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点看小说网

八点看小说网>重整山河从穿成宋钦宗开始百科 > 第212章 厢军解甲归田(第1页)

第212章 厢军解甲归田(第1页)

黄渊璟回答:“臣以为,应该将开垦的荒地归开垦人所有,由官府登记造册给予凭证,这样开垦人才会安心的继续工作,同时免除三年的田地税赋。”赵桓点头:“可以,不过三年太短了,十年吧,十年之内开垦的荒地不征税,十年之后按照三十税一征税。”黄渊璟吓了一大跳,声音都有些发颤:“三十税一,那相当于白给啊。”赵桓摆手:“减轻农民负担,让耕种的粮食都归耕种者,百姓才能够更有积极性去开垦荒地。”黄渊璟躬身道:“臣只听说过汉朝文景之治曾经使用过三十税一的税率,后世基本上都是十税一,甚至五税一,官家此举,堪比文帝和景帝。”赵桓笑道:“如果你也觉得这个方法可以,那么就由你在朝会上奏,然后推行天下。”黄渊璟赶紧躬身施礼:“臣遵旨!”……三日后。朝会。宋朝每个月初一、十五两次朝会。所谓朝会,就是文武百官在这一天一大早在垂拱殿拜见皇帝,商议需要在朝会之上商议的大事。平时则不会搞这种大会,而是由皇帝决定召见大臣。大臣有事要单独向皇帝启禀的,则上劄子,由皇帝确定时间召见。朝会上,赵桓头戴展翅幞头,身穿圆领红袍,腰系玉带,脚踏皂靴,在垂拱殿龙椅落座,百官拜见。随后,邵成章朗声道:“有事即奏,无事退朝。”朝会更多是一种仪式性的。真有事要奏请皇帝商议,一般也不会选择朝会,毕竟人太多了,一人说一句都要半天,所以都是上折子见皇帝私下聊。岳飞出列,躬身道:“臣有本上奏,——如今朝廷国库空虚,大量钱财耗费在军费上,但落在具体的用于作战的军费却少之又少,大量的军费用在了不能作战的厢军之上。现有厢军达三十万之众,各州县都拿来当杂役使用,这是极大的浪费,同时也是造成朝廷三冗的重要原因。”一听这话,文武百官都小声地议论着。的确,岳飞没有危言耸听,这早就是朝野上下公开的秘密,宋朝的三冗最大的问题就是兵冗。朝廷每年的财政收入的六分之五要用在军费上,而其中相当一部分是用在数量庞大又不能作战的厢军上。如果这一块能砍掉,军费至少能节约三成。只是这牵扯太大了,虽然之前的大宋皇帝都知道这个问题,但谁也没有决心、勇气和能力去彻底解决冗兵的问题。岳飞绝对不是第一个提出这个问题的官员。之前有若干官员都曾上书要求解决冗兵,裁减厢军,但基本上都是雷声大雨点小。皇帝不是不想解决这个问题,是有后顾之忧,毕竟数十万厢军全部解甲归田,如何安置?皇帝当然能想到开荒,但军屯开荒可不是说说那么简单的,开垦需要一定时间来积累,至少几年时间之内田地的收入不会有大的长进。毕竟刚开的荒地跟地力肥厚的耕田是没法比的,所以刚开垦的荒地的粮食产量很低,很多百姓都愿意交租子耕种现成的耕地,而不愿意去垦荒。几十万的厢军安置问题解决不好,必然会出现大乱,造成朝廷的动荡。之前的皇帝宁可花钱把这些兵养起来,也不愿意他们去震动整个朝野。而现在赵桓面临的局面就不一样,北边金军大举入侵,导致了大量人口的流失,迁到了南方。使得长江以北黄河和两淮地区传统农业区出现了千里无人烟的局面,很多上好的耕地都长满了野草,没人耕种。毕竟谁也不想冒着战乱被杀的生命危险去种地,产出的粮食绝对比不上脑袋值钱。赵桓已经下旨对土地进行赎买,所以很多有耕地的百姓在南迁前都把耕地卖给了朝廷。朝廷收购这些田地开出的价是比较诱人的,都愿意出售。当然,朝廷没钱给现金,给的都是盐钞,而盐钞在宋朝相当于有价证据,可以自由流通,拿去可以换票面标注的食盐用于出售牟利。当交子崩溃之后,盐钞成了主要的纸质货币。正由于赵桓手里有了北边大量收购的农田,所以这三十万厢军一旦解甲归田,也就有了安适的地方。同时,厢军成建制的退伍,并组织起来从事农耕,就能使得北方战区的土地得到耕种了。金军南下时,为了筹措军粮,会劫掠城里的粮食,但并不在意田里的粮食,只要有军粮,他们更注重抢劫大宋的金银珠宝,而不是沉重并且单价不高的粮食。要知道,把把粮食从大宋运到白山黑水,那成本都会远远超过粮食本身,这笔生意不划算。因此,地里的粮食,尤其是没完全成熟庄稼,金军是没有什么兴趣的。所以北方战区的粮食如果由军团普遍耕种后,至少能保证大部分庄稼有收获,不会被金军抢走。岳飞说完之后,赵桓当即拍板:“准奏!所有的厢军和不能战的禁军全部解甲归田,组织起来在北方进行屯田。连续耕种三年以上者,可以取得田地的所有权,田税按十五取一计算。具体厢军解甲归田和授田事宜,由枢密院牵头,会同兵部、户部共同协商,拿出实施方案,经过讨论征求意见之后,报朕批准执行。要快,限时一个月内颁发推行。”文武百官很多人都惊呆了,没想到在他们看来老大难的问题,皇帝居然轻松地便拍板敲定了,没有多余的废话,直接付诸实施。岳飞退下,随后黄景渊出列:“臣有本上奏,——上百万的北方百姓南迁到了南方,需要安置。臣奏请陛下,准许南迁百姓开垦荒地,并获得开垦的耕地所有权,同时免十年税赋,十年之后按三十取一征税。”此言一出,满朝文武又是低声议论,有的像看傻子一样看着黄景渊,心想免十年的税都已经危言耸听,何况还要三十取一来征税。那只有汉朝的文景之治才实行过这么低的税率,皇帝是绝对不会同意的,这黄渊璟仗着他女儿成了贤妃,想表现表现,这下恐怕要被打脸了。:()重整山河,从穿成宋钦宗开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