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老头……厂长不是打算在东边建厂吗?”燕兴旺反问道。“就现在两个桥能行吗?肯定要多几个桥,以后方便咱们来回走的。”
说的倒也是。
最近这帮手下们一个个野心勃勃的,一门心思地做大做强,搞的燕长青都不会了。
现在的两座桥,都是要搞运输的。
新老厂区跨河两岸,修桥肯定是必须的,而且一座两座都不行,得多点,方便大家——厂区上万人,新厂区再这么多人,两边不可能没一点交流,而且招工不管招哪儿的工人,一开始还是要老厂区的人带的。
你来我往的,多修几个桥也正常。
很合理的事儿,而且这河上的桥是小桥,从你们加油我看着
按理说这个季节,不适合移栽各种树木的。
不过老黄有信心照顾好,根本不愿耽误时间,他对那些送苗木的人唯一的要求就是多带点土,别在半路上就把树给折腾死了。
只要活着到这里,剩下的看他的本事了。
然后就是把桐树林周围,种了一圈常青林木,再然后,在这些林木边上,种上了一些梅花——到了冬天,这里就光秃秃的不好看,弄点绿树红花点缀一下。
毕竟这片林子算是老板专属的,他要经常在里面练乐器的。
不钻营不代表什么都不懂,作为早年能考上大学,还自学了很多东西的人,老黄的脑子肯定够用。
有些事他不是不明白,只是不愿意去做,但是换了个老板……反正顺手嘛,燕总这个人虽然年龄小了点,但是人不错,他想建设美丽家乡,自己做点锦上添花的事儿,也是理所当然的。
包括规划水库等。
有一点他看的很准的,他来的时间不长,但是也看出来了,燕总是真的有人有钱。
老黄平时在酒厂外边忙,不代表就对酒厂一无所知。
酒厂都搞了什么建设,他还是能看出来的,酒厂缴税多少,这个也是透明的。
随便一算,他就得出来了个结论,燕总的账户上,肯定有一个惊人的大数目。
别家老总发达了,换车换房衣食住行都要讲究,燕总讲究了个啥?
他开的是油田免费发的桑塔纳,吃的穿的大部分都是市场上的人捎带的,真的是捎带,那么多人,每次回来,多少都要带点外地带来的特产……
还有些地里种的不用说了,他根本缺不了的。
最讲究的就是乐器,不过据说古筝二胡都是故宫的人送的,特制的,也不花钱,平时他自己维护的,爱惜的很,都不让别人碰。
然后老黄得出了个结论,燕总简直就是自己见过的最省钱的老总,衣食住行用的都是不花钱的。