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网文那么好写,我也不会只赚二千了,哼!”
“拉倒吧,你那是流水账好吧。”
“有人看就不错了,真是拿你没办法,这种事情居然拿出来说。”
“我也感觉有黑幕,一个人,怎么能写那么多小说,我想破脑袋也想不出来。”
“肯定是黑幕,他们舍不得花钱,只是一个噱头而已。”
……
有人看过小说之后,感觉这小说大多是快餐嘛,就是看一个爽,别的也没有什么,这就引起了许多人的不满,这样小说有什么文学底蕴?
某作家这样在某社交网站上留言:“这就是快餐文学,看的时候,可能会很爽,看过之后有什么,只是空虚。”
马上有人评论留言:对对对,我们只配吃快餐,空虚怎么了?快餐怎么了?我只想吃饱。
这样的评论很多,现在这么忙碌,他们只想着看过、爽过就好了,只想放松一下,能怎么办?
也有人在评论区留言:我不配,我没有欣赏水平,我喜欢这种大白话小说,爱谁谁……
……
很多人都发现了,现在社会,这样忙碌,网络小说,只能用碎片化时间来看,一看就上头,自然吸引许多人。现在有人说小说需要文化底蕴,自然是引起他们不满的。
这个事情,自然传到了郑昆耳朵里,他也看到了新闻,是家里的女人们给他看的,亚洲传媒的纸媒上、网站上,都有这些报道,他说道:“这些都是我写的,至于我怎么写了这么多?很简单啊,我有空就写一些东西,然后让秘书传上去就好了。”
“哦哦哦,那他们都说有黑幕。”
“我澄清一下吧,如果他们不信,那我也没有办法,爱信不信。”
他发了一封邮件给全球网文大赛,让他们代为发表一下。
不久之后,全球十五家网文网站发表了一篇来自昆汀的说明,说明很简短。
“各位亲爱的读者,这些小说都是以前无聊的时候自己写的,举行网文大赛,一时手痒,就把自己这些小说上传了,没想到受到了许多人的喜欢,我以前也写了许多小说,比如……大家有空也可以看看,很多拍成了电影电视剧,有图有真相,至于说黑幕?那最大的黑幕就是读者喜欢,我只能被动接受,谢谢大家,我有空还会创作更多的小说……”
这个公告很自信,根本就没有澄清,这就让人很……这样的人,原来是着名小说家,他们不说话了,那些小说,他们很多都知道,在北美卖的很好,有二十多个系列,可以说是高产作家。
“《我只想赚快钱》可能是他的自传小说,里面有1973年股灾,和记黄埔发展史,……他应该是郑昆……”
有人在网络上这样报料,马上引起了全网关注,这个人有才又有财,富人名人的八卦最是有人喜欢,郑昆没想到,自己在2004年元旦过后,居然又火了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