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墙上,拓跋伏罗目瞪口呆,他有些懊悔,为何要让拓跋余出战,屡战屡败,拓跋余精气神即将耗尽,他知道,拓跋余有心建功立业,这个时候,他是最脆弱的,拓跋伏罗宁可他战死,也不希望拓跋余投靠宋国。当初,拓跋望在长安投靠宋国,不仅让宋国得到了一座雄城,如今的拓跋望还是镇北将军、徐州都督,十分受重用,这让魏国很多将领效仿。最重要的是,拓跋望也是拓跋一族的人。拓跋伏罗长叹一声,传令道:“鸣金收兵。”接着,鸣金之声响起,拓跋余听后,一点也不迟疑,立刻率虎纹铁骑向襄陵城后撤。刘义欣还没尽兴,魏军就后撤了,他没办法,只能率军返回。拓跋伏罗见拓跋余神色黯然,心中知道,拓跋余有了心结,一旦放任不管,就会成为心魔,到时候,拓跋余恐怕必死无疑。随后,拓跋伏罗道:“拓跋余将军,不必自责,此战错不在你,毕竟宋军的强大人所共知,而且汉人的兵器确实很有效。”拓跋余点了点头,拓跋伏罗道:“不知拓跋将军认为我大魏可否仿制那种兵器。”拓跋余摇了摇头,道:“宋国的兵器打造一直都很神秘,同时这种兵器看似简单,但是里面有很多门道,轻重都有讲究。”拓跋伏罗有些难受,他不想承认,但又不得不承认,汉人的技术不是他们鲜卑人可以比拟的,就拿冶铁技术来说魏国和宋国差距很大。纵观历史,从朝国开始,一直到汉朝初年,中原一直在大规模的使用青铜制武器,一直压着北方游牧民族打,其武器装备也是一直领先于北方游牧民族的。而从汉朝初年中原首次出现“精钢”一词,至南北朝时文献所载“镔铁”应该是同一类物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铁,从此中原进入铁器时代,与此同时,西汉加强对匈奴铁制武器过关的管制,是怕中原铁器流入匈奴加强他们的武器装备,反过来攻打汉朝,以此证明当时的匈奴铁器其实是不如中原王朝的。虽说当时的匈奴亦有很多的铁匠,甚至铁匠这个行业一度成为匈奴相当重要的一个产业,只是匈奴当时所制的各种刀剑亦有很浓重的中原风格,说明当时匈奴受中原王朝的影响是特别大的。就像匈奴的继承者鲜卑,制式武器中就有这中原影响严重的环首刀,直到魏国如今依旧装备。而且当时的汉朝确实也是压着北方匈奴打的,直打的匈奴亡国灭种,退出历史长河,甚至一度控制西域三十六国,北方诸多游牧民族纷纷臣服,不论是从武器装备还是将领士兵,北方游牧民族是全面落后于中原王朝的。一直到三国时期,曹操少量兵马灭了乌丸,隋朝皇帝被北方民族称为圣人皇帝;到唐朝时期的天可汗,北方民族一直是落后于中原王朝的,其兵器装备亦是落后于中原王朝的。游牧民族武器装备真正追赶甚至一度超越中原王朝是从唐朝重用胡将开始的,其后至宋朝汉民族重文轻武,一度丢失重要的关卡关隘,才几次被北方游牧民族入主中原。而如今,宋国也是严格把控冶铁技术和兵器的输出。刘义隆甚至使用模具来铸造,然而没有经过锻打的兵器根本使用不了多长时间。无形中,刘义隆也坑了魏国一把。拓跋伏罗也很无奈,魏国虽然从中原得到了很多工匠,但是他们大多来自民间,而一些能工巧匠陆续南迁,等到魏国重视起来,北方已经所剩无几了。如今,魏国虽然可以宋国抗衡,但是魏国的冶铁技术依旧落后,此消彼长,宋国的工匠则不断创新,有些刘义隆来自后世的了解,宋军的装备已经远远超出了魏军。甚至可以说是不同时代的产物。拓跋余道:“殿下,末将还发现一件事,那个刘义欣使用的兵器和普通士卒并不相同,他像棍,但是很短,还有几个面和像竹子一样的节,末将想可以尝试打造试试。”在拓跋余看来,锏要比锤更加容易打造,但是他不知道的是,锤作为一种钝器,其制作相对简单,主要因为锤对腰力的要求较大,相对来说更好学,拿起来就可以批量装备,没有特别高的技术要求。相比之下,锏则对手臂腕力要求更大,更难练,高端一些,普通人玩不来,逼格比锤子高。这表明锏的制作和使用需要更多的技巧和专业性,因此从打造的角度来看,锤的制作门槛相对较低,更容易实现。此外,锏的设计具有特殊性,它有棱且锏头尖,这种设计使得锏在战斗中能够更容易地砸变形盔甲或是像标枪一样投掷出去,造成巨大的破甲能力。这种特殊的设计和控制重心的严格设计,无疑增加了锏制作的复杂性和成本。而锤子的设计则相对简单,只要能装把的一坨就可以使用,功夫主要在柄上,显示出锤的制作材料和技术要求相对较低。也就是说,拓跋余的想法根本难以实现,当初刘义欣使用锏也练了很久。拓跋伏罗看的出来,拓跋余对锏很向往,但是宋国对兵器控制严格。尤其制式兵器更是难以流出,一旦有人私自打造制式兵器,罪同造反,当诛九族。而打造兵器就相对轻一些,夷三族。拓跋余回到自己的住处,脑中一直回忆颜师伯和刘义欣的话。他的脑中似乎有两个小人在打架,一个劝他要想建功立业,宋国绝对是合适的人选,一个则劝他,魏帝对他来说有知遇之恩,不能轻易背叛。拓跋余感觉自己要疯了,兵器不如宋国他承认,但是他自认为,他的能力足以弥补这种差距,然而事实证明,他的想法太天真了。就在他纠结的时候,突然想到了父母,找到了族中的族长,他们的期盼让拓跋余一下子清醒了过来。:()刘宋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