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义季暂时率领大军驻扎在云中郡,威慑魏国的定襄郡。同时,毛祖德的大军还在上党郡,牵制太原郡的魏军。刘义隆也派出大量官员前往云中郡,对云中郡进行改革,而且,刘义隆下旨,将郡治重新迁回云中县,并对云中城进行修缮。劳教司也派官员接收云中之战俘虏的魏军士卒,他们将在修缮云中城的过程中发挥作用。至于盛乐城,刘义隆下旨将盛乐改为成乐,并降为云中普通县,以消除魏国在盛乐的影响。云中城如今城墙已经很破败,魏国时期对云中城并不重视,但是宋国不同,云中城的位置位于云中郡腹地,可以有效的对周边县进行辖制,还有就是,云中县作为郡治可以更加便利应对草原的威胁。刘义隆已经开始布局,魏国灭亡之后还有柔然、高句丽需要对付,再说,刘义隆还想灭亡倭国,这次冯受居出海回来的时候会绕道去倭国打探消息,为未来灭亡倭国做准备。攻打冀州的巨鲸卫已经退回,配合朱雀卫继续训练登岛作战,刘义隆打算未来将周边海岛全部纳入版图。这都是后话,现在还是要应对魏国,不过暂时只能停止进攻,因为这次攻打云中确实消耗了大量粮草。要不是有邗沟快速向北方运送粮草,恐怕云中之战中途就得放弃,这也是余澋多次反对大规模进攻魏国的原因。人口的增长,粮食需求更大,刘义隆不可能让国内百姓饿着肚子支援前线。好在秋季就可以看到玉米、马铃薯的产量,同时,刘义隆又命高车百姓在凉州北部建立牧场,多养牛羊,牛是农耕物资,而羊可以产出羊毛、羊肉,羊毛可以制成衣服,而羊肉做成肉干,可以给骑兵提供食物。云中现在已经全部拿下,官员也陆续到位,然后云中县首先开始。云中城的修缮已经开始,那些降卒终于放下心来,虽然每天很累,但是一日两餐供应稳定,每十天还会有一顿肉,这可比在魏军中吃的还好。也是,劳教司虽然很严格,但是,劳教司官员看的长远,这些降卒身强力壮,正合适做为苦力。如今宋国不仅在修缮云中城,还有开凿通济渠、修建水泥路。如今关中大多数城市已经连通了水泥路,接下来将向洛阳和渡口修路,以便通济渠修通,可以直接连通。云中县虽然人口不算多,但是作为郡治,不能太过荒凉,所以刘义隆将成乐的一部分百姓迁往云中,以充实云中县。云中县令在接收百姓之后就开始进行分地准备,当初云中不被魏国重视,世家很多都去了盛乐,就在云中的家族很少,而且留下的都是一些小家族,他们根本没有力量和官府对抗,所以,云中太守下令分地的时候,这些小家族十分配合,他们将土地主动交给了官府,并且他们还提供了很多粮食和物资,支援修缮云中城。这样的情况下,云中太守也没为难他们,只要他们不添乱,宋国还是允许他们存在的。随后,云中太守将太守府的属官派出去丈量土地,虽然,一些土地已经播种,并且长势不错,但是这个时候分地是按人头的,每人都会分到一部分良田,一部分差一些的田,这样就相对公平一些。云中县的百姓起初并不信,但是各村都有村长,云中县丞将他们聚集在一起,将消息告诉了他们。这些村长大多都是各村德高望重的人,他们说出来可信度更高一些。“诸位,你们都是各村的长者,今日本官将诸位请来就是说一说最近的传闻,对了,并不是传闻,而是大宋的政策决定的。”随后,县城让县城主簿当众宣读宋国的土地制度。这些都是经历过很多的人,他们从未听说过将土地分给百姓。当初有人说宋国都是这样,他们不信,然而事实摆在眼前,他们不得不相信。随后,县丞道:“诸位长者,回去后告诉百姓这次分地是按人头,县中会派人统计各家的人口,然后按人口分地。”“诺。”他们回去后,各村都沸腾了,他们没想到这次是真的吗他们终于要有了自己的土地。而且,根据宋国官员提供的文书中提到,宋国的赋税很低,同时,家中有人在军中赋税还能减少,也就是以后他们将为自己种地。不过余粮他们要卖的话有两个途径,一个是卖给官府,价格会稍微低一点,还有就是卖给官府指定的粮铺,价格会高一些,但是需要缴纳一定的商税。紧接着,县中的官员开始进入各村开始统计各家各户的人头。不仅因为分地,还有就是登记造册,建立档案,宋国的户籍制度很严密,虽然允许各地商人自由经商,但是他们的户籍都要在所在地登记,而且经商需要办理专门的文书,没有这样的文书是不允许随意离开户籍地的。县中的官员很快将所有都说清楚了,百姓也都明白了,他们的好日子要来了。接着,云中县分地的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云中郡,随后,云中郡各县都开始分地,同时登记户籍。这些官员办事效率很高,很快就登记完毕,接下来就是分地了。百姓们可是欢呼雀跃,尤其那些贫困百姓他们终于有自己的土地了。随后,宋国官员开始在云中各县宣传《宋律》,并宣传普通百姓的孩子也可以读书,也可以参加科举。这让很多有志向的孩子眼中充满火热。云中郡的改革如火如荼,百姓欢欣鼓舞,剩余的世家也感到和魏国的不同,而且他们感到宋军会给他们带来安全感。同时,云中商会的了建立也让云中郡的商人开始向云中县聚集,从而带动了云中县的发展。一个月后,云中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乐城一下冷清了很多,而云中城却热闹非凡,尤其在西域商人到来之后,他们不仅带来了西域商品,还有宋国特产荆露和香皂。:()刘宋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