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点看小说网

八点看小说网>然后成为大科学家全文免费阅读 > 第29章 壳牌 别来沾边儿(第3页)

第29章 壳牌 别来沾边儿(第3页)

到现在还在坚持大陆漂移假说的魏格纳,也成了德特丁攻击的对象,他提出来这个“荒谬”的理论,势必要再次成为众人取笑的对象了。

陈慕武不是王导,做不出“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的那种事。

既然自己的一个举动,把素不相识的魏格纳推到了风口浪尖上,他干脆找到了《曼彻斯特卫报》在卡文迪许实验室的驻站记者克劳瑟,向后者表明了自己的观点。

“我认为泰勒和魏格纳提出来的大陆漂移假说,应该是最接近地球大陆分布原因的一种理论,只是我既不赞同泰勒先生的潮汐引力说,又不赞同魏格纳先生的离心力说。或许有地球中存在有另外一种力来驱动大陆的漂移,只是囿于我们现如今的科学发展水平,还不能解释这种力究竟从何而来。”

陈慕武对克劳瑟说的这番话,通篇都在表达着自己对大陆漂移假说的支持。

但他也没提出来什么有用的观点,只是像公输盘那样说了一堆“我知道有一种力在驱动,但我不知道这种力是什么”的这种废话。

陈慕武这算是用自己的学术声望替魏格纳来担保,这下他们两个人处在了同一条战线上。

或许现在可能会受到嘲笑,说陈慕武一个外行别来地质学沾边。

这没什么太好的办法,他只能忍辱负重。

等核裂变这种物理学现象被他“发现”之后,就是自己的翻身之日。

光在报纸上声援还不够,陈慕武还想着亲自给魏格纳写一封信,亲自表示鼓励和支持。

可是他不知道魏格纳的通信地址,只能向别人询问打听。

魏格纳是德国人,柏林大学的毕业生,跟着普朗克学习过物理。

于是陈慕武就把信寄到了柏林大学物理系,普朗克退休之后,他在那边倒是还有几个熟人。

不过让德高望重事务繁忙的爱因斯坦替自己去跑这件事有些不合适,陈慕武在信封上写的收信人,是泡利。

虽然他俩有过节,虽然他俩不对付,但就只是要通信地址这么一件小事而已,泡利总不能不帮忙吧?

陈慕武代入了一下泡利,他觉得自己肯定很快就能收到柏林的回信。

信中一定会有魏格纳的通信地址,并且一定会附在泡利在正文中对他的通篇嘲笑之后。

陈慕武尤其相信,泡利百分之百会嘲笑自己不明所以就去支持一个荒谬至极的地质学理论。

无所谓,无所谓,谁笑到最后谁才是真的赢。

自从把信寄给柏林之后,陈慕武就一直在三一学院翘首以盼邮递员的到来。

一天之后,邮递员倒是真给陈慕武送来一封信,让他感觉从剑桥到伦敦的通信往返时间,未免太快了一些。

看到信封上的信息之后,他才发现这信不是从柏林寄来的,而是从荷兰的莱顿。

自从在报纸上被德特丁骂了之后,陈慕武也不是没想过,找个荷兰人打听一下,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可是他在荷兰也没有熟人,莱顿大学低温物理实验室的老主任昂内斯教授在今年去世,继任的基瑟姆虽然见过一面,但也只是点头之交。

至于埃伦费斯特,虽然去莱顿的时候住在他家,可当时的埃伦费斯特一直都在劝陈慕武向爱因斯坦“承认错误”,让他们师徒重归于好。

陈慕武很厌烦这种唐僧式的说教,再加上两个人在学术上的交流也不算多,因此平时都不怎么联系。

如果贸然询问的话,未免太冒昧了一些。

反正陈慕武对德特丁的批评也不以为意,所以他就没打算深究这件事。

然而陈慕武忘了他在莱顿大学还有一位“好兄弟”,整天都在憧憬着自己也能像陈慕武那样在物理学上取得成绩,变成“东亚之光”或者“日本之光”的仁科芳雄。

给陈慕武写信的就是他,仁科芳雄详细介绍了,德特丁为什么要骂陈慕武。

因为壳牌公司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的油田和采油炼油设施,全部都在苏联建立以后被收归国有,这让公司和德特丁个人都蒙受了很大的损失。

因而这个人也就变得极度反苏,但凡苏联方面支持的,支持苏联方面的,他就都要反对。

罢工同情者、苏联科学院外籍院士、曾经到列宁格勒讲学的陈慕武,在德特丁的眼里是真得不能再真的苏联友好人士。

像这种人想要和壳牌公司合作,德特丁肯定是打心眼儿里一万个不愿意。

在信件的最后,仁科芳雄还装作不经意地给陈慕武提了一个问题,问德特丁在采访中提到的他这种利用大陆漂移理论来进行石油勘探的办法是否真的有效。如果有效的话,能否判断并告知一下,日本周边有无大型的石油油田?有的话,又都分布在哪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