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请回答妾。”“好了,干嘛要弄得这么隆重,朕这不是好好的吗?”“陛下,你是大宋的皇帝,妾身为皇后,没有尽到规劝陛下的责任,请陛下责罚。”“你在逼朕吗?”“陛下,妾不敢,不过妾请陛下以大宋社稷为重,不要再以身犯险。”“好了,朕答应你们,以后尽量不以身犯险了。”“陛下,不是尽量,陛下身为大宋皇帝,身系黎民百姓,责任重大,不可儿戏。”刘义隆知道袁齐妫她们是为他好,所以没有真的生气,上前将她们一一扶起。“朕知道你们担心朕,可是朕作为大宋皇帝,有些事情必须去做,如今天下尚未一统,柔然可汗狼子野心勾结世家侵犯我大宋边镇,屠杀百姓,重伤我大宋秦王,朕岂能无动于衷,你们要是看到光禄城的惨状你们就能理解朕就。”刘义隆随后将刘铄带到拓跋氏面前,“让你担心了,铄儿比你我想像的要坚强的多,在漠北他和朕一样和士卒同吃同住没有丝毫怨言,这次漠北之行铄儿可是变了很多。”“母妃,儿此次知道了我大宋边城百姓的疾苦,他们随时都面临草原民族的侵扰,等儿长大了,要为父皇守边,儿要像父皇说的霍去病打匈奴一样,将柔然彻底打服。”拓跋氏很是震惊,她发现儿子刘铄变了,眼神中多了一些坚毅,似乎一下子长大了很多。拓跋氏又开心又担忧,开心是儿子要比以前更加像一个男子汉了,担忧的是,儿子以后可能会上战场,作为母亲担忧儿子当然可以理解,可是刘铄又不仅仅是她的儿子,还是大宋皇子、南平王。刘义隆和她们返回后宫,担心了这么久,刘义隆终于回来了,她们都很高兴,有很多话要和刘义隆说。随后刘义隆和她们还有孩子们一起吃了顿饭,一家人很是温馨。这时候刘铄和弟弟们说起了漠北的一些事,就连太子刘劭听的也是津津有味。不过当说到边镇百姓的惨状,他们一个个也都义愤填膺。看着孩子们刘义隆觉得自己做这一切都是值得的。之后刘义隆又去看了弟弟刘义季。“七弟,怎么样了,伤好了吗?”“皇兄,基本没事了。”“嗯,没事就好。”“皇兄,你这次太鲁莽了,你可是皇帝,大宋的天,你不能有任何意外。”刘义隆也是无奈,刚刚被皇后她们劝说一阵,如今弟弟又开始劝说自己。“知道了,你皇嫂刚刚劝了朕好久了。”“皇兄,你不会是躲我这里来了吧?”“谁说的,朕可是特意来看望你的。”刘义季没有再说什么,不过他的笑容已经出卖了他。刘义隆也不在乎他怎么想,不过如今想来,当初也确实有些冲动了,不过刘义隆并不后悔。作为后世的人,又是学历史的,对于霍去病有着特别的感觉,都梦想过自己能够像霍去病一样率领骑兵纵横驰骋。刘义隆也明白,自己和霍去病不同,自己是皇帝,所以刘义隆有些时候也要考虑大臣们的意见。刘义隆也能够想到,明日早朝大臣们也会规劝自己,不过刘义隆还知道,他们虽然有私心,但是也是真怕自己出事。而且有些大臣确实是担心自己一旦出事,如今的大宋会迅速衰落。他们是忠心为国的,但是忠言逆耳,好听的话虽然听着让人舒服,但是却会让人迷失。第二日早朝,刘义隆等待着大臣们的劝谏。首先又是几位御史率先发难。“陛下,臣有话说,请恕臣无状。”“好吧,今日你们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朕都恕你们无罪。”“陛下英明。”一位御史道:“陛下,臣以为陛下身为皇帝弃社稷于不顾实乃取祸之道,陛下是大宋的皇帝,不应置自身于危难之中。”刘义隆也是虚心的接受劝说,答应不再以身犯险。接着又一位御史出列道:“陛下为国之心不可为不诚,但陛下如此不爱惜龙体实乃我大宋之不幸,还望陛下以大宋为要。”随后不少大臣纷纷劝说,虽然刘义隆有些不耐烦,但是他知道这些大臣是为了国家社稷,所以刘义隆并没有怪罪他们。不过其中也有些大臣太过激动,方面斥责刘义隆,并没有给他任何面子,不过刘义隆依然没有生气。自己有这样一群大臣,高兴还来不及呢。“诸位,朕知道这次朕的决定过于草率,朕是有些意气用事了。”“陛下,这可不是意气用事,陛下以身犯险,率军突入漠北,虽然给柔然造成巨大损失,但陛下想过没有,一旦陛下有失,我大宋将何去何从。”“陛下,如今大宋为何有此局面,全赖陛下,可以说陛下就是大宋的支柱,望陛下引以为戒不要再意气用事。”“朕有诸位,实乃社稷之幸,我大宋之幸,朕答应诸位,日后定不会再如此草率。”“陛下英明。”刘义隆散朝之后将刘义符和刘义康叫到了御书房。“参见陛下。”“平身吧。”“谢陛下。”“朕听皇后说了,你二人打算抗旨啊。”“陛下,臣不敢,太子仍在,臣不敢逾越。”“好了,朕又没怪你们。”“对了,益州有消息传来吗?”刘义符知道刘义隆要问关于益州的事情。“益州的消息还没有传来,不过根据以往的奏章,臣感觉益州情况不是很好。”“嗯,朕暂时不能离开洛阳,就让六弟他们先处理吧。”“皇兄,臣弟这段时间搜集世家留下的一些东西,发现世家在益州有大动作。”“哦,都发现了什么。”“皇兄,臣弟发现益州商会阳奉阴违,他们和洛阳世家勾结,不仅将益州大部分官员收买,还控制了很多益州的资源,甚至还有一些军官也被收买。”“陛下,看来六弟他们不好办了。”“传旨,荆州和秦州的军队随时待命。”“诺。”随后刘义隆又派出影子保护孔宁子和刘义宣。:()刘宋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