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点看小说网

八点看小说网>特警力量之无敌兵王秦朗 > 第六十六章 滚滚红尘(第1页)

第六十六章 滚滚红尘(第1页)

傍晚时分,宽轨列车在旅客们的急切盼望之中,终于开动了,总算驶离了俄罗斯境内的第一个小站后贝加尔,天也很快的黑了下来。一天的折腾使得大家很烦很累,很快都进入沉沉的梦乡。

丁超却难以入睡。

深夜,进入俄罗斯后的火车变得越来越快,象箭头一样在漆黑广袤、人烟稀少的新西伯利亚大地嗖嗖飞奔,窗外月色下的景物没有一丝光亮,此后几日列车的速度一直如风驰电掣一般,一望无际的森林、河流、白桦林和沼泽地好像没有一点一滴的变化在窗外掠过。

丁超多次拨打马明的手机,一直不通,直到手机没电了,只好关机。

越接近莫斯科,建筑物越多起来,丁超的心也越加不安。

马明到底怎么了?

既然在满州里没有看到他,电话又关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是,丁超不相信他会出现在莫斯科接自己!除了困惑和焦急,丁超想不出任何办法,下午五点多列车终于驶进了莫斯科市区。

傍晚时分的城市被斜阳披上了一层朦胧迷幻般的色彩。列车员收走了卧具,又把车票发给旅客们。同包厢的两个燕京哥们到隔壁拿货去了,丁超把车票和护照一起放进随身旅行箱里,杨浦帮丁超拖出铺下的两大袋货。向车窗外看去,列车正快速经过铁路两边安装的高高金属隔音墙。估计终点站马上就要到了。

列车稳稳地停下了。

终于到站了!

跟马明联系不上,心里仍然祷求他按计划准时出现在莫斯科火车站接他,要不然他怎么办?经过整整六天六夜的磨难,丁超面有菜色。虽然列车中部挂有餐车,但在车上大部分都是吃随身携带的食品,好不容易熬到了这座昔日红色帝G的心脏。丁超的心脏却像莫斯科“8.19”事件的阵痛一样,面临严峻考验。

下车的地方叫“雅罗思拉夫”车站。

据说毛泽东当年到莫斯科时就是在此下的车。

岁月依旧,世事沧桑。一下车,立刻感到寒风萧萧,这是多年来未能见到的情景,黑头发的涌过去,黄头发的涌过来,热闹纷繁的景象,使人好像一下子回溯到了17世纪那古老的历史画面上,在白雪覆盖的地面上,在冰霜雕成的玉树林中,在夕阳下苍茫的雪野上,车辚辚,马啸啸,铃声不绝,爬犁飞驰……现实情况是,如今丁超不无狼狈地站到了伟人曾经路过的土地上。

下车旅客熙熙攘攘,来接站的俄罗斯乘务员亲属们从窗口里拽下一个个大麻袋,那是她们倒腾来的私货,也是她们养家糊口的特权。

傍晚拥挤的光线下,丁超担心看不清接他的人,一下车便东张西望,希望看到马明那张熟悉的面孔。因为是第一次去莫斯科,担心万一马明真的不来接他怎么办,所以下车前特别谦虚地不断向人打听,尽管如此,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脚一落地,才发现莫斯科火车站是开放式的,跟燕京上海广州重庆那些熟悉的华夏车站模式根本就不可同日而语,在车上问清楚的那些问题几乎就等于没问,四处开花的路根本无法让丁超和杨浦顺利找到真正的“出口”到底在哪里。

结果,瞎猜乱转,在一个个地道口前不断地失去方向。正如共产主义的先驱者列宁所言“历史喜欢同人开玩笑,本来要到这个房间,结果却进了另一个房间。”雅罗思拉夫车站也喜欢同人开玩笑,让丁超和杨浦在一个又一个“房间”面前踌躇。

幸好那两个燕京哥们和一帮来接货的落在后面遇到我们,招呼跟他们走。这样,大概花了半个多小时终于闯出了“雅罗思拉夫”火车站迷宫般的“出口”,累得半死。

一个跷足抻首的小伙子打量着旅客中所剩不多的华夏人,手里半歪半举着一块纸盒牌子,上写“接华夏记者丁超先生”一行中文大字。

老杨手里还拿着个包子正准备吃,一眼看见牌子,乐了。丁超高兴地招手,有人马上跑过来问:“是丁超大哥吧?”

丁超连连点头说:“我是我是!”

老本儿,一个身材魁梧,精明强干的小伙子握住丁超的手,“你好你好!杨记者,我是马明朋友,你怎么才出来啊?可算接着了!”接丁超的几个人已经等急了,丁超当时的心情,就跟电影里失去党组织突然看见派来接头的人一样大喜过望!

老本儿的头发吹得有型有款,手里提个密码箱,很像做大买卖的年轻老板,老本儿说:“咱们别站这说话,有个美G人丢了八千多美金,报案了,警察怀疑是华夏人干的,正查人呢,走走走,上车,别叫他们逮住盘问一顿不值得。”

两个小伙子拎包,起身就走,气氛一下子从如释重负转化成莫名其妙的紧张。丁超意识到,从此不再是生活在G内,一切都变得扑朔迷离。

马明刚来莫斯科的时候,跟一帮哥们经常在火车站转悠,有机会就下手拿“货”,脸跟警察都混熟了,后来车站不出事便罢,一出事,警察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抓住他们审讯一下子再说,有时被撵得狼奔豕突。

老本儿解释说,这些年非法居留在俄罗斯的华夏人逐渐减少,但是警察借检查证件为名,大街上无缘无故拦住就查“卡”(护照)是常有的事,动辄就打“戳”,扣住证件不放甚至撕毁证件的事情时有发生,虽然警察腐败可以投诉,然而对和气求财的华夏商人来说,投诉费时费力,既难以收集证据,处理起来更是遥遥无期,还不如直截了当回避或花钱消灾。

到了停车场,东西放进后备箱,丁超就看到了旁边的“红旗旅馆”,但是老本儿告诉丁超,他已经作了安排:他将被安排去东方饭店下榻,那里一切生活设施俱全,死活不同意丁超住红旗旅馆。

广场上,大家顶着寒风争执着,解释着,看到马明的朋友左右为难的样子,丁超说:“你跟马明说是我硬要住这的,不怪你们。”

僵持不下,最后老本儿只能同意。

原先那个在公安局存在了许多年的杨记者已经消失了,丁超现在是准备拚尽所有力气,向“大规模私有化”迈进的商贩丁超,证据就是摆在面前的两大编织袋商品。

经商的过程,肯定不是一帆风顺,丁超必须让老本儿相信路子可以慢慢适应,但促进感情的决心必须从小旅馆向大市场过渡,减轻朋友对他的经济负担。他毕竟不是来旅游的。

事实是最好的回答。住下后,老本儿告诉丁超马明几天前就打电话说有个G内来的朋友,一个“大记者”,也是他的大哥,叮嘱接站,一定要好好招待,等他回来。

住在那个小楼里,透过寒风凛冽的站前广场能够依稀看到一面三色旗在天空飘动。丁超就想,让他用外行的眼光来看看自己同马明他们在俄罗斯这一段滚滚红尘的缘起和演变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