全是各国的科研精英,我们开辟一个实验室出来,他们会不会也提出同样的要求?”
梁亚丽说:“那些外国人,我就管不着了。我肯定是优先考虑咱们本国的专家呀。”
两位学者有些感动,矮个子的那个竖起大拇指说:“你这也算是为咱们中国的科研做贡献了!”
梁亚丽顺着这个话题说道:“两位专家,你们在做什么研究呢?有没有什么新的发现?”
戴眼镜的学者用激动的口吻说道:“有,而且是大发现!”
矮个子咳了一声,示意他不要把研究结果随便告诉别人,但戴眼镜的学者已经按捺不住想要跟人分享的迫切心情了,说道:“没关系的,老何,反正我们的研究报告今天下午就要在官方网站上发布了,马上就会轰动全球,你又何必怕被人知道呢?”
矮个子没说话了。梁亚丽好奇地问:“什么事会轰动全球呀?”
戴眼镜的学者指着桌子上的一个玻璃器皿说:“你过来看这个。”
梁亚丽走过去,看到这个方形玻璃器皿里面,有一只像蜻蜓那样的小昆虫在玻璃盒子里飞行。她问道:“这是什么虫子?”
“蜉蝣。是蜉蝣的成虫。你以前肯定见过这种小昆虫吧,池塘、水洼等地方特别多。”
“嗯,我见过的。这是在我们镇上抓到的吗?”
“是的。”戴眼镜的学者感叹道,“太神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